我就想问一下,部分房企破产,房价会跌吗?

房产顾问小刘


不会!

1、目前定调的政策是,房子用来住不是用来炒,所以对于地产开发公司的开工、建设、贷款、验收等,要求更加严格,有些小开发商达不到要求和标准,只能退出这个圈,物竞天择!

2、大开发商有品牌和股票的责任压力,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口碑,所以偷工减料这些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出了问题,负责任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还是有保障的!毕竟要注意社会影响力,有实力才更会赢得老百姓的信赖!

3、大开发商设计的小区规划、绿化、物业、房子户型等更好一些,项目多人才多集中采购价格更低,百姓购买居住舒适度更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同等价格肯定优先选择大开发商,一部分小开发商的房子不好卖,资金周转不好,必然要被淘汰!

综上所述,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大湾区置业林经理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向大家分享两组数据。

自2020年1月1日至3月23日,共有98家房地产企业通过官方途径正式对外宣布破产(见下图)。

翻阅了该网站显示的所有破产文书,在过去1年零3个月当中,共计约有750家房地产企业对外宣布破产。

那么对应的房价有没有下降呢?

以2019年全年为统计范围,以全国50大主要城市(房价前50名的城市)为范本来看,仅有武汉、青岛、济南、石家庄、廊坊五座城市全年房价下跌超过了1%,约等于每平米下降了1000元左右,其他45座城市均呈现上涨及下跌率不足1%。

我们再以全国房价后50名城市为范本统计,50座城市中仅有辽阳和抚顺两座城市房价下跌超过了1%,约等于每平米400元左右,其他48座城市同样沉陷上涨及下跌率不足1%的趋势。

我们再来分析这7座房价下跌超过1%(未超过2%)的城市房价下跌的本身原因。

青岛二手房已经连续12个月下跌,济南连续10个月下跌,且毫无回温迹象和支撑力。2019年青岛市GDP不增反减了260.21亿元,被无锡、宁波(很可能还有郑州)超越。

石家庄市不仅土地流拍率高,2019年GDP同样负增长,相较于2018年不增反减了272.70亿元,被温州、昆明、厦门、扬州等多个城市超越。

另外一边的辽阳和抚顺市,常年来不仅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就连户籍人口也在不断下降。

其中辽阳市:

2015年户籍人口179.0万人;2016年户籍人口178.6万人;2017年户籍人口176.5万人;2018年户籍人口175.4万人。

另一边的抚顺市户籍人口下降更为明显:

2015年户籍人口215.7万人;2016年户籍人口214.8万人;2017年户籍人口210.7万人;2018年户籍人口208.9万人。

对比以上客观数据,我们就能发现。即使700多家房地产企业破产也不会导致当地商品房销售价格下跌,造成商品房销售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所在城市GDP负增长以及常住人口持续外流,且以上两点原因相辅相成,彼此影响。

一座城市如果持续出现大量劳动力外流,意味着这座城市失去的经济活力,从而影响招商引资,企业不会把资源投向一座没有经济活力且常住人口不断外流的城市。

当人口向收入更高的城市流动,该城市的购买力甚至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此时当地市场就会出现“降价促销”的销售现象,但依然难以挽回不断下降的购买力。

相反,人口不断流入的城市商品房价格则呈现不断上涨态势。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一座城市房价的涨跌直接对应的是该城市的供需关系,当城市人口不断涌入,当地可供商品房开发的土地供应量较少,那么该城市的房价就会不断上涨,甚至是激增,例如深圳。

同样当一座城市的人口不断外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负增长,那么当地房价也相应出现下调,例如石家庄。

而房价的破产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

一、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二、负债率高;三、市场自然淘汰等等。

此前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二月全国城市成交量集体下降,但进入三月份,随着全国全面复工复产,压抑了两个多月的刚性需要得以释放,多数城市出现“报复性”成交,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上升190.3%,其中深圳3月份成交面积环比增长295%;二线城市环比上升271.8%,其中宁波、大连成交面积环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800%;三线城市成交量环比上升494%,其中以扬州、东莞升幅最高。

这样的“报复性”成交数据或将延续至上半年结束。


西一安鲜


疫情之后复工潮陆续展开,楼市也惊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北京、深圳、杭州、苏州等多城市惊现“抢房潮”,甚至部分楼盘开盘即销售一空。

楼市春天:多地楼盘惊现“抢购”售罄

3月16日,苏州×西星辰开盘剩下少量房源;20日加推,截止23日加推的房源已全部售罄。

3月24日,杭州新楼盘融×城开盘可售房源417套,开盘当天,该楼盘动态就显示已售罄。

3月25日,北京×茂国际社区在线上开盘,20分钟后,该楼盘线上销售量达到814套。

3月26日,深圳的×科星城线上开盘,仅7分30秒,4栋288套特惠房源就全部售罄。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结束,但上述多个楼盘的购房者却显示出超乎的热情,难道楼市真的回暖了吗?如此火热的房地产市场,让旁观者不免疑惑,在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彻底结束的3月份,楼市真的迎来了暖春吗?

楼市寒冬:欠薪资金链断裂破产齐上阵

3月份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陆续复工,上市房企融资动作频繁。近日上市房企陆续公布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其中多家企业2019年负债率出现攀升。3月26日,包括绿×集团、新×控股、泛×控股等多家公司同日公布融资公告。绿×拟发行一笔总规模不超过15亿元的公司债券。新×控股拟发行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金额7.5亿元,用于偿还到期的债务融资工具及利息。此外,泛×控股公司也在申请一笔24亿元的融资。

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作为资产密集型产业,通常采用“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其中“高周转”要求房企“拿地快、开工快、开盘快、销售快”,但伴随着疫情来袭,“停工、停产、停售”突然阻断了原本高速运转的流水线,导致收入剧减。

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2020年初至今,全国已有超过百家房企宣告破产,有数日甚至平均每天2到3家房企被清算。其中,有不少房企是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型开发企业。为何一边是“抢房”热销的局面,一边是融资破产的惨淡,到底背后暗藏什么样的玄机呢?

楼市冰火两重天的背后真相

部分地区热销不等同于房地产市场的全面复苏,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别较大。而且个案的热销不代表市场真实和全面情况,市场的确存在极少数热销盘,但这些项目基本都是老项目后期,价格平稳或者价格优惠等。但从整体看,全国平均到访量和成交量只有去年3月同期一半不到,整体市场还处于逐渐恢复中。后续能不能整体回暖,取决于政策走向及购房者信心。

同时,由于疫情带来的销售压力,高度依赖销售回款的房企,短期内无法保证现金流,只能通过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少有渠道填补资金缺口。对这些企业而言,没有销售回款会直接导致资金面趋紧,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融资能力较弱的房企,不排除会出现破产清算。面对如此扎心的局势,刚需如何选择呢?

关于刚需购房者的建议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的确有一些购房者入市,包括刚需及疫情期间对住宅改善有需求的购房者,最近成交量相比2月份的确明显增加。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一边是楼市抢购,一边是企业破产,这种现象的确令人揪心。疫情刚好转,楼市似乎有快速反弹的迹象,连一点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当然,在一些新盘扎堆区域,房企之间竞争依然会比较激烈,要抢营收抢客户,优惠还是能争取的,这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跑。如果专门盯着网红盘,那就比较困难。可以肯定的是,管控时间越长,随着这一波挤压需求被快速消化,市场将趋平稳!


房产一圈


对于你的问题,提几点个人观点:

1、目前定调的政策是,房子用来住不是用来炒,所以对于地产开发公司的开工、建设、贷款、验收等,要求更加严格,有些小开发商达不到要求和标准,只能退出这个圈,物竞天择!

2、大开发商有品牌和股票的责任压力,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口碑,所以偷工减料这些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出了问题,负责任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还是有保障的!毕竟要注意社会影响力,有实力才更会赢得老百姓的信赖!

3、大开发商设计的小区规划、绿化、物业、房子户型等更好一些,项目多人才多集中采购价格更低,百姓购买居住舒适度更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同等价格肯定优先选择大开发商,一部分小开发商的房子不好卖,资金周转不好,必然要被淘汰!

综上所述,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大连远胜


不会的。


阡陌工程


不会,部分房企破产只不过是小开发商,突发性的疫情,导致资金链紧张,从而不得不宣告破产,或者被大品牌开发商收购,这并不会影响到房价,房产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稳步上升的趋势。


置業小5


破产??房价升


用户951519506843


你好

首先,房企破产和房价没有太大关系。

破产的房企,毕竟是少数,是少量的。我们可以看一个榜单,就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榜,这上面的企业目前而言,没有破产的。他们代表着地产行情。

其次,部分房企破产,其持有的房产和土地会依法进入法院、收购等流程,经过再次开发、运营后投入市场,还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出售。

极其少数的低价房和特价房的概率,来自房企在没申请破产前,降价促销,当然,不会过低。大概低于市场价10%左右吧。

希望能帮到你。


小明白666


其实这就是一种市场筛查,资金不够雄厚的企业,就直接被筛掉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人还不一样也会被筛掉,只是这个时期,最考验资金的是房地产,所以会出现集中很多开发商破产。跌价的都是扛不住的小开发商,卷了钱还得跑路。大开发商最多推一些政策来增加一些回款,不可能无底线降价。


借一抹暖阳


据报道,截止2019年10月底,已经有超过400家房企宣告破产,而且这种现象,估计还要延续一二年时间。对此,专家们解释称,破产的房企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这些破产的企业规模并不大,由于以前房地产热而盲目进入,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经验,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问题,而不是房价的问题。所以,破产和房价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过,我们认为,400多家房地产公司破产里面有三层含义:第一,每年都有房企诞生或倒闭,今年只是比前些年多了一些而已。这说明房企的优胜劣汰在加剧。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达到97,938个,破产企业400多个,占比仅有0.5‰,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据我们所知,多数房企在破产后,是被更大一些的房企收购或吞并了。如果把由于经营不善被其他大型房企收购了的中小房企算进去,估计这个数量还会更庞大。

第二,不管房企宣布破产也好,还是被收购也罢。主要是前些年房企融资圈地扩张过快,各城市地王记录被不断刷新。而今明两年又是集中到期日,但由于最近房地产市场降温迅速,回笼资金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房企现在也面临融资难问题。所以,今年房企倒闭或被大型房企收购了也不足为奇。

第三,如果是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生意还是很好做,只要新楼盘一经推出,很快被卖掉,房企回笼资金速度飞快。而且房价越涨,房子越是容易卖。但现在则不同了,受到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以及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人的,不是用来投机炒作”的理念。就连龙头房企的业绩也大如前。商品房库存积压严重,那中小房企资金回笼就更不顺畅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也是中小房企倒闭的原因之一。

2019年有400家中小房企倒闭,虽然占整个房企的比重很微小,但也反映出一些真实情况,就是由于市场降温,投机性需求退出,债务集中到期,导致了一些房企被淘汰出局,而大型房企也要努力去库存,所以未来新房价格也会随着二手房价格而下跌。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已经出现,整个风向已变,未来房地产将去投机化,房价将全面下跌,逐步回归居住属性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