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衰亡之魏國篇:最早崛起的魏國,是從哪任君王開始走向衰亡

六國衰亡之魏國篇:最早崛起的魏國,是從哪任君王開始走向衰亡?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詩仙李白在《古風十九首》中曾如是說到。

  秦王政橫掃天下,滅掉六國,完成統一,這是源於從秦獻公到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昭襄王這七代秦君勵精圖治的積累,當然這也離不開各國自己“作死”。

  從本文開始,筆者將會挨個敘述山東六國都是從哪個君王在位時期為該國走向滅亡埋下了伏筆。當然,這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若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在戰國七雄之中,最早崛起,也就是被譽為“戰國首強”的魏國,是從哪個君王在位時期開始走向衰亡的。

  

六國衰亡之魏國篇:最早崛起的魏國,是從哪任君王開始走向衰亡

  公元前403年,本為晉國卿族的趙氏、魏氏、韓氏的首領趙籍、魏斯、韓虔被周威烈王正式分封為諸侯,是為趙烈侯、魏文侯、韓景侯。趙魏韓三家從此分道揚鑣,開始各自稱孤道寡。

  魏文侯魏斯建立魏國之後,鑑於魏國身處中原腹地,向來都是四戰之地,如若魏國不自強,必將會在周遭國家的打擊之下走向衰亡。

  於是,魏文侯禮賢下士,大膽啟用了出身小貴族、平民的李悝、吳起、翟璜、西門豹等人,使得魏國大治,先後攻打齊、楚、秦、中山等國,皆取得了極大地戰果,其中秦國更是被壓制在了秦嶺以北、洛水以西、隴山以東的狹小地塊,時刻都有亡國之危。而後,魏文侯又尊子夏為師,建立起了“西河學派”,使得魏國取代了魯國成為了天下的文化中心,一時之間,魏國人才濟濟,國力鼎盛。

  

六國衰亡之魏國篇:最早崛起的魏國,是從哪任君王開始走向衰亡

  那麼,如斯強盛的魏國,是從哪位君王在位時期開始走向衰亡的呢?

  答案是在魏武侯時期埋下了衰亡的禍根,在魏惠王時期跌落神壇,從此日益衰微……

  

六國衰亡之魏國篇:最早崛起的魏國,是從哪任君王開始走向衰亡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太子擊即位,是為魏武侯。魏武侯登基後的第二年,使得魏國走向富強的元勳李悝去世,魏國相國之位出現空缺,此時,最早那批輔佐魏文侯的大臣基本上都死的死,致仕的致仕,活躍在魏國朝堂之上的只剩一個吳起。

  按理來說,吳起為魏國立下汗馬功勞,怎麼說也都該是吳起出任魏國相國了吧?可是,魏武侯卻以吳起出身卑微為由,改任貴族田文(此田文非孟嘗君田文)為相,而後公叔痤陷害吳起,使得吳起被迫離開魏國。從此之後,魏武侯放棄了魏文侯任人唯賢的國策,繼而為魏國定下了任人唯親、任人唯貴的國策。因為這條國策,魏國從戰國時期的人才大國,變成了人才輸出基地,尤其是給秦國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從秦孝公到秦王政整個秦國復興強盛史所需的頂尖人才。

  魏武侯為魏國的衰亡埋下的禍根不僅僅只是使得魏國人才外流,還有另一條——破壞三晉一家,使得三晉大打出手。魏武侯即位之後,給魏國打了幾十年“長工”的趙國,發現加入了三晉聯盟,跟著魏國混了這麼多年,自己不強反弱。隨後,趙敬侯遷都邯鄲,決意拋開三晉聯盟,趙國獨自參與中原爭霸。此時的趙國明擺著是要利益,只要魏武侯願意讓出一部分利益,完完全全可以把趙國重新綁在魏國的戰車之上,讓趙國繼續給魏國打“長工”。

  

六國衰亡之魏國篇:最早崛起的魏國,是從哪任君王開始走向衰亡

  可是,魏武侯全然沒有父親魏文侯那樣的眼光與胸襟,面對趙國遷都邯鄲這一舉動,非但沒有拉攏趙敬侯,反而支持趙國公子趙朝發動叛亂,使得三晉聯盟直接宣告破裂,三晉聯盟的破裂,這就使得魏國註定會深陷三晉這一泥潭之中無法自拔,直接釀成了魏惠文王時期魏國的衰敗……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因此前並未選定繼承人,他的兒子們大打出手,公子罃奪得君位,是為魏惠王。此時的三晉聯盟已然瓦解,三晉大打出手,這就給了飽受魏國欺壓的秦、楚、齊等國喘息的良機。

  公元前354年,正值魏趙兩國大戰之時,趙成侯向齊威王求援,齊威王派出田忌、孫臏,以圍魏救趙之策,重創魏國大軍。公元前341年,魏國又與韓國展開大戰,韓昭侯向齊威王求援,齊威王再度以田忌、孫臏為將,率軍攻打魏國,在馬陵全殲了魏軍主力,使得魏國元氣大傷,從此跌落天下霸主的神壇。

  從此之後,魏國一日不如一日,經魏襄王、魏昭王、魏安釐王、魏景湣王、魏王假五世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