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叨是個無形殺手,而父母就是這個殺手

肯德基餐廳裡,一個小女孩兒穿著芭蕾舞練功服,大口吃著冰淇淋,她的媽媽坐在對面什麼也沒吃,但是嘴卻一點兒也沒閒著。

“好好拿著,別弄到衣服上了。吃那麼大口整的滿臉都是,沒人跟你搶呀。”

“練那麼久芭蕾舞,沒個優雅的樣子。”

我坐在旁邊桌子的近十分鐘裡,媽媽一直在嘮叨個不停,一會說的這個一會說的那個,而小女孩似乎形成了免疫,你說你的,我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嘮叨是什麼 ?並不是話多就是嘮叨,尹建莉著有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提到,“稱得上嘮叨的,是那些隨後而出的、不斷重複的,總給人帶來負面情緒的話語,既沒用又不中聽。”

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而這種由於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嘮叨是個無形殺手,而父母就是這個殺手

為什麼不要嘮叨?

1、嘮叨會使孩子失去傾聽,出現逆反心理。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而這種由於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討厭。

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2、嘮叨會使親子溝通出現斷裂,讓孩子失去對家的眷戀。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嘮叨不僅傷害親子關係,也使父母的焦慮和壓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甚至發生“離家出走”的情況。


嘮叨是個無形殺手,而父母就是這個殺手

父母應該怎麼辦?嘮叨是有技巧的。

1、 教育中的“二八開”。 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二八定律對我們父母有什麼啟示呢?對於孩子,要善於抓住關鍵的20%。家長對孩子所說的話,10句當中,2句是分析、評價和批評,8句應是激勵和鼓勵,學會把“食指”改成“大拇指”,傳遞正能量為主,漸進式培養好習慣,提高孩子接受父母言語信息的主動性,建立有效親子溝通模式。

2、保持沉默最有效。兒童教育專家說過, “其實,大多數孩子對於錯誤都能夠自己察覺到,父母的批評可能會起到當頭棒喝的作用。但批評過多,也許反而會讓孩子對錯誤採取無所謂的態度。如果你的孩子再次犯錯,請你保持沉默,試試看,他自己能否意識到錯誤。”

有一個孩子,媽媽下班後看到廚房的地上都是大米,聯想到孩子喜歡抓大米玩,剛想發作,7歲的孩子一臉興沖沖的告訴媽媽:我今天學會做米飯了,以後媽媽下班可以不用這麼辛苦還要做飯了。媽媽忽然就淚目了。如果發作了質問孩子,是不是會傷了孩子的心?人為什麼長了兩隻耳朵,一隻嘴巴,就是讓你多聽,少說。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讓孩子在一個可溝通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

歡迎關注 ,專注中醫育兒,讓寶寶少生病不生病,讓媽媽輕鬆愉悅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