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在桌子上的米飯,要不要教育孩子撿起來吃掉?

安然笑生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掉在桌子上的米飯,教育孩子撿起來吃掉,目的是教育孩子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但是教育孩子打到這一目的,不一定非要用教育他撿起來吃掉這一方法,還要視情況而定。

有的孩子性格天生節儉。我叔叔家孩子,兩歲多了,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吃東西不小心掉了經常會自己撿起來吃掉,連地上的也是如此,別說是桌上了。這樣的孩子教他怎麼吃東西不會掉更重要,甚至還要告訴他掉地上髒了就不要撿起來吃了,會生病的,下次小心就好了。

孩子吃飯掉在桌上,如果家裡桌布整潔,媽媽可以抓住機會教育孩子愛惜糧食,第一次媽媽可以自己撿起來吃掉,然後告訴寶寶食物來之不易,我們要愛惜糧食,不能浪費,儘量不要把米飯掉出來。媽媽做到示範作用,寶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不一定第一次就教育寶寶自己撿起來吃掉。我覺得教育寶寶不要隨意把食物掉出來更重要。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美德也應該從小孩子開始,但一切都要適度,以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基礎。平時家長的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孩子會認真踐行的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

希望以上可以幫到你!


駱落的育兒小知識


孩子上幼兒園後老師說要把飯吃乾淨,儘量不要掉飯粒。孩子理解錯了老師的意思,很害怕掉飯粒,每次掉了都會馬上撿起來吃。孩子回家吃飯每次掉桌上也喜歡撿起來吃,我看見了都會制止孩子,這樣做的行為不是說讓孩子浪費糧食,而是不衛生。

餐桌雖說我們每天都會清潔,但是畢竟餐桌是擺放在那裡的,各種粉塵落在上面是看不見的,食物殘留汁雖然清潔乾淨了,但是不能做到每餐都消毒餐桌,所以餐桌上面是容易滋生細菌的。而孩子小,腸胃功能弱,抵抗力差,如果飲食不當會引起胃病方面的疾病,腹痛、腹瀉甚至會引起發燒,所以不建議孩子撿桌子上的飯粒吃。

這個行為一但發生很可能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我家二寶就是這樣的,他才兩歲多,每次吃飯都會把飯粒撒出,桌上地板上都有,他就去撿來吃,連地上的都要撿。我制止了幾次後,孩子才改正過來,不再去撿桌上和地上的飯粒吃,而是用紙巾把桌上和地上的飯粒清理乾淨。

我們可以教育孩子不能浪費糧食,要把碗裡的飯粒吃乾淨,然後儘量不要掉飯粒,吃飯的時候小心一些,如果實在不小心掉出來了,也不要緊,注意下次不要掉飯粒就行了。

對於小寶寶自己吃飯掉飯粒很正常的,因為寶寶自己的動作還不夠熟練,勺子勺起來不停使喚。我們可以給寶寶換一個大一些的碗,這樣在寶寶自己吃飯的時候,勺起來就不會那麼容易掉飯粒了,每次給孩子打飯的時候打少一些,等孩子吃完再打,避免飯太滿了,孩子容易把飯撒出。


全職寶媽小包


美德培養重要,還是衛生健康重要?毫無疑問,衛生健康重要於美德培養,這建立在面對“生死尤關”的問題上。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我們是否真的要如此精緻的養育一個孩子?

這份“精緻”即包括了衛生健康,又包括了美德培養。

1. 關於衛生:我們連讓孩子拉肚子的代價都付不起嗎?

對於教育孩子是否吃掉在桌子上的米飯,持反對意見的家長,大都在關心孩子的腸胃能力不好,不夠好,掉在桌面的米飯就已經被汙染,會讓孩子拉肚子、發燒,引起一系列問題。

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極少會聽到一個正常的孩子,在吃了掉在桌子上的米飯後就得面對不可挽回的後果。

我想,如果你真的要注意到這些細微的衛生問題,那麼除了桌面,孩子的餐具也需要每次都消毒,衣服同樣如此。

太精細化的養育,讓孩子如保溫箱的花朵,會更挫傷孩子的防禦能力,更讓家長無時無刻處於焦慮之中;

2. 關於美德:是培養美德,還是強制植入?

關於孩子的美德培養,其實更為重要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例如在這個問題上,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勤儉節約,掉下的飯能重新撿起吃掉,那麼孩子自然會模仿,也會從這份模仿中得到快樂。

但當我們反覆和眼前這個不明是非的孩子強調這個習慣的時候,實際上是強制植入,而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以我自己為例。

同樣是吃飯,從小我被植入的一個觀念是“不要吃剩下,浪費是可恥的”,這個觀念咋看之下是對的,但實際上它應該是有前提的,同時這個被植入到了潛意識的觀念裡面,讓我痛苦不堪。

一旦看到一桌子菜,或者明顯裝多的飯,即便我已經吃飽了,我仍然會拼命地吃,否則我就會有負罪感。

而這種觀念讓我在自己煮飯做菜的時候會嚴格要求自己計算好要煮多少飯菜,同時也給我身邊的人帶來困擾,他們也會被我有意無意地要求做到這個習慣:例如出門在外的時候,明明買A套餐可以省一點錢,但我堅持要按飯量來單點...

我根本體會不到這種美德所帶來的快樂、滿足,而是深深感到了痛苦,同時也給身體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沒有絕對的衛生,也沒有絕對的美德,太精緻化的培養,終會苦了自己苦了孩子。


淅爸育兒記


從小,我爺爺和我爸爸,對我們小孩子吃飯問題都是非常嚴格的,爺爺比爸爸還要嚴厲,爺爺不准我們用調羹吃飯,也不準小孩子先上桌的。我爸爸是不准我們吃飯時說話,不准我們掉飯,掉出來的必須撿起來吃,而且碗裡面不能留一口剩飯。

而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對於我的孩子,我也有同樣的要求。那就是掉在桌子上的米飯,也是必須夾起來吃掉,而且吃飯的時候家裡不準開著電視看。

掉在飯桌上的米粒,要不要教育孩子撿起來吃?

前面我也說過了,在我們家裡是絕對會教育孩子撿起來吃的。如果不教育孩子把自己掉在飯桌上的米粒吃掉,那孩子以後不想吃飯就會假裝總是掉飯在桌子上,那他就不用吃不喜歡吃的米飯了。

而且教育孩子把掉在飯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也能讓孩子懂得珍惜糧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什麼情況下,不適合讓孩子把掉在飯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呢?

1.餐館用餐

如果帶孩子在餐館用餐時掉米粒在飯桌,那就沒必要讓孩子夾起來吃了,畢竟外面的衛生環境不如家裡面,米粒掉桌子上還不知道感染了多少細菌呢。但是也要告訴孩子,吃飯用手扶住碗,一口一口慢慢吃,這樣就不容易掉米粒了。

2.家庭聚餐

一家人聚一起,有大人有小孩,大家熱熱鬧鬧的吃著飯,然後你家孩子的米粒掉桌子上,你卻當著大家的面教育孩子把米粒夾起來吃掉,如果孩子乖乖聽話,安靜的夾起來吃掉那還好點;如果孩子不怎麼樂意,發出聲音拒絕你,那大家會覺得你小題大做,甚至有的人會覺得你在順便說那些掉飯的孩子。

總結:

小孩子吃飯過程總是會不經意的掉出米粒,家長在家裡適當教育孩子夾起米粒吃掉還是有必要的,但是沒必要每次都這樣要求,只要孩子養成了這個好習慣,那他們在吃完飯後看到掉桌子上的米粒,也就能自覺的夾起來吃掉的。


阿布提說育兒


掉在自己家桌子上的飯,告訴孩子要趕緊撿起來吃,速度要快,趁細菌還沒有反應過來。在外面吃飯,掉了就千萬不能吃了,頂多是數落他一頓。

掉在桌子上的飯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掉的很多,像雞扒拉了一樣。

這種情況,跟他念詩大多是效果不大的。如果想加深效果,就要反來覆去的念,聽起來會像在唸經,唸到最後可能讓孩子連飯都不想吃了,你做完了飯,發現又出了新問題,孩子厭食,我覺得就不是掉桌子上吃不吃的問題,而是升級了。

那麼這滿桌子上的飯,該怎麼處理才好呢?

我覺得不管多大,作為父親,就要把他都劃拉到碗裡,讓他吃下去,哪怕裡面帶進了小石頭。如果他不吃,我就吃給他看,男孩子做事,一定要學會負責任,一碗飯吃到滿桌子都是,還沒人管,那是家教問題。

另一種情況是掉得很少的幾粒米。

如果是孩子在三年級以下,我一定是要他撿了吃了。因為碗裡是不能剩飯粒的。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每一粒糧食先別說種,就是收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大人把主要的糧食收完,孩子們要拿著小筐把散落的一點一點撿回來,脫好殼,做成飯,如果把那一粒扔掉,那麼我們去撿它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然三年級以後,我就不管了,這幾粒米吃與不吃,自己看著辦。

畢竟你在別人面前還有自己尊嚴的問題。吃了以後,別人尊重你,還是鄙視你,都要自己體會。尤其是長大後,是做樣子給別人看,還是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就要看自己把握了。

但是在外面,飯掉到桌上,我要告訴孩子是一定不能吃的。

不為別的,飯店桌子的消毒肯定不過關,撿飯的速度肯定抵不過細菌反應的速度。但是數落幾句應該是免不了,我也知道這樣的脾氣不好,但這時說點鼓勵的話又該說什麼呢?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吃飯不掉飯粒的!!!

我兒子小時候吃飯掉飯粒時,我倒是常跟他念一首兒歌:

這張嘴巴真稀奇。

沒洞就能漏飯粒,

漏滿桌、漏滿地,

樂壞了小狗大公雞。

農民伯伯氣極了,

把他帶到田裡去。

穀子裝進嘴巴里,

正好當上播種機。

別說,我兒子對這首兒歌的確比《憫農》詩更好理解一些。


男孩強則國強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立很多的規矩,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掉在桌子上的米飯,不管是什麼情況下,不能議讓孩子撿起來吃,這是孩子飲食衛生的基本要求。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用紙巾撿起來,丟到垃圾筒裡。

為什麼不讓孩子撿飯吃?

教育孩子的同時,我們會經常想起自己的小時候,會不經意間套用父母的教育方法。記得在我們小時候,吃穿都嚴重缺乏的年代,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飯,肯定是要撿起來吃的。但是現在的環境、空氣、水、及食物,都是沒辦法和當年比的,掉在桌子上的米飯,肯定會不衛生。現在的孩子身體都抵抗力不太好,不注意衛生會經常生病的。孩子一生病,這代價就大了去了。

孩子掉飯,怎麼教育?

孩子八九個月時,就有想自己吃飯的意願。估計很多父母就是嫌棄孩子吃的慢,掉的多,乾脆自己帶勞。這樣做就會寵壞孩子,阻止了孩子想要自己動手的慾望。當孩子習慣什麼都不願意動手的時候,父母又要責怪孩子。

如果孩子小,吃飯掉的很多。父母切記不可以餐桌教子,這會影響孩子的食慾。正確的做法給孩子講李坤的唐詩《憫農》,講述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也能找些節約糧食的故事書親子閱讀,或者暑假有機會,帶孩子到農村去體驗,收割糧食的辛苦。這樣做孩子就會注意餐桌不掉飯。

孩子最喜歡的事,莫過於遊戲。我們可以給孩子講米飯寶寶的故事,米飯寶寶最喜歡到我們的肚子,去發揮他的作用,幫助我們成長,他是功臣。如果他掉的地上,就變成了垃圾,米飯寶寶會傷心的。我們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看誰能把米飯寶寶準確無誤的送到肚子裡。這樣孩子吃飯就會小心很多。如果孩子做到了,或者進步了,一定要記得表揚孩子。

父母錦囊

現在的孩子,再用以前的教育方法,顯然是不合適的。父母怎麼教育好現在的孩子呢?那就是多關注自身的學習和成長。多學習育兒知識、親子課、兒童心理學等,父母只有學到更多更好的育兒知識,才能正確科學的教育好孩子。教育好孩子,正確立好規矩,不容小視。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前兩天和朋友一起吃飯,一根雞腿失誤掉在桌子上,朋友卻立馬用筷子夾起來放到自己碗裡,還說:5秒之內都是乾淨的,可以吃!(假裝不知道是他自己想吃最後一根雞腿)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沒有經歷過田間操作的人,永遠也體會不到糧食的來之不易!

現在社會呢,人們生活條件都好了,連一盤剛端上來的菜都只夾幾筷子便不要了,更不談掉桌上的菜了。

首先我們先考慮食物掉桌上能不能吃的問題!

有個名叫吉里安·克拉克的女中學生,她在伊利諾伊大學擦地時無意中發現,學校的地面相當乾淨,連細菌都很少,所以她想出了這一“5秒規則”,她還因此獲得了2004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實習醫生格蕾》第五季有一個片段,手術室裡格蕾手上等待移植的腎臟掉在了地上,一旁有人大呼:快,趁細菌不注意,5秒內撿起來還能用!於是他們便將腎臟撿了起來,稍作處理,手術繼續。這便是一度聲名大噪的沾地“5秒原則”被實際應用的場景:倘若是食物,趁著食物剛掉地上的瞬間,沒沾上細菌,5秒內撿起來尚還能吃。

“只要你的手速夠快,細菌就追不上你!”

早在2006 年,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用沙門氏菌做了研究,他們當時用香腸片測試了木頭、地毯和瓷磚三種地面。結果發現,食物掉在地上的時間和沾染細菌的數量並沒有明顯關係,5秒、30秒和60秒的結果是差不多的,這也意味著“5秒原則”並不可靠。當食物接觸剛剛被細菌汙染的木頭和瓷磚時,細菌轉移率高達50%-70%。24小時之後,轉移率會下降到10%-30%,但那時的細菌數量,比早高峰地鐵還擁擠一萬倍!

所以“5秒規則”並不靠譜!

然而網友們都是怎麼評價這個事的呢?

@Lo Hsiao:“5秒原則”難道不是:掉到地上五秒內沒人看見就能吃嗎@AUGUST:什麼“五秒原則”,我的原則是超過五塊的都撿起來吃…………簡稱“五塊原則”@salt_賢:得看是什麼地上(´∇`)

@藍皮熊:你真的確定你整天摸各種東西充滿細菌的手就一定比地面乾淨?你用手抓東西吃的時候每次都提前洗手嗎?

@者也:如果地板是乾的,食物是乾的,我會撿起來吃,如果是一坨油膩的五花肉bia一下掉到地上就不敢撿了!

印度人食物好邋遢得不能忍,但驚人的是癌症發生率一生只有十幾分之一幾率中,而日本美國是二分一,中國三分一。而印度人人均壽命也不低差不多到70歲。而極端乾淨的部分發達國家各種過敏,而邋遢環境長大的孩子很少這種情況。會不會是因為少量細菌有助於增加身體內的病毒抗性和殺菌能力呢?

這些問題我們都不得而知,按照科學依據來說,掉地上掉桌上的食物確實不應該吃了,但是從節儉和愛惜糧食來說,只要吃了沒事,都可以吃!在物質資源豐富、衣食無憂的今天,我寧願是,掉桌上的食物別吃了,但是,請把每一盤菜吃完,儘量不留剩菜,不浪費糧食!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九月


我覺得要

首先是掉在桌子上,桌子是餐桌。我們每天都要使用,所以肯定是乾淨的,你可以這樣跟孩子說:'你看一下,桌子是媽媽每天都擦的,是很乾淨的,所以掉在乾淨的地方的東西也是乾淨的,不會髒哦,但是寶寶你應該注意,可以撿起來吃的前提是桌子是乾淨的,如果你在外面吃飯而且桌子不是很乾淨的話,那就不可以哦。二,鋤禾日當午,小孩子吃飯會總是掉飯粒,如果都不可以吃的話,那一頓會浪費很多的,再說了,要從小告訴子要勤儉,可以跟他講從前的人們是怎樣辛苦的,現在我們的生活雖然好了一點,但是也要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掉在桌子上的飯粒是要吃的。三,現在的人的免疫力為什麼不太好,就是因為他們太注意了,什麼都不能吃,有一種怪異的癖,但是這樣子是不利於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的,當有細菌進入我們的身體的時候,我們的免疫細胞會有所反應,這樣久而久之會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所以從小就要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不要太強迫制的追求乾淨。


是小方塊鴨


我是專注分享教育的鞠培貞。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堅決反對讓孩子吃掉在桌子上的米飯。

第一是因為它不衛生,第二,給孩子一個錯覺。讓他感覺掉到桌子上是應該是可以原諒的、是正常的。反正可以再吃。

我們應該找到 米飯掉在桌子上的原因。儘量避免米飯,造成浪費。

我們孩子小的時候吃飯很容易把米飯掉在桌子上。一個原因是剛會用筷子或勺子時候,動作的不協調;再一個原因就是吃飯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邊看電視邊吃飯。

針對這兩個原因,我們要逐個解決。孩子拿筷子還不穩的時候,我們去教他怎樣能平穩的把米飯放到自己的口裡,要耐心一些。孩子動作協調了,找到平衡感,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孩子要是在吃飯時,心不在焉,看動畫片或手機,我們要給孩子糾正,讓他吃飯的時候,不準看動畫片和手機。

但是掉在桌子上的米飯有可能被汙染。就不要了。

健康是第一位的 孩子養成好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為了那幾不要為了省那幾粒米飯, 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我堅信付出總有收穫,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果對我的回答,還滿意,請點贊關注,謝謝!



教子密碼


看多大的孩子吧 分不同階段不同的處理方式,1孩子很小坐在餐椅裡面吃飯,孩子自己吃吃的哪裡都是的話,首先要把孩子餐椅餐檯弄的十分乾淨孩子自己吃飯掉飯了要和孩子說咱們不掉飯掉了想吃也自己吃…

2孩子稍大了和大人一起吃飯 ,要知道孩子怎麼養吃飯好好吃飯不掉飯粒,如果掉飯粒了也不要吃進嘴裡,桌面不衛生有髒東西,入口的食物最乾淨的位置就是碗盤筷子勺子嘴巴,掉的一定不要撿起來吃,放到紙巾上即可,並囑咐今後不要掉飯粒要愛護糧食且桌面不衛生…

本人覺得除了兒童手抓感知期之外掉米粒沒必要讓孩子撿起來吃主要是正確的用餐方式和不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