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這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

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水池底部“,因為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到任後馬修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性格沉靜馬修的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閒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就組織了一支合唱團,讓每個孩子都找到了新的有價值的自己。電影中馬修老師與院長不同,他不會隨便的體罰學生,那怕學生們真的讓他很生氣。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相反他往往在不同場合維護著孩子們。然而即使要懲罰學生,他也會採用不同的方式,就好像他讓樂格克去照顧麥神父而不是將他送到校長室去接受體罰一樣,所以當我們看到樂格克因自己的錯誤做法而流淚時,我們也就感到了馬修老師的做法的真正目的。不可否認,馬修確實是一位好老師,他總是想法設法的幫助孩子們,沒有私心,有的對工作的熱情。與之相對比的是院長的行為,院長想得最多的只有自己的升遷與仕途。尤其是最後院長在回答是自己創建的合唱團時,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院長的卑鄙,而馬修老師的不與辯解也讓我們感到了他人格的偉大。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馬修彷彿就是這麼我們身邊的一個人,他是一個“光頭佬”,他滿腔熱情,卻被這個爛攤子重重打擊。但他是一個仁愛,友善,親切,正直的人,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理想,他以自己的方式漸漸走近這些幾乎被人遺忘的少年。

他可以在開始時恐嚇他們,要把他們“送到校長室”,但當老麥病重轉院,孩子真的害怕了,似乎死亡一下子來到了身邊,他怯怯地問“他會死嗎?”,馬修做的是,攬過孩子的頭靠在自己的胸膛上,告訴他說“不會,醫生會救活他。”

物質世界隨時豐富,可人們的心卻總是那麼冷酷。這世界變得越來越現實,心靈的交流已經成為最早被人們捨棄的東西,但是在《放牛班的春天》裡,在那個嚴酷環境下依然用愛走進孩子心裡的那個人,他這一生是無愧的。因為心靈從來就不是用來征服而是用來走近並溫暖的。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善與惡從來都糾纏在一起。學校發生意外,馬修被迫離職,並且要求不許和孩子們告別。馬修無奈地走在離開的路上,但卻終於沒有失望,不斷有紙飛機從那個高牆的窗口飛出,如天降一般。看不見孩子們的臉,卻看見一群手在揮。

不求聞達,只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因為追求,終於實現了理想,莫朗成了音樂家,馬修終其一生教授音樂,而皮利諾的願望也實現了,跟著馬修走的那天正好是週六,正是爸爸要來接他的日子。

讓我們回到影片開頭,成功的莫朗在世界的音樂舞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直到50年後的那天,一樣滿頭白頭的皮利諾來找他,並拿出馬修當年的日記,回憶才湧上他的心頭,50年從青澀少年到年歲漸老,上帝賜他好天賦,莫朗卻不知有一雙手在一直地向前推著他,一雙眼睛一直在注視著他,一個人,在他人生最關鍵的時候,用自己並不高大的身軀,將他向上托起。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整部影片沒有暴力、動作,沒有美女帥哥,沒有任何的商業元素。電影反映了一些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確實需要一位馬修這樣的老師。

孩子們的叛逆期需要更多的尊重,需要正確的引導,更需要無微不至的關懷。孩子們的世界是一個幽深的小花園,裡面栽滿了奇異的花草,有著清澈的泉水,動聽的鳥叫。

有時大人們不過被花園外圍的石牆矇住了眼睛,便以為裡面不過是座平凡無奇的建築物,或者是個廢棄的屋子。其實有時並不是不存在美好的東西,只是我們放棄了尋找入口的機會,於是錯過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甚至摧毀了一座原本美麗的花園。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我們需要用所有的愛和關懷泅渡每一個在人生海洋裡暫時迷路的孩子,讓他們在恐懼不安的時刻,能夠看見你們永遠不離不棄的溫暖的笑容和伸出的手臂。這是一部關於師生關係的電影,也是關於心靈與愛的電影。電影的情節或平淡或曲折,在我看來,世界上的故事卻只有兩種,有愛的和無愛的。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那麼請你,一定要看一下它。

《放牛班的春天》影評:池塘畔底有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