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生活中,孩子的叛逆是讓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有的父母在孩子一次次犯錯後,選擇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以此希望孩子在嚴格的教育下,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

可到後來才發現,越是對孩子嚴苛的要求,越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怎樣的教育,才能感化孩子頑劣的內心?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給予了我們答案,他在影片中講述了一群父母眼裡頑劣的孩子,被送到名為“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孩子們由叛逆到積極改變的過程。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電影上映於2004年,在第二年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以其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給孩子們帶來的衝突與救贖,深深打動了觀眾,豆瓣評分高達9.3。電影的上映距今雖然已經過去15年,但對於我們現今的教育來說依然具有啟發意義。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處罰教育VS因材施教,是“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在影片的開始,充斥孩子們腦海的是“犯錯—處罰”條例,這是由哈善校長提出的教育理念,發現孩子犯錯,絕不留情。

  • 比如麥神父眼睛受傷,校長處罰所有的孩子輪流關禁閉;
  • 比如莫翰奇在課上畫漫畫,校長處罰他打掃衛生一個月;
  • 比如師生的生活津貼被偷,校長懷疑是“問題少年”孟丹所為,對他暴力責罰。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哈善校長的教育理念,跟心理學上的“行為主義”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行為主義提倡的是,只要孩子出現行為偏差,便立刻對孩子進行處罰,讓孩子在處罰中汲取教訓。

“行為主義”最早由心理學家華生提出,他曾放出豪言: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將他們培養成指定的類型——醫生、商人、律師、藝術家甚至小偷,而不管他的天分、愛好、傾向、才能和他父母的職業如何。

在“行為主義”教育理念中,孩子就像實驗品,沒有情感呵護,只有冰冷的處罰。但是,這樣的教育效果似乎不太理想。

從影片中可以看出,校長的麻煩不斷,孩子們當著他的面乖乖聽話,可當他轉身離開,便開始打鬧、抽菸、惡作劇等,當被發現後,又迎來更強的處罰措施,教育陷入了“惡循環”。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而相對之下,新來的馬修老師則採取了完全不一樣的教育,他對孩子採取了差異化教學,按照孩子不同的性格和特長分別來對待。

  • 比如他沒有檢舉傷害麥神父的孩子,而是讓他去照顧麥神父直至痊癒;
  • 比如他沒有批評畫漫畫的莫翰奇,而是畫了一副小丑漫畫回敬他;
  • 比如他沒有處罰唱歌羞辱自己的孩子,而是幫他調整音調,並表揚他的音樂天賦。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在組建合唱團時,沒有放棄一個孩子。他根據孩子的音色特點,分為高、中、低音,唱歌老跑調的讓他當“琴譜架”,不會唱歌的孩子當指揮助理,即便是在課堂上公開反叛的孟丹,他也接納他為男中音。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馬修老師不是心理學家,但他所執行的卻是心理學中的“人本主義”思想。“人本主義”強調人的整體性、獨特性和自主性,在尊重人性的前提下,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鼓勵和引導,促進孩子們發現自我價值,並積極向善、向美。

孩子們在馬修老師的教育中,感受到了尊重與信任,他們開始自動自發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所犯錯誤的幾率也越來越低。

在哈善校長和馬修老師的心裡,都希望孩子們變乖,但哈善校長更多看到的是孩子身上的“性本惡”,而馬修老師更多看到的是“性本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所影響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叛逆對抗VS激發夢想,是孩子面對兩種教育的不同反應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孟丹和莫翰奇都是因犯錯,而被送到“池塘之底”的孩子,在進學校之初,他們一樣的倔強和叛逆。

但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下,他倆的行為和思維開始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

孟丹在進學校的第一天,就被哈善校長劃入了“問題少年”的行列,給他貼上了撒謊、有暴力傾向、智商低下等標籤。

他的行為也符合這樣的預判,每個言行的背後都充滿著對教育的挑釁,當校長誤會並暴打他時,他狠狠地將拳頭砸向校長,並在事後尋機放火燒了學校。

這也更證實了校長的猜測,你看,孟丹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叛逆孩子。

心理學家將這個現象稱之為“心理預期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你內心渴望這件事的發生,並不自覺地朝這個方向做行為引導,孩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會逐漸變成你想象的樣子。

而莫翰奇的叛逆行為並不比孟丹少,他為何最後會成為國際音樂指揮家呢?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這其中的區別,就在於他遇到了包容並欣賞他的馬修老師,為了讓莫翰奇融入合唱團,馬修老師一次次單獨指導他歌唱技巧,而在每一次的歌唱中,馬修老師都會用堅定的目光看向他,讓莫翰奇感受到他對自己的尊重,並願意發揮出最好的一面。

但莫翰奇的頑劣並未因此收斂,有次他因誤會將一瓶墨水倒在馬修老師頭上,馬修老師沒有責罵,而是取消了他的獨唱部分,這讓莫翰奇感到心理失落。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在隨後的一次匯演中,莫翰奇以為自己沒有機會了,就落寞地倚靠在旁邊的柱子上。沒想到,馬修老師重新將堅定而信任的目光投向他,並恢復了他的獨唱。那一刻,莫翰奇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感激與喜悅。

這樣的行為在心理學上也稱之為“自重感效應”,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認可和尊重,當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時,就會感到自信與喜悅,也就有了自我價值感。

從那以後,莫翰奇不再自暴自棄,而是積極跟著馬修老師學習音樂,在馬修老師離開之後,他聽從建議,在母親的幫助下,進入專業的音樂學院學習,為日後成為音樂指揮家打下基礎。

鄭淵潔說:“教育不是關聯,而是示範和引導。”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孩子的發展不以嚴酷的懲罰而獲得,他們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實現,需要我們給予積極的肯定和方向指引,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想要改變,才是積極向上的動力。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從電影到生活,電影給予我們關於教育的啟發是什麼?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1、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引導孩子追尋自我價值的實現

馬修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不僅僅是包容孩子們所犯的錯誤,更是從他們的錯誤中,看到存在的閃光點。

他去惡存善,引導孩子寫下自己的夢想,並用音樂感化和薰陶孩子,就像一束光,透過層層烏雲,照進了那個陰霾的世界和孩子們的心靈。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人的需求分兩種,一種是生存必需的缺失需求,包含生理、安全、歸屬感和尊重;另一種是積極意義的生長需求,包含認知、美和自我實現。”

馬修用真誠和愛心治療孩子們的心靈創傷,在合唱團中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引導他們在潛移默化地完成了“自我實現”。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2、尊重差異,多角度發現孩子的潛能

身處“池塘之底”的孩子,很多都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點,比如叛逆、不愛學習、偷竊等,這也是讓父母和老師頭疼的地方。

馬修老師在與他們的相處中,採用差異化的對待,對犯錯的孩子及時管教,對懦弱的孩子積極鼓勵。

他用“人格”去引領孩子,用“真誠”感化孩子,用“寬容”去悅納孩子,用“理解”去贏得孩子,用“信任”去促進孩子,用“機會”去完善孩子,最終讓這個“放牛班”變成了一個快樂成長的集體。

《放牛班的春天》:救贖精神的背後,是不同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差異

3、用“優勢視角”幫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教育學家莉·沃特斯在《優勢教養》書中說:“我們要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幫孩子發揮優勢,而非劣勢上。”

在與孩子的相處中,馬修老師不僅發現他們的優點,還用欣賞的眼光鼓勵孩子追逐夢想,從根本上建立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書中,將人的思維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性思維,他們認為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現有困境;另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他們相信通過努力就可以讓自己突破困境,有實現夢想的可能。

看到電影的最後,我早已淚流滿面,誰在小時候被誤解時,不渴望擁有一位像馬修那樣的老師呢?馬修老師的教育不僅給了“池塘之底”孩子們希望,更給予了他們救贖自己的機會,也讓我們在音樂的沉醉中,感受到春天般的希望與美好。

而這也是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想要傳遞給我們的思想,沒有不可救藥的孩子,只有需要改變的教育理念,真正的救贖是自我行為和思想的改變,只有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點亮他們的希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和引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