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上映於2004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金球獎提名,豆瓣評分9.3分,可見影片深受觀眾喜愛。

自己一直都知道這部影片口碑很好,卻因為它的名字遲遲沒有觀看,終於昨天看完了影片,才明白它名字“春天”的含義,為自己這麼遲欣賞到這部佳作感到愧疚!

《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孩子們被家長放棄,送到男子寄宿學校“池塘之底”的故事,故事充滿了人性關懷並具有相當深刻的教育指導意義。

故事發生在1949年法國鄉村的一所男生寄宿學校。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問題兒童,我們所謂的“熊孩子”,他們盡其所能的對抗教師和學校。

學校的校長採用各種殘酷高壓的手段管制這些兒童。有一天,失業的音樂教師馬修來到了這所學校,他對親眼目睹的一切感到震驚,但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孩子們內心深處的無助!

於是,馬修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引導這群孩子。他克服與孩子相處面對的困難,挑戰學校的規則制度與權威,終於日復一日,在他的努力下,這裡的教育理念得以改變,老師們開始懂得教育的真正含義。

《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放牛班的春天》帶給父母關於育兒理念的啟示:

影片揭露了校長與新學監馬修育人方式的區別。馬修用事實證明:不同的育兒理念可以將同樣的孩子培養成不同的人!

1.育兒過程中需要樂觀估計孩子的天性,放大孩子的優點,挖掘孩子的潛能!

現實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是可教之才,關鍵在於引導他的人是否能發現孩子的優點!

臺詞: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凡事都有可能,永遠別說永遠。

校長用殘酷的懲罰手段管制學生,鎮壓孩子貪玩、調皮的天性,反而讓這些孩子變的更糟;

《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而馬修認為要樂觀估計孩子天性,給予孩子溫暖與愛,應該讓孩子們順應自身發展規律,自主學習!他不斷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最終在他正確教育方式的引導下他的學生成為了國際著名的演奏指揮家。

《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2.人之初,性本善,再壞的孩子也有善良的內心!

臺詞: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沒人生本向惡,只是無情的手把人推向了無盡的深淵。

課堂上,學生公然挑戰他的權威,面對捉弄,馬修沒有暴力鎮壓,反而,他為學生遮醜掩蓋,使得他們免於校長的懲罰。

他的這種方法很快就有了收貨,學生開始主動站出來承擔了錯誤,並且漸漸接納了這個與眾不同的教師!

影片中讓人動容的一幕:馬修離開學校,孩子們不能送馬修,便從窗口扔下無數寫著寄語的紙飛機和揮動著的小手。是馬修治愈了他們,讓他們迴歸可最純真、最可愛的本性。

《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3.與孩子溝通應該注重方式和方法!

學生在黑板上畫馬修禿頭的畫像,他不僅不發怒,反而一本正經的修改,幽默滑稽的情景,引得同學們鬨堂大笑。輕鬆的氛圍拉近了他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為後來組建合唱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本沒有好壞之分,之所以大家會分別出好與壞,不過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影片中的孩子,都是被自己父母認為管教不了的“壞”孩子。他們被校長鎮壓,被強行貼上不受管教的壞孩子標籤!正是馬修用自己的愛與真誠,才得以將孩子從堅固的乖孩子牢籠中救贖出來!

《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童年時期,正是性格養成的關鍵階段,三觀尚未形成,因此只要撫育者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熊孩子”也能實現最華麗的人生逆襲!

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影片最能提現馬修教育理念成功的地方,應該就是合唱隊的組建,以及具有音樂天賦的皮埃爾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馬修在偶然的情況下聽到了學生的歌唱,有了組建合唱隊的想法,他一對一的去聽學生的歌唱,發現了最能搗蛋的皮埃爾的歌唱天賦,於是在合唱隊裡,馬修老師特地在合唱隊裡安排了一段個人獨唱!

這段經歷,為皮埃爾的成功埋下了種子!不僅是皮埃爾,合唱隊大獲成功後,其他孩子也在發生變化,他們不再調皮搗蛋,不再惹是生非,活出了自己該有的模樣!

可以說,是因為馬修的出現改變了孩子們的一生。

《放牛班的春天》:遇見一個對的人,或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結語:《放牛班的春天》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自身教育行為的反思與檢討。它告訴我們:不同的養育方式會給孩子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生!而父母就是那個決定孩子該如何度過一生的第一位引路人。

願我們對孩子能有像馬修一樣的信任、尊重、寬鬆與理解,助孩子成為他們最想成為的模樣!

我是貓咪媽媽,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