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愛的教育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蘇格拉底

《放牛班的春天》|愛的教育

馬修所教的班級

一位落魄的音樂家,在一個全封閉的鄉村寄宿學校“池塘畔底”(一個很古怪的校名,其實大有深意),找到了一份臨時教師的差事。

寒磣的校舍、古怪的同事、嚴厲的校長、還有一群邋遢的學生,這一切都令新來乍到的馬修先生感到極端不適應。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也別無選擇的他只好硬著頭皮幹下去。

第一天上課,學生們就毫不客氣地拿他的禿頭開涮起來,他們集體編著小曲,大聲地嘲笑他,一個搗蛋的小傢伙還趁亂把他的公文包給搶走了。教室的喧鬧聲招來了憤怒的校長,令這群頑童詫異的是,新來的老師並沒告他們的狀,還極力替他們掩飾了過去。

校長走了後,馬修請學生們在小紙片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年齡與人生志願,學生的答案真實生動而又滑稽可笑:消防員、牛仔、馴虎員、亡命徒、間諜、將軍、熱氣球駕駛員、戰士……馬修從這堆紙片裡看到了希望。

在不斷的相處中,馬修發現了全班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喜歡唱歌。他馬上著手把全班學生編成了一個合唱團,決心用音樂的力量來淨化和改造他們。

馬修的這套方案慢慢地顯出了成效,這群搗蛋、頑劣、不求上進的傢伙,在他的悉心調教下,在音樂的巨大魅力前,終於開始脫胎換骨。他們開始注意儀表、懂得禮貌、並學會了關心與幫助別人。一群原本在別的教師眼裡早已無可救藥的渣子,如今已煥然一新,彷彿春風拂過大地後,那重現綠意盎然的青青草地。其實,本片的片名《放牛班的春天》,原本就蘊含了這層深意。

這場蛻變,也影響到了馬修的同事們,他們身上已煥發出了嶄新的色彩。他們不再抱怨、神經質、得過且過,也不再隨意懲罰學生;而是變得溫和、良善、循循善誘起來。就連一向古板、專制的拉辛校長,也褪去了原先的暴戾,慢慢溫和起來。

看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倘若能這樣繼續保持下去,那將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不過,人生就這樣,美好的東西都不會太持久,只有苦難與顛沛流離才是生活的主題。

一場人為的(一個未被改造的頑劣之徒蒙丹的報復,他也是懲罰式教育的犧牲品)大火燒著了校舍,儘管搶救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馬修事前帶學生們去郊遊了),也沒有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惱怒的校長卻以此為由,辭退了馬修,並把他攆出了學校,而且不允許他和任何一位學生道別。

馬修怒斥了校長的卑劣人品,並炮轟了他那以懲罰為出發點的惡劣教育方式,然後轉身拂袖而去。

孤伶伶的馬修黯然走在校舍外的小路上。天空,一隻只紙飛機紛紛然從高牆上教室的窗戶裡飄落到了他的面前。他拾起一隻、又一隻,上面是一行行學生們稚嫩的留言,馬修笑了——孩子們在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向他告別呢!


《放牛班的春天》|愛的教育

馬修正在給學生上音樂課

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平淡、質樸、毫無驚天動地之處,卻感動了無數人,斬獲了2004年度法國票房榜冠軍,並獲獎無數,且得過奧斯卡、金球等電影獎項的最佳外語片提名。它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一位好老師改造了一幫頑劣之徒,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它之所以動人,我想就在於它所揭示的“愛的教育”這個主題,在我們內心深處激起了廣泛的共鳴。馬修老師用他身體力行的這種教育方式,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打動了我們。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知識,愛才是果實。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淨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可歌可泣、更談不上什麼驚天動地,馬修老師就是這樣,以一顆寬容、博大的心,關愛、撫慰和教導著這群野孩子。影片中講述的也都是一些校園裡極普通而細微的瑣事,然而它所要表達的那個宏大主題,卻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概括地來說,我們對孩子(學生)的教育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以嚴厲為標準,以懲罰為手段”的“懲罰式”教育。就如本片中的拉辛校長所提倡的那樣:學生一犯錯就懲罰,再犯錯再懲罰,如此不斷的惡性循環。這種教育方式想來也是大多數家長(教師)平時所慣用的,它的弊端顯而易見,不僅無力改造人,反而會適得其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嚴詞批評過這種愚蠢的方式:“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餘,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所以,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絕對不能允許自己對學生採取這種野蠻的處罰方式。對於整體綜合素質較好的孩子(學生)而言,它所造成的負作用並不大,孩子們(學生)會用自身所具備的自我修復與自我完善功能去彌補與糾正它;而對於整體綜合素質較差的孩子(學生)而言,它將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他們沒有自我修復與自我完善的能力,處於成長與叛逆期的他們,將以各種極端的方式對抗這一系列懲罰,這最終導致了他們變得更惡劣、更難以造就。本片中放牛班的這群孩子就是最生動的註解。

第二種是:聽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放任式”教育。那些因家庭離異,或自身就有種種惡習的家長們,用的就是這種方式。他們耽於自身的各種娛樂與享受,對孩子不管不顧,好像把孩子生下來,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其餘的就都交給天意了;另外就是那些以教書作為謀生手段的教師們,用的也是這種方式,他們基本上是得過且過,學生學得好也罷、差也罷,他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成績對他們而言只是數字。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學生)不外乎兩種結果:一種長成“良木”,一種變為“莠草”。

最後一種,就是我們的馬修老師所極力倡導的這一種——“愛的教育”。它是一株愛的常青樹,用的是真誠與耐心來澆灌、理解和寬容來施肥、良善與悲憫來呵護。馬修老師的這一教育方式是卓有成效的,儘管它因馬修的離去半途而廢了,但它對放牛班的孩子們的影響仍是巨大的,可以說是徹底地改變了他們。它喚醒孩子們內心深處沉睡的夢想,讓他們重新找回了善良、自尊、自信,從而變得勇敢而上進起來。這就本片所要傳達的主題,也是我們所應該大力倡導的教育方式。

《放牛班的春天》|愛的教育

學生們在大合唱

作為一個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的過來人,我已曾遇過無數這樣的學生。我的想法和馬修老師的基本一致,儘管在方式、方法上會有所出入,但殊途同歸,最終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想起那些從不喜歡背書與作文的傢伙,最後都變成了熱愛朗讀與寫作的學生,我的內心深處就感到無比的欣慰。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

我始終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材,他們身上都自帶有光芒,你若看不到,並不代表它就不存在。世上沒有不可雕琢的朽木,只有不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工匠。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根植於愛”,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類似的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見愛是教育最大的源動力。對於缺乏愛與責任心的執教者而言,就算你給他的是檀香木,他也雕不出“觀世音”來,搞不好還會被他刻成了個“四不象”。

所以,歸根結底關鍵的還是這個“愛”字。我們要學會與孩子們真誠地相處,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傾聽他們內心的掙扎、困惑與呼喊,發掘出他們身上的優點,指出與糾正他們的缺點與過失,儘可能地把他們塑造成為身心完善的複合型人才。如此,方不愧為師。

記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更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我們的教育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有一個更光榮而艱鉅的任務,那就是塑造人的靈魂。教師之所以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之所以被尊為“陽光下最崇高的事業”,我想原因也就在於此吧!

最後,建議那些已為人父母的家長、還有那些仍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仁們,都能去看一看這部影片,看完之後,相信你總會有所收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