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3《放牛班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天籟一般的童聲,是最接近上帝的存在。

豆瓣評分9.3《放牛班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從電影誕生以來,反映學校教育和師生關係的影片有很多,而《放牛班的春天》就是其中一部值得每個人觀看的影片,在豆瓣上也達到了9.3分的高分評價。

影片的背景是1949年的法國鄉村,一位名叫克雷芒馬修的音樂老師,在所有領域裡經歷了一系列挫折,當自己人生的最低谷時期,來到了一所被稱為“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

而這所學校,是專門為“再教育”問題少年設置的。這裡的學生大部分是難纏的問題兒童,而在這裡體罰也是司空見慣。隨著馬修的到來,這所學校漸漸發生了一些變化。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有了很大的感觸,也進一步感受到,師生之間不僅僅只是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也可以有更深的理解、愛與尊敬。

豆瓣評分9.3《放牛班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表面再皮的學生,都有一顆希望被理解的心

學校的馬桑大叔在開一扇門時,由於寄宿生們的“優秀品德”—製造陷阱,門上的玻璃破碎傷到了馬桑大叔,臉上流了好多血。

校長召集學生集合,想要找出製造惡作劇的肇事者。在這群寄宿式學校裡,凡是調皮搗蛋犯了錯誤的學生,根據學校制定的“行動-反應”的原則,都要接受嚴厲的懲罰。

樂格克其實是在馬桑大叔的門上做手腳的學生,但卻沒有人主動承認,而彭尼法斯暫時成為了“背鍋俠”,只能接受校長的懲罰。

馬修知道了事情的始作俑者,他告訴樂格克可以私下進行解決而不交給校長處理,而是要求樂格克去醫務室工作,負責照看被他傷害的馬桑大叔,用這種“將功補過”的方式作為樂格克的懲罰。

對待孩子的行為,馬桑大叔沒有抱怨,也沒有責備樂格克,相反還感謝他能夠來醫院裡照顧自己,並且還和醫生進行辯解,因為他知道,這些孩子雖然有點調皮,但是內心不壞,他們有時只是需要有人理解罷了。

豆瓣評分9.3《放牛班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貌似看著“無藥可救”的學生,其實只是沒有真正發現他們的“天賦”

在一次晚上宿舍應該休息的時候,馬修剛走到宿舍外面就聽到裡面的喧鬧聲,學生一邊在打鬧,一邊在亂哄哄唱著歌。

而這個小事件卻一直縈繞在馬修的心頭,他漸漸發現學生們愛唱歌的特質,並且有幾個學生的嗓音還不錯。而這也成為了他後面能用音樂改變孩子的重要原因。

永不輕言放棄,前方總有希望在等待。不是真的拿這些孩子沒辦法,而是沒有發掘到孩子們閃光點並加以利用。對於馬修而言,也許音樂就是這群孩子最好的“良藥”。

在後面的教學中,馬修開始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大膽的實驗,並不斷讓孩子們學唱自己的原創作品。音樂能夠治癒人心,而馬修也相信這群孩子一定可以真正的“蛻變”。

豆瓣評分9.3《放牛班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老師有時對學生父母“撒的謊”,其實是為了保護學生的尊嚴

在哈珊校長的歷史課上,莫杭治一直在課上記筆記,而筆記的內容不是哈珊先生講的歷史知識,是畫的一副哈珊先生在廁所裡的不好畫面。

結果自然而然不用說,按照校長的“行動-反應”原則,莫杭治受到了關禁閉的處罰,而此時,莫杭治的媽媽則來到了學校探望他。

馬修老師接待了莫杭治的母親,當她沒看到莫杭治的到來時,她問到馬修:他又被懲罰了?而馬修告訴她,莫杭治只是被帶到醫院去拔牙了。

馬修知道莫杭治的叛逆使得母親感到絕望,內向的莫杭治因偷竊、屢次逃學而被公立學校開除,而他用善意的謊言維護了孩子的自尊。

回想起現實中的學習生活,在學校因犯錯被老師叫家長,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也特別能打擊到一個人的自尊,尤其是對於內向的孩子而言。

豆瓣評分9.3《放牛班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永遠別說永遠,凡事有都可能

在這所寄宿式學校中,哈珊校長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設的存在,他對待學校裡的孩子總是殘暴高壓,而只顧自己的前途。在他的眼中,這群被視為“問題少年”的孩子,永遠都不會改變。

可是克雷芒馬修來到這裡後,一開始就不認可校長的做法,他明白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可能會很好幫助學生改變、成長,相反只會使得教育的結果越來越糟糕。

馬修開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變這一群孩子,他重新創作一些音樂作品,根據孩子們不同的音色特點,組建了合唱團,用音樂來打開孩子們封閉起來的心靈,通過音樂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們。

在這個過程中事情並不是很順利,但他發現了莫杭治擁有非同一般的音樂天賦,他有著天籟般的嗓音,但是單親家庭的他性格敏感而孤僻,而馬修也發現了他的這種情況。

馬修沒有放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莫杭治釋放自己的音樂才能,最終合唱團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孩子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調皮似乎“無可救藥”,他們與馬修老師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豆瓣評分9.3《放牛班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那個每週六站在校門口的佩皮諾,終於等到了他的“父親”

電影的開頭有這樣一幕,當馬修來到寄宿學校時,看到一個小男孩站在學校大門邊呆呆望著外面。馬修詢問他在那裡幹嘛,男孩回答到:我在等星期六到來。

後面我們知道佩皮諾的父母在戰爭期間死去,儘管學校告訴了他很多次這個消息,他仍然等待著星期六-探親日的到來,他希望自己也能夠享受到父母探望自己的喜悅和幸福。

因為學校宿舍的一場火災,馬修老師被哈珊校長解僱了,原因是他違反學校的規定,私自帶著學生出去郊遊,雖然他的這一舉動幸運救了全校的孩子們,但在走的時候也不允許馬修去看一眼孩子們。

但孩子們用了另外一種方式來送別讓他們尊敬的馬修老師,他們用紙飛機寫上自己對老師深情的告別,當老師經過的時候從窗戶放飛。他們沒有再犯錯,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對馬修老師的愛。

馬修被解僱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而對於佩皮諾而言,當他獨自跑出學校,追上將要坐上公交車的馬修,當他期望馬修能帶他一起走而如願以償時,他終於等來了自己的“父親”。而電影中這一幕開頭與結尾的呼應,真的是暖到了人的心底。

豆瓣評分9.3《放牛班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或許沒有人知道馬修老師的存在,雖然他是一個失敗的音樂家,失業的學監,偉大的藝術家對著鏡子看到了真實的自己,但是,他真正改變了這裡的學生,也得到了他們的尊敬和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從未試圖揚名立萬,但他卻成為了“池塘之底”中孩子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