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你被貼上過標籤嗎? 被貼上負面標籤,是一個人成長路上的最大災難。

那麼如何消除標籤魔咒,重新定義自己呢?關於這個問題,《放牛班的春天》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與教育有關的電影,豆瓣評分9.3,曾獲200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和2005年法國全球獎最佳電影獎等多個獎項。

《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電影講述了一個叫馬修的老師,來到一座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當學監,這裡的大部分學生都被貼上了“問題兒童”的標籤,各種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

馬修老師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讓這些孩子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下面我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三個角度來解讀一下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教育啟示。

心理暗示VS標籤魔咒:即使你被打上負面標籤,積極的心理暗示也可以幫你解除標籤魔咒,重新定義你的人生。

所謂的標籤效應是指當一個人被某類詞語或者名稱貼上了標籤時,他就會在潛意識裡進行自我管理,使自身的行為向被貼上的標籤詞語靠攏。

所以心理學中認為“標籤”具有定向性導向作用。無論標籤好壞,都會對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產生強烈的影響。

01莫翰奇:被貼上喜歡惡作劇的壞孩子標籤。

雖然他長相英俊,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但單親家庭長大的他喜歡惡作劇,經常被懲罰關禁閉和打掃衛生。

即使多次被懲罰,但依然我行我素,桀驁不馴,因為他骨子裡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幸福的、被人拋棄的壞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在母親眼裡,他是令人失望的孩子。

這個標籤意識讓他的自我認同一直停留在壞孩子的標準上,所以他敏感、多疑、頑固,它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把自己變成一隻刺蝟,不讓任何人靠近。

02孟丹:被貼上了無惡不作、有犯罪傾向的壞孩子標籤

孟丹的到來本身就具有戲劇性,他被拿來當作一個試驗的棋子,這樣的標籤與定位讓他更加為所欲為,所以他敢公然挑釁學校裡的所有人。

《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壞孩子的標籤最終毀了孟丹

當馬修老師告誡他不要抽菸時,他將菸圈一點點吐在馬修老師的面前,那種眼神與動作將一個壞孩子所有的特點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學校裡,他不服任何人的管教,甚至連校長也不放在眼裡。

即使學校裡丟的錢不是他拿的,但校長依然堅信他就是小偷,這種標籤效應,是最終讓他放火燒掉學校的最根本原因。

王爾德在《道林.格雷的畫像》中說:“一旦被貼上標籤,你就很難逃脫”

可見,被貼上負面標籤的孩子,往往在劫難逃,他們只能畫地為牢。

但從孟丹與莫翰奇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可以看出,不斷給人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即使是問題孩子的心裡也會慢慢露出一點點縫隙,因為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反之,不斷對其進行消極的心理暗示,那麼他就可能一步步走向邪惡,最終一發不可收。

馬修老師一直暗示莫翰奇的聲音是無可挑剔的,而校長不斷暗示孟丹是個人渣,積極的心裡暗示讓莫翰奇後來成為著名的音樂家,而孟丹卻用一把火燒了學校,被警察帶走時,它的臉上竟然還有一抹冷酷的笑容。

《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喚醒VS懲罰:行為主義的衛道士與人本主義的守護神

01行為主義的衛道士——哈桑院長

“行為主義”的創始人約翰.華生曾說:“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來,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一個,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其它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可見,行為主義者最典型的方式便是通過刻板、單一、模式化的冷酷訓練將孩子變成機器一樣的模型,而不會考慮孩子的情感需求與內心世界。

而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勢必會被打上冷酷無情的標籤。

電影中我們最討厭的角色便是哈桑,他盛氣凌人、頤指氣使,喜歡給人貼標籤,他制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行動——反應”,只要孩子犯錯誤,便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孩子們表面上怕他,實際上對他恨之入骨。

孟丹最後之所以選擇燒燬了學校,就在於校長誣陷了他,當他說出學校裡丟失的錢跟自己無關時,校長依然堅信錢是被他拿走的。

這種沒有任何根據的妄加評判,這個“小偷的標籤”讓他對生活徹底絕望。他一把抓住了校長的衣領,那一刻,他的心裡是委屈和憤怒的,從此校長在他的心裡又種下了一顆有仇恨和報復的種子。

如果不是這次的被冤枉,如果不是校長的一意孤行,他恐怕不會選擇最後的鋌而走險。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愛基蘭德曾主持過一項調查,表明:經常遭受心靈施暴的學生在智力和心理發展上基至比經常遭受體罰的學生更為低下。

校長簡單粗暴的行為主義教育模式是不可取的,因為它會給每個孩子都留下巨大的心理陰影,這種陰影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

而教育最美的樣子是溝通,理解和傾聽,而不是簡單殘忍的一意孤行和打擊懲罰。

02人本主義者的守護神——馬修老師

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羅傑斯認為,教育應該把學生培養成富有靈活性、適應性和創造性的人。這種人應該是個性充分發展,具有主動性和責任感,能夠實現自我價值。

而馬修老師正是這樣的人,他的眼裡沒有壞學生,只有等待綻放的孩子。他用自己的耐心、尊重、理解與愛讓孩子們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發展。

他的第一節課,是從聽到的教室裡喧鬧的嘈雜與看到的亂作一團的打鬧開始的。雖然他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但現實依然讓他幾乎崩潰。

學生的惡作劇讓他險些跌倒,他的公文包被學生搶走,輪番在教室裡傳遞,他像個跳樑小醜一樣,四處追逐,教室裡瞬間炸了鍋。

雖然他惱羞成怒,但當校長來到時,他依然把責任全部推給了自己。

他努力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不吝惜自己的每一次讚美,而“沒什麼”“你能行”等也成了他的口頭禪。

羅森塔爾曾說過:“很多時候讚美比批評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力。”

馬修老師選擇用音樂去喚醒孩子們心底的光芒,用善良與愛心去發現每一個孩子在音樂上的特長,尤其是莫翰奇。

他在音樂上的天賦讓馬修欣喜若狂,即使他將墨水潑在了自己臉上,他依然選擇讓他在伯爵夫人來時,領銜獨唱,馬修老師鼓勵和肯定的眼神讓這個孩子的眼睛裡有了光,當他天籟般的聲音在學校裡迴響時,那便是真正療愈的開始。

影片中最打動我的是馬修老師音樂課上孩子們純淨的眼神和嘹亮的歌聲, 那一刻,他們暫時忘卻不安、煩躁與痛苦,他們在音樂的滋養裡,心底的善良與愛在一點點甦醒。

《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馬修老師用歌聲來療愈孩子的同時,也在治癒著自己。因為歌聲是相通的,它會直達人們的內心深處,無論你戴著怎樣的盔甲,在音樂中你的心也會慢慢融化。

當那個有天才嗓音的小男孩獨唱時,那天籟般的音樂靜靜地流淌,它在你心底最柔軟的角落裡生根、發芽,直到開出美麗的花。

《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肯定與欣賞猶如一縷陽光

馬修老師用他的音樂治癒了一個又一個孩子,孩子們的眼裡漸漸多了一些柔和,少了一些冷漠。

正所謂“有音樂的地方,長夜也不會漫長。有音樂的地方,烏雲間透處陽光。”

如果說這所寄宿學校上空始終籠罩著一片烏雲的話,那麼馬修老師便是烏雲間透出的陽光,照亮了每個孩子的心房。

馬修老師一直用寬容、相信與愛化解孩子們心中的堅冰,直到孩子們寫給他的紙飛機在他身邊靜靜地飛揚。那一刻,他笑了,他知道孩子的心中已經有春風在盪漾。

可見,教育的本質是關注孩子的個性成長,將孩子培養成有價值的人,而不是簡單、模式化的冷酷機器。

自我定位VS反思:好電影的最大魅力是讓我們在反思中更好地前行

這部電影之所以經久不衰,就在於它有直擊人心的力量。因為你在影片中可以找到真實的自己,從而引起巨大的心靈震撼。

我們在痛恨校長簡單粗暴的同時,也要學會反思一下自己,在實際生活中,你有沒有指責別人的習慣,你是不是也喜歡給自己的同事和孩子貼標籤。

你有沒有經常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挖苦、諷刺,甚至暴力體罰。

其實每一個負面標籤都像一把匕首,會尖銳地刺入對方的心臟,這種痛可能一生都無法癒合。

《放牛班的春天》:從心理暗示、人本主義與自我定位看教育的內涵

冷酷的哈桑院長

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父母和老師,不正像劇中冷酷的哈桑院長一樣嗎?每天用一種最愚笨落後、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或學生。還口口聲聲說這就是愛,希望以後不要再打著這種愛的名義來傷害。

要永遠記住電影中的臺詞: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潔無瑕的地方,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其實有時候現實遠比電影更殘酷,如果你是那個被貼上過標籤的孩子,希望你不要自暴自棄,在未知的生活中,誰也無法給你下定義,能夠給你帖標籤的永遠是你自己。

如果你一不小心活成了那個喜歡貼標籤的校長的模樣,那麼請好好反思,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事無成,請慎用你的標籤。

如果你活成了那個寬容和善的馬修老師的話,那麼恭喜你活成了最美的樣子,你必將成為孩子心靈的導師,因為你會給他希望和力量。

總結:

其實一部好電影真正的魅力不是刀光劍影,而是當音樂響起時,心底有愛在緩緩流淌;當電影結束時,有含淚的微笑在臉上飛揚;當每次想起時,會指引自己前行的方向。

而《放牛班的春天》正是這樣的經典之作,因為在劇中馬修老師反覆告訴孩子們:你值得享受寬容和善意;你值得被愛、被期待;你值得一切美好的東西。

是啊,教育的本質是喚醒,而非懲罰。正如劇中所說,每一顆心都值得被溫柔對待。只是需要多些耐心、寬容、理解與愛。

學會用一顆心去溫暖另一顆心,用一個靈魂去喚醒一個靈魂,教育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