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出走的孩子:不是我不乖,我是討厭你這種方式!家長該醒醒了

這段時間,大家都因為疫情防控而宅在家裡,耽誤了很多事情,幹不了活,賺不了錢,是不是心情很鬱悶、很煩躁?你知道嗎,還有比你心情更不好的人呢,那就是孩子!他們天天有上不完的“網課”,天天有做不完的作業,還有經常在耳邊迴盪的家長們的訓斥和嘮叨!

你心情焦慮,我心情煩躁,有時一言不合就會爆發一場“唇槍舌戰",甚至上演一出“離家出走”的情景劇。真是急煞了家長,這些”熊孩子“到底是怎麼啦?

離家出走的孩子:不是我不乖,我是討厭你這種方式!家長該醒醒了

原來,小女孩是初三學生,因為上網課需要用手機,家長看她上完課後還在沉迷於手機,擔心其用眼過度,加之中考臨近,本想好好與孩子溝通,但情急之下言辭過激,於是二人因此發生口角。

無獨有偶,四川雅安也發生了類似一幕。

離家出走的孩子:不是我不乖,我是討厭你這種方式!家長該醒醒了

像“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這種情況,其他地方也是屢見不鮮。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是孩子的錯,還是家長的錯?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孩子離家出走固然不對,但家長也有一定的責任。說到底,還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

因為溝通存在問題,導致孩子發生自傷、自殘的案例有很多,在這裡無法也不忍心一一羅列出來。表面上看是溝通問題,但實際上是孩子長期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

有些家長其實內心也是十分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的,也清楚孩子的各種情緒變化,但就是無法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緒,也一直苦於沒有科學的方法來跟孩子溝通交流。

中國有句老話:“解鈴還須繫鈴人。”孩子從小都是天真無邪的,如果是心理上出現了問題,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家庭和家長。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教什麼,孩子就學什麼;即使家長不教,孩子也會從家庭中或家長言行舉止中學到一些或好或壞的東西。所以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當然,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還正在變化之中;但是,家長的“三觀”已基本定型,性格特點和言語方式也無大的改變,所以在對孩子的教育管理中難免會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而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內心需求和心理變化。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最不能接受的恐怕就是無端指責、強硬幹涉、言辭不尊和歪曲事實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每位家長的良好心願,但是作為家長不能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與孩子搞好關係,不能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時候,家長都認為是孩子不聽話造成的問題,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原因,甚至不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但是:

孩子的問題也是家長的問題導致的;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家長的問題;孩子的問題是家長溝通方式的問題;

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家長是“因”,孩子是“果”。所以,家長要善於和孩子搞好關係,要學會尊重孩子,要學習和掌握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學會與孩子相處。

孩子長大上學後,在家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作為家長一定要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尤其是中學階段,相處不僅是生活,還有藝術。要想孩子不出現問題,做到這幾點很重要。

一是充滿耐心。孩子上學後,隨著接觸的事物增多,在認知上也就會有新的變化,回到家中可能會與家長討論或提問很多問題,不管是否適宜,家長都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更不要暴躁地去打斷或拒絕孩子的問題,因為缺乏耐心的家長可能會再早就一個暴躁的孩子。切記,你怎麼對待孩子,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

二是學會尊重。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的方式有區別。尊重孩子,也許是最體面的愛。孩子長大後,差不多都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也希望家長能夠尊重自己的想法,甚至希望家長能平等地對待自己,因為每個孩子都希望有存在感。所以,愛他就尊重他,只有尊重才會平等,只有平等才能減少矛盾。

三是適當鼓勵。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可和鼓勵,哪怕只有“不錯”兩個字,也有可能讓孩子信心滿滿。想想自己小的時候,我們不是也一樣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嗎?聰明的家長一定不會吝嗇自己的語言,哪怕孩子只是一點點進步,你的鼓勵,也許會成就孩子今後的“挺拔”。

四是懂得感謝。與孩子相處,孩子會給家長帶來快樂,也會給家長帶來驚喜,因為這一切都會讓我們感受到為人父母的價值。所以,我們要感謝孩子,是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希望。作為家長,以後別再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累死累活。”為孩子付出,被孩子需要就是我們的價值和幸福。

其次,要學會與孩子溝通。

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一定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切不可直來直去地追著孩子講道理、談想法。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巧用書信留言。遇到不好解決的問題,或者孩子一時不想理你,但又怕時間長了加深誤解或矛盾,那你不妨用紙條、寫信或郵件等留言方式,讓孩子靜下來的時候進行思考和接納。

二是召開家庭會議。遇到矛盾或問題,可以用家庭會議的形式來解決,會議要講究民主,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家長也要客觀公正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在互相討論中逐漸達成共識,形成正確意見,而不能開成批判會和打壓會。

三是允許保留意見。在雙方都不能相互說服的情況下,就要對不同意見暫時“擱置”,不要強行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或者非要整出個是非對錯來,這樣非常不利於矛盾和問題的解決。

四是適當保持沉默。當孩子情緒過於激動時,家長就不要再給孩子火上加油了,要學會緊急剎車,關鍵時候保持沉默。沒有了對象或刺激,孩子可能就會慢慢冷靜下來,不至於發生走極端的現象。

五是學會主動認錯。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家長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是對的,假如你誤解了孩子,或者錯怪了孩子,那你最好給孩子道個歉,或者事後認個錯,在孩子面前認錯不掉價。你主動認錯的態度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再次,要學會改變自己。

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根子都在家長身上,土壤都在家庭裡面。千萬別說自己沒知識、沒文化,教育不了孩子,也改變不了自己。假如讓你在失去孩子和改變自己兩者中做出選擇,你會選哪個?你肯定選改變自己,因為孩子是你的唯一,是你的希望,你不可能讓他失去!就像這次疫情,面對失去的生命,我們無法改變自然,只能設法改變自己的習慣。

對孩子也是一樣,作為家長,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改變家庭的環境和氛圍,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進取、天天向上的榜樣,創造一個幸福和諧、快樂健康的家庭氛圍,孩子怎麼可能會不優秀呢?趕快行動起來吧,現在還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