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下心來 用閱讀撫平焦慮

靜下心來 用閱讀撫平焦慮

浙江在線3月27日訊(記者 黃慧仙 整理)這段時間,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在忙著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目前浙江省106個心理專家已向全國開放了4條心理熱線和1個平臺,我們還在報紙上開設專欄,撰寫原創心理科普文等。我們對接到的400多個電話進行統計後發現,因疫情而產生的焦慮不安情緒在反饋頻次上位居所有心理問題的第一位。電話裡,我們還經常會聽到,有的朋友因“意外”和“明天”的未知性,萌生出煩躁、頹喪的情緒。其實,這一時期公眾對心理調節的需求十分強烈。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靜下心來讀書,平復一下心情,是種不錯的選擇;對於宅家人群來說,也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出於工作需要,近期我的閱讀範圍主要集中在本專業領域,如國內剛出版的心理學雜誌、著作,有關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各種文獻資料等。在瀏覽過這些專業內容後,再結合自身目前在做的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實踐,我就能更好地實現內容輸出:在提供心理諮詢或督導接線專家時,更為科學精準,真正把道理講透,把心理知識科普做好。

而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如何靜下心來,則是個難度不小的問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真正投入閱讀,首先就需說服自己,從“要我讀”變成“我要讀”,提升自己閱讀的動機水平。讀書的形式、過程其實都有助於安撫情緒。當然,像營造安靜的環境、泡一杯咖啡等,也可以成為助推閱讀的環節。

在內容上,每個人可按照自己的閱讀偏好來選擇讀物,但對於目前存在焦慮不安情緒的人,我不建議閱讀武俠類或兇殺探案類題材的讀物,此類讀物容易進一步引發讀者煩躁情緒。與之相對的,大家不妨讀讀詩詞、古典名著,或與名著相關的剖析文章,發散一下思維;看看三毛、瓊瑤等作家寫的情感類小說,以美好的情感體驗對抗新冠病毒的“猙獰”;也可讀一些馬雲等浙江企業家寫的書,此類書籍易帶來地域親切感;此外,卡耐基、榮格等心理專家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不錯的閱讀選擇。

試想,陽光下,一壺清茶,一卷書,在作者自由散漫的筆調下引出些個人思考,這樣一場與作者的隔空互動,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幸福與安寧呢?

我個人在閒暇時比較喜歡讀歷史類的書。日後等我空下來,我想我可能會好好讀讀《資治通鑑》。它相當於一本歷史百科全書,內容層次豐富,很有閱讀價值。平時我在精讀書時,喜歡做書卡,書卡上可摘抄一些書中經典內容,並配以自身思考,一章附以1至2張這樣的書卡,等整本書讀下來,就更易實現系統化的閱讀效果。

至於青少年,他們往往有著鮮明的個性色彩,其閱讀同樣可根據自身喜好來定。最近學生們大多在家上網課,電子產品接觸多了之後可能有上癮的風險,還會因過分沉浸在網絡世界中而產生一些虛無縹緲的念頭,引發人生觀的變異等,當家長髮現自家孩子有此類傾向時,應引導孩子儘量遠離此類內容,平時多讀一些嚴肅文學,引導孩子樹立起正確的三觀。

讀書是一種長期養成的習慣,想要讓孩子從小形成對閱讀的興趣,家庭中父母的角色效應必不可少。身教重於言教,與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分享、討論讀書心得,從閱讀中提煉價值觀、人生觀,無疑是培養其閱讀習慣的關鍵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