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引領班主任主動學習的起點

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萬事開頭難,如何引領教師走進閱讀之門,讓閱讀更有意思、有趣味?本期刊發山東省榮成市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教研員楊雪梅關於班主任專業發展的第二篇——

——————————————————————

專業成長,貴在行動。但這種“動”不是盲幹、蠻幹,必須有堅實的後盾支撐和支持,而持續的學習和反思就是班主任專業成長的強勁基底、得力“靠山”。那麼,班主任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實現持續學習和反思?

在對一線班主任的學習狀態調研時,我發現班主任的學習總是被牽著走、推著走、拉著走,力在外部。學習結束後,班主任也往往是跟著任務、要求走,是被動實施,沒有目標和方向。漫長的專業成長路,這種由外力推動的學習很難促進個人成長,人最需要的是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多年來,我尋尋覓覓,以期找到那個能引領班主任主動學習的起點。

回顧自己以及所帶領的班主任工作室學員的成長曆程,我們的成長都有常態閱讀的支持。不誇張地說,是閱讀幫助我們推開了成長之門,是閱讀後的思考讓我們找到了專業發展方向,是閱讀幫助我們不斷修正實踐,讓我們在專業成長的路上做得“風聲水起”。

其實,“閱讀是最好的學習”的道理人盡皆知,不少組織和學校都曾試著推動教師進行專業閱讀,但往往“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研究後我發現,不論哪個層面的閱讀工程,選書的指向固定在了兩個維度,要麼希望教師讀後就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要麼希望以前沿理論知識儘快填充教師貧瘠的大腦。這種不考慮個人“胃口”和接受能力的薦讀,自然難以吸引教師。

在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這件事上,如何把教師引到閱讀這條路,如何重新激活他們的狀態,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如何做到讀研結合並轉化為真正的行動?這需要引領者花費大量時間研究。

去年暑假,我帶領一批年輕班主任外出參加培訓,他們對特級教師李虹霞分享的打造“幸福教室”的案例很感興趣,我便順勢介紹了更多“幸福教室”的故事,並將記錄了這些故事的圖書《創造一間幸福教室》推薦給年輕班主任閱讀,不著痕跡地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閱讀一本書上。

開學一個多月後,我收到了大家的反饋。有人發來受李虹霞啟發而改造的教室的照片:圖書角小巧精緻,幾個孩子席地而坐,專注地讀書。幾盆綠植把教室裝點得溫馨典雅;有人發來自己的思考:原來環境也能滋養人,只有學生參與佈置的教室才會成為他們成長的家園;還有人從中感受到了閱讀的滋養:教育書籍也可以如此有情趣、有滋味……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教師們的熱情。

後來,當這些班主任帶著更多“教室裡的成長之惑”向我求解時,我便推薦他們閱讀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簡·尼爾森的《教室裡的正面管教》等書,一步一步將他們的閱讀向更經典、更專業的方面延伸。有些曾經一談閱讀便犯困、一聊班級管理便跳腳的老師,開始追著要我推薦更多好書和外出學習機會。對他們而言,成長在不知不覺間成了主動的生命追尋。令人欣喜的是,這些班主任通過閱讀成長起來後,在班級管理、文化打造和活動設計上都用了心思,引來其他班級學生的圍觀。而學生的行為也倒逼其他班主任改變自己。

這次小小的成功讓我發現,對班主任學習能力的引領最重要的是抓住教師心中的那個微妙的情感反應點,先利用這個點將他們引到路上來,再慢慢在行走中找到方向。比如,有的班主任牴觸學校領導指定閱讀書目的做法,認為讀書這件事加重了自己的工作負擔。如果換一種方法,效果則會不同。比如,我會告訴教師們,某位專家或作者週末要來鄰近城市開課,而我可以悄悄地帶上三兩個人去蹭課,有人就會覺得這個機會寶貴,那本當初牴觸過的書也就變得珍貴和親切起來;還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某種做法不錯,我在評價時會說“你真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能把作者的理論和觀點領會得這麼透徹”,後續有的老師真的會按照我“不動聲色”的指引開始主動學習……

覓一條路,引領班主任主動學習其實也沒有多麼難,只要引領者懂其心,就必定能讓教師們動心。在他們的成長路上,我願做那個研究心靈、撬動心靈的人。

(楊雪梅,山東省榮成市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教研員,威海市班主任名家工作室主持人,威海市名班主任。2018年創建榮成雪梅讀寫團隊、榮成雪梅班主任工作室,致力於推動區域內教師群體的專業成長)

《中國教師報》2020年03月25日第1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