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哲學的奧義,看馬原這本書這麼說

讀書:哲學的奧義,看馬原這本書這麼說

春光明媚,正是讀書的好時節。

當拿到《牛鬼蛇神》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是一本寫上個世紀那一段特殊歲月的小說,作者馬原這個名字也不禁讓我浮想聯翩,馬原?怎麼和大學時學的政治課一個名字?

實際上《牛鬼蛇神》這部書也確實寫到了“那段歷史”,兩個天南地北的少年因為一次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北京之行偶然結識,產生了一段橫跨半個世紀的友誼。

來自海南的李老西告訴來自東北的大元他的大名叫“李德勝”。大元錯愕,這個名字是毛爺爺他老人家當年戰略轉移時的化名,可不能亂用,他把利害關係和李德勝講明,勸他要不要改個名字。這一次輪到李德勝錯愕了,他並不知情他的這個名字還有這一層典故,他來自海南偏遠的小山村,不僅他不知情,想必家鄉的人也不知情。改嗎?還是不改吧,反正知道他大名的人不多,老家的人都喜歡叫他李老西。

大元和李德勝,不,還是叫李老西吧,他們感情篤深,雖然北京之行在一起的時間不到半個月,但卻從此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書信往來。期間,大元去海南看過李老西一次,李老西也去西藏找過大元一次。他們的隨見所聞,所觀所感都是這本書信手拈來的素材,他們講到“天”,也聊到“地”,他們談“人性”,他們侃“常識”,他們相信科學,也對一些超自然無法解釋的現象產生了懷疑…

李老西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他的閱歷豐富,見解獨到。大元雖然讀過書,但在生活中迷惑也有不少,這兩個幾乎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有所交集的人硬是走到了一起,他們互相從對方身上汲取想要的知識。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通過不同的視角切入,思維的碰撞,兩個人心底的疑惑漸漸明朗,看問題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讀書:哲學的奧義,看馬原這本書這麼說

從無所畏懼到敬畏自然,隨著人年紀的增加,心底就越難激起波瀾,所以上了年紀的人會對晚輩說:我吃的鹽比你走得路還多,這不是在倚老賣老,這是幾十年歲月的經驗總結和心智磨礪日趨成熟的表現。這不是小說想要表達的主題,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你看有些人喜歡分享,發朋友圈,包括我自己,但你讓他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曾經寫的那些東西,往往他會覺得曾經是那麼可笑,怎麼當年寫的東西是那麼幼稚。如果你也有這種體驗,那就說明你成熟和蛻變了。

《牛鬼蛇神》這本小說在結構上採用了夾敘夾議的方式,沿用了作者他那先鋒派“敘述圈套”的套路,即時空關係不斷跳躍,背景氛圍有意抽空,造成閱讀的陌生化。讀馬原的書需要動一點腦子,否則跳躍的太快,越是看到後面就越不知所云。

夾敘夾議,有人覺得這樣的小說很好寫,不就是寫一段故事然後在故事結尾加上一段“太史公曰”的旁白。你看現在中高考作文都讓寫標準式的議論文,每個學生都被多多少少直接或者間接被培養成了“八股高手”,寫這樣的東西自然不在話下。但我覺得議論文最不好寫。你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往往很多人的觀點是無病呻吟的廢話或者帶有尖銳、片面的主觀色彩。

不僅如此,主觀表達太多,也會落入“明學”那一套“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的陷阱之中。我覺得(你看,我也逃離不開,上下文我也用了很多“我覺得”的句子),我認為,我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俯視眾生,指點江山,那看我文字的人也會有他的“他覺得”,他覺得你這傢伙真是個“聖母婊”、“道德婊”。

人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也是人的天性。畢竟:

“人之初,我為先。”

讀書:哲學的奧義,看馬原這本書這麼說

《牛鬼蛇神》這本書有很多觀點我不是都認同,但有很多新穎的觀點我也覺得很有趣。比如作者說人對科學的感知往往是直觀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你給一個沒有多少科學素養的人講牛頓三大定律,他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但你給他說太陽從東邊出來、石頭會落地,他絕對知道。因為這是常識。

常識是什麼?常識是人類誕生以來經驗總結出來的地球人都知道的東西。常識的第一要義就是主觀、簡單。常識不一定都是對的,但一定要直觀、易懂。行事、說話的方式要簡單點,要能讓大部分人能看得懂接受。就像現在寫網絡小說小白文,很多人覺得是快餐,是垃圾,但你怎麼知道你現在用的白話文,簡體字,在當年用文言文的那批人眼中就不是垃圾,就不是對文字的褻瀆呢?觀點不被接受,歡迎爭論,但沒必要捧一個,貶一個。人的認知不過是在一個空間、一段時間範圍內的認知,如果在這個範圍之外,他也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比如科學史上對光的研究,惠更斯說波是一種波,後來,牛頓說波是粒子,最後愛因斯坦說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性質。這就是科學的進步,而對於人,不同年齡的思考轉變代表著一種成長和蛻變。


讀書:哲學的奧義,看馬原這本書這麼說

一個人要怎麼蛻變、成長?首先得有一個求知的態度和獨立思考的意識。人都是一個個的個體,因此你沒有權利要別人接受自己的價值觀,也沒有必要去接受別人的價值觀。在理性和感性中尋找一種平衡,做自己就好。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對一個人來說也是播下思想種子的季節,很慶幸這個春天讀到了這本書,給予我不一樣的思考和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