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就是知行合一

哲學,就是知行合一!

哲學就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學習哲學就是為了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


哲學,就是知行合一


重點在於改造世界:

1.認識是為了實踐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世界的目的與歸宿。

2.理論是為了指導實踐,所以只有學習沒有行動的都是偽認知。

3.理論從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所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知道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的原因是隻是知道,沒有做到。

5.知脫離了行,毫無意義。所以哲學最強調知行合一。


世界觀:分唯物論與唯心論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意識)與存在(物質)的關係問題。

是物質決定意識,唯物論?

還是意識決定物質,唯心論?


意識就是人的主觀體驗:

1.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2.意識作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3.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4.意識對人的言行有控制和指導作用。

5.意識能透過事物的變化與表象,抓住規律和本質。


唯物辯證法:三大規律

1.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

例如:

董卿在點評時說:“傷害他人,有時候也意味著毀滅自己。即使你佔盡優勢,也不可能是為所欲為的。”

“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健康在於平衡,發展在於平衡,對抗有時候也是一種平衡。如果我們失去了平衡,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2.量變與質變

質變是一種事物的根本屬性發生的變化,量變是同一種質的事物在數量上的變化。當事物的量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候,就會引起質變,形成一個脫胎於舊質,又從根本屬性上不同與舊質的新事物。

3.否定之否定規律

肯定方面具有維持其存在的作用,否定方面則具有破壞其存在的作用,二者融於一身,自始至終地互相鬥爭。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相互否定,構成了事物變化的根本動力,肯定方面否定了否定方面使得新事物得以產生,否定方面否定了肯定方面使得舊事物得以滅亡。


唯物論:實事求是,解放思想。

辯證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哲學,就是知行合一


唯物論的世界觀:

一、世界是物質的。

二、物質是運動的。

三、運動是有規律的。

四、規律是可以認識的。

五、認識是可以實踐的。

六、實踐是可以改造世界的。


唯心論:形而上學

1.宇宙則吾心,吾心則宇宙。

2.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3.心念一動,震動十方。


方法論:

1.實踐決定了認識,但認識也會反作用於實踐。

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首先體現在: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學作用在於改變人的觀念世界,人的世界觀變了,世界也就變了。思想是第一生產力。

2.抓主要矛盾

矛盾的鬥爭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鬥爭性:矛盾對立屬性,互斥

同一性:矛盾統一屬性,互存

普遍性: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不同階段又有不同矛盾。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兩點論: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

重點論:抓主要方面,打蛇打七寸,牽牛牽牛鼻。

3.從量變到質變

1.日積月累,水滴石穿,日拱一卒。

2.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哲學,就是知行合一


哲學家

1.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把哲學從神壇拉回人心。

2.康德:人才是目的,一切皆是手段。

哲學是為人服務的:思想只是手段,人才是目的。

3.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物質是物質,精神是精神。

哲學還能讓人永恆快樂:身處地獄,還能心在天堂。

4.黑格爾:存在即合理。

哲學是客觀唯物的:客觀物質與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5.馬克思:哲學家們不在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哲學是為了改變世界:所有理論都是為了實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