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林語堂: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的“老猾”哲學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老子·道德經》(下同)

林語堂: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的“老猾”哲學

我們既然知道,依大自然的規律,沒有一個人能夠永遠佔著便宜,也沒有一個人始終做傻瓜,所以,其自然的結論是:競爭是無益的。

老子曰:智者“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又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現代的作家也許會加上一句話:“世間如果有獨裁者能不靠密探的衛護,我情願做他的黨徒。”

因此,老子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老子“老猾”的哲學卻產生了和平、寬容、簡樸和知足的最高理想,這似乎是矛盾的現象。這種哲學包括愚者的智慧,隱者的利益,柔弱者的力量,和真正熟識世故者的簡樸。

林語堂: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的“老猾”哲學

我曾寫過一首詩,把道家的思想概括起來:

愚者有智慧,

緩者有雅緻,

鈍者有機巧,

隱者有益處。

中國文學上是不斷地有讚頌愚鈍的話的:莊子繼續著老子“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名句而說:“棄智。”

柳宗元在八世紀時稱他比鄰的山做“愚山”,稱附近的水流做“愚溪”。

鄭板橋在十八世紀時說了一句名言:“難得糊塗。聰明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林語堂: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的“老猾”哲學

鄭板橋書“難得糊塗”

美國有一句俚語說:“別太精明。”(Don’t be too smart)由這句俚語就可以看出抱這種態度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常常假裝做“傻瓜”。

所以,我們在中國文化上看見一種希奇的現象,就是一個大智對自己發生懷疑,因而造成(據我所知)唯一的愚者的福音,和最早期的潛隱為人生鬥爭之最佳武器的理論。由莊子的“棄智”的忠告,到尊崇愚者的觀念是一個短短的過程;在中國的繪畫裡和文藝作品裡的乞丐,隱蔽的不朽者,癲僧,或《冥寥子游》中的奇絕的隱士等等的人物中,我們不斷地看見這種尊崇愚者的觀念。

智者在人生的迷戀中清醒過來了;這種覺悟含著一種浪漫的和宗教的情調,而進入詩的狂想的境界;於是那個可憐的、衣服襤褸的、半癲的和尚,在我們的心目中變成最高的智慧和崇高的性格的象徵了。傻瓜的討人歡喜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我相信無論在東方或西方,世人是憎惡一個跟同伴們來往時過於精明的人的。袁中郎曾寫過一篇文章,表白他和他的兄弟為什麼情願用四個極愚笨而極忠心的僕人。

任何人想起所有的朋友和同伴時,都可以證明一個事實:就是,我們所喜歡的人,並不是才能受我們尊重的人,而才能受我們尊重的人,也不是我們所喜歡的人;我們喜歡愚笨的僕人,因為他比較靠得住,因為和他在一起時,我們儘可以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不必處處提防他。智慧的男人多數要娶不太精明的老婆,智慧的女人多數要嫁不太精明的丈夫。

林語堂: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的“老猾”哲學

米芾拜石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的傻瓜,都因為他們的真癲或假癲,很討人喜歡,很受人的愛戴。例如,宋代的著名的畫家米芾,號“米顛”(即癲),因為有一次穿了禮服去拜一塊岩石,叫那塊石頭做他的 “丈人”,遂得到這個名號。他和元朝的著名畫家倪雲林都有潔癖。

林語堂: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的“老猾”哲學

寒山拾得

又有一個著名的瘋詩人,寒山和尚,蓬頭赤足,在各大寺院跑來跑去,在廚房裡打雜,吃人家剩下來的殘羹冷飯,而在廟寺和廚房的牆壁上寫不朽的詩。

受中國民眾所愛戴的最偉大的瘋和尚無疑地是濟顛和尚,又名濟公;他是一部通俗演義的主人公;這部演義越續越長,其篇幅至今約比《堂吉訶德》(Don Quixote)多了三倍,看來似乎沒有完結。因為他是生活於一個魔術、醫藥、惡作劇和醉酒的世界裡,而且具有一種神力,能在距離幾百英里遠的城市裡同日出現。紀念他的廟宇今日還屹立於杭州西湖附近的虎跑。

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的偉大浪漫天才,如徐文長、李卓吾和金聖嘆(他自號為“聖嘆”,因為據他說,當他出世的時候,孔夫子的廟堂裡曾發出一聲神秘的嘆息)。雖然和我們一樣正常,可是多少因為他們的外表和舉動違背傳統的習慣,不免給人一種瘋狂的印象。

林語堂: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的“老猾”哲學

【作者簡介】林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