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第一名菜!祭祀第一珍品居然这么朴实无华

专为避战乱,水族人举族南迁抵达贵州省黔南相的三都县,成片的竹海和仙境般的山水瀑布让他们停住了迁徙的脚步。鱼是水族人最爱的食材之一,他们有“无鱼不成年”的习俗。


水族第一名菜!祭祀第一珍品居然这么朴实无华


水族有在端午节前一天,或老人去世下葬之前不吃荤的习惯,而鱼虾之类的水产品在水族被划在素食名单上,因此鱼是可以上祭桌的祭品,而且是必须上祭桌的至珍祭品。每次祭祖的时候,水族人都会做一道鱼包韭菜放在祭台上,以此祭祀先祖。


水族第一名菜!祭祀第一珍品居然这么朴实无华


除了祭祀先祖,家里来了宾客,水族人也会做这道菜。如果看外形,这只是一道普通的炖鱼:在洁白的陶瓷鱼盘里,盛着一条大约1公斤重的草鱼,草鱼去鳞、去鳄,背部剖开,腹部相连,两半鱼合拢用糯米稻草紧紧扎住,以便散发出鲜美的味道。吃的时候解开稻草,可以看到鱼肚里填满韭菜,打开鱼片,一股清香也扑鼻而来。夹一块鱼肉放进嘴里,只觉鱼肉细腻、柔嫩。因为韭菜在鱼肚里面,它的清香可以盖过鱼肉的腥味,所以鱼肉吃起来烂而不糜,香而不浊。细细品尝下,只觉得醇香柔软,让人唇齿生香。


水族第一名菜!祭祀第一珍品居然这么朴实无华


由于火候很大,所以鱼骨变得酥脆清香,汉族人做的炖鱼是无法与其相比的,因为汉族人炖鱼的时间短,所以鱼骨很硬,稍不小心就会被卡到,而吃鱼包韭菜不会有这种顾虑。要知道,鱼包韭菜在锅里可是蒸了足足有五六个小时呢。

因为美味,鱼包韭菜又被称为水族第一名菜。鱼是水族的图腾崇拜物,已经融入水族人的生命中,紧密到不可分割。而祭祀用的鱼包韭菜,在水族人生活中,比鱼的意义更为重要。它不只是一道菜肴、一项祭品,更代表着一种信仰和文化。


水族第一名菜!祭祀第一珍品居然这么朴实无华


水族的远祖南迁时,当地的老人送了一包菜,嘱咐道:“这里面的菜就作为你们以后在新居招待宾客的一道菜。”远祖在半路打开一看,是香喷喷的鱼肉,吃后浑身添劲。之后,水族人一直走到都柳江畔安下家。为了纪念老人送鱼的恩情,远祖用9种菜和鱼肉配制在一起,成为一种壮体强身的佳肴。后来,这9种菜的菜谱失传,人们就用韭菜代替,成了流传至今的“鱼包韭菜”。

水族第一名菜!祭祀第一珍品居然这么朴实无华

作为水族的一道名菜,只要去水族人家里做客或去三都县各餐馆,都能吃到,味道都很不错。平日里想要吃的话,也可去农家乐,一般农家乐里会有这道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