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权是如何分配的?

额登


题主你好,我是LT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古代兵权的分配,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方式,所以要从不同时期说起。

(一)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属于原始社会,还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军队,作战双方的兵士是由各自氏族部落中的堪与战事的成员临时召集组成。自夏代以后,由于国家的产生和政治制度的逐步发展,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被建立起来,用作维护和扩大统治的利益。

军队组成主要分两种:

1、氏族武装:是以血缘团体为基础的的武装团体。通过联姻和结盟组件起来的武装。

2、奴隶武装:在长期的战争当中俘虏或者外族人员组成的武装团体。

这类武装多数掌握在氏族部落首领的手上。

中国最早的战争发生于大汶口文化时期

从仰韶文化西安半坡村遗址中我们看到,这个大氏族居住的村落周围,环绕着一道深壕沟,很可能是当时用来防御其他氏族侵扰而构筑的专门设施。

(二)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沿用了西周时期的"兵农合一"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服役人员平时散在村社为农,战时临时征集为兵。散在为民时,兵器收归国家统一保管,临事征兵时,同时发授武器,与终日兵不离手、手不离兵的常备军明显不同。这就形成临战集结和临时授兵制度。

由于实行民兵制度,卿与将职责不分,卿是将,将也是卿,平日理政是为卿,战时统兵即为将。平日的各级乡官,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如春秋时晋国的执政卿,战时也就是中军统帅。楚国的令尹平时是最高行政官,战时也统帅军队。齐国的国、高二子平日为上卿,战时即分别为一军统帅。童书业先生也说过“春秋以上,贵族文武不分职”。

到战国时期,随着常备军的出现,要求有一批具有军事专长的人来担任各级将官,并要保持军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寓将于卿”的制度始渐趋瓦解,文、武官职从此渐次分离,产生出职业军官。

“将军”一名最早是出现在春秋晚期,是由晋国的“将中军、将上军、将下军”的三位军将简化来的。后来,“将军”一名就成了统帅军队者的专业名称。“将军”有时单称“将”,是一军的将领。

(三)秦汉时期

秦和西汉时期的兵役制度,基本上沿袭了战国的郡县征兵制,其特点是以年龄为界定,凡适龄男子均必须服兵役。军队一般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大部分。中央军是军队的主体部分。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军事领导体制。规定:凡五十人以上的军队调动,必须经皇帝直接下令,其余任何人无此权力。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玺、符、节制度。玺,即皇帝的御印,只有盖有皇帝御玺的军令才有效,否则不得执行;符,即虎符,发兵信物,由铜铸成,背刻铭文,一分两半,一半留在皇帝手里,由专人保管,一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将领。调动军队时,必须由皇帝遣使持符验合,完全无误方可领命;节,即皇帝颁给的发兵信物,用作通行证。远程的军队调动,须持节方能一路畅通无阻。玺、符、节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生效,以保证军队完全服从皇帝一人之命。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基本也是君主中央集权,魏蜀吴分别也建立了自己的军事领导机关。军队由中央直属军队及地方军队组成,其中央直属军队又分为中军、外军两部分,地方军队即各地州郡兵。

十六国时期,各政权军队人的基本兵力是以本统治民族部落兵为主体的少数民族部落后。当时的各少数民族,大都还保留着部落组织。落又称邑落,为近亲家族,是社会的基层组织。落以上为部,每部统落数量不等,少者数百,多者上千。落的首领称小帅,部的首领称大人、渠帅等。

(五)隋唐五代时期

隋开皇中以左右卫府、左右武卫府、左右武候府、左右领左右府、左右监门府、左右领军府等十二府统领禁卫兵,合为十二军。左右卫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下有直閤、直寝、直斋、直后等并掌宿卫侍从;又各统亲卫,分置骠骑府、车骑府,以领内军宿卫。左右武卫领外军宿卫、左右武候掌车驾护从、道路营禁。左右领左右府(也叫左右领),掌侍从左右、供御兵仗,有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之属。左右监门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宜。左右领军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

唐朝时期十二卫所属的骠骑、车骑将军也是领兵官的官衔,其所统之兵实际上大多属于建成、世民、元吉三王府,十二卫大将军一般也是尊崇的名号。十二军各立军号,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邠州道为招摇军,西麟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宣州道为天节军。十二卫、十二军之外,建成、世民、元吉三王还各开府领兵。当李渊起兵于太原时,建大将军府,置左、右三军,长子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统军,次子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统军,另有中军,由元吉统领,镇守太原。建成被立为太子后,东宫有左、右三卫府,秦王世民、齐王元吉各置左、右六护军府及左右亲军府、帐内府,分掌亲勋卫及外军。

这一时期基本上都是个藩镇自治,这也导致唐末朝廷对藩镇也完全失控,藩镇拥兵自重,彼此攻伐。

(六)宋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军事特点有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军事体制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宋朝统治者基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拥兵自重的痛苦教训,将兵权收回到皇帝手中。宋太祖赵匡胤确立了枢密院掌军政、三衙分典兵马、临时命将出征的军事制度,这对于防止武人拥兵割据、维护社会稳定颇有益处。但是这一时期契丹、女真和党项等少数民族,在政权建立之初都还或多或少的保持着昔日“兴兵合议”的军事民主制遗风。随着政权的日益汉化和封建化,兵权也逐渐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的手中。所以导致宋朝军队的战力减弱了不少。明清时期的高度中央集权军事制度,也是由此而来的。

元朝时期又有所不同,早期由铁木真改革而来军队依十进制组成十户、百户、千产,并委派了各级那颜为各级军事首领——即十户官、百户官、千户官。这就是整编中正式确立的千户制。它改变了过去部落联盟的松散性,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军事组织形式。蒙古国时期仍处在以征服战争为职业的历史阶段,人民基本上过着军事化生活。一遇战争,有战斗力的人便被签发为军,战后又散归草原为民。因此,千户制在其主要职能上,仍然是一种军事管理组织形式。

总结:各个时期因为阶级、地域、民族等原因和统治团体的决策导致兵制和兵权的逐步演变。


西楚LT


分割兵权

历史上中国对兵权的分割有一整套系统。

首先第一个防范的措施,是虎符。这个东西后来经过改名,不过本质都是一样的。虎符被一分为二,右边的在中央,左边的在各地统兵官手里。需要调兵的时候中央会派人手持专门的虎符,跟统兵官保管的那一半进行配对验证,无误后才能调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东西保密性很高,牵涉很大,所以是专符专用的,一地一符,互相无效。关于虎符有一些很出名的故事,比如说“窃符救赵”,都体现了虎符的重要性。也是因为 虎符的存在,让中国古代的统兵权和调兵权实现了一个分割,出土的秦国虎符上显示,凡是调兵50人以上的,就需要出示虎符,紧急情况见到烽火除外。

简单地说,秦代有咸阳屯兵,西汉早期则是把中央军细分成了南军和北军两支。其中北军主要由关中三辅的子弟兵担任,可以说是汉代最精锐的一支野战部队,也是保证中央强势的基础。南军用来戍卫宫廷和城门,是皇帝的近卫部队,主要由来自关东地区的士兵来轮换。大概有这个印象就行,因为后来具体的变化很复杂,包括增设的北军八校北军五校,最终被撤编制的南军等等,反正对这个大致框架有概念就行。除南军内部以及其他警卫部队(殿卫军、宫卫军、中尉卒等等)互相制约外,南军和北军之间也互相制约。北军的规模巨大,但是平时除部分当值的之外,是没有武装的。大部分武器平时都放在武库里。


副史


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古代的皇帝掌握着生死大权,这个生死大权更为主要的是兵权,皇帝一般是如何控制兵权的呢?为什么也会发生将军造反的事情呢?其实皇帝并不是所有兵权的掌控者,那你不能说只要一打仗就让皇上亲自带兵去处理呀,所以皇上兵权,一般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是以下的几种处理方式

一、战争时期

在战争时期,皇帝一般是把兵权给将军的,也就是元帅,但是将军所拿的军权,也不是全部的,也有一部分是在皇帝自己手的,因为即使你出去打仗,那皇城也需要人保护呀,所以这个时候的皇权大概占军权的三分之一,那么将军的兵权多了,会不会造反呢?


其实这个时候皇帝是有办法控制的,方法一般是这两种同时进行的,第一种就是将军的家人,将军出去打仗,自然不会让你带家人出去,不只是将军的家人,还有一些将军下属的家人,有的甚至是士兵的家人也在皇城里,为的就是防止你造反,也为了防止士兵帮着将军一起造反,所以这是个人质的方式,第二种是因为粮草,将军打仗,粮草是很重要的,打仗也是为了吃的,所以粮食,所以将军造反必须要快,否则就会断粮,士兵们就不会和你卖命,

二、无战争时


在没有战争的时候,皇权的分配一般是分三分的,第一份就是守卫皇城的军权,这方面的军权,皇上一般会给一个自己非常相信的两个人,这个任务给任何一个人,不会怕这人造反,但是两个人互相牵制就不一样,就像我们看琅琊榜,蒙大统领的禁军,和谢玉的巡防营一样。还有就是在城外的军营,这个军营是为了打仗可以随时出兵的重要地方,所以会交个将军类似的人,掌握这里的军权,最后就是在外的军权,比如各个城市的,这个军权一般是在黄帝手的,没有皇帝旨意,是不会擅自出动的。这就是军权的分配。

三、驻守将军


其实一般驻守外地的将军,都是封王封侯的,他们都是一方的霸主,也是因为他们要抵抗外敌,手里的军队,也因此不会太小,这也是最容易造反的人,所以皇帝会把他的家人留一些在京城为官,就像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留人质,这一类人也是最容易被皇帝杀掉的,因为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皇帝就会起疑心,就像楚乔传的燕洵的父亲一样。



伴君如伴虎,其实也是这么来的,真真能够造反的永远是兵权,被皇帝信任意味着你要步步高升了,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你可能就在死亡的边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