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誰是你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

不易君子


只要是心目中的東西,每個人都會不一樣。什麼是最完美的女人,每個人的標準也是不同的。總之只要自己覺得完美就行。

歷史上誰是最完美的女人?對於歷史上的人物本身知道得就不多,所以我覺得只有呂后了。

劉邦當初只是一個亭長,至於亭長是個什麼級別,我也是不太懂得的。不過感覺也不會太高吧。呂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嫁給劉邦的。

雖然當初只是呂太公的決定,由不得呂后自己說了算,但呂后嫁給劉邦之後便踏踏實實和劉邦過日子。哪怕劉邦後來由亭長淪落到了藏匿於芒碭山,呂后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著劉邦。

劉邦從反秦開始之後,呂后又和劉邦一起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不管劉邦的處境到了什麼樣的低谷,呂后依然沒有拋棄劉邦去另尋新歡,而是和劉邦一起去共同面對。

劉邦成為皇帝之後,呂后又承擔起了新的重任。劉邦當上皇帝后還是整日在外奔波,後院的安全就全交給了呂后。正是因為呂后穩定了後方,劉邦才能放心大膽在外平叛。

劉邦死後由呂后來執政。正是因為呂后的存在,大漢的江山才沒有被那些功臣們竊取。劉邦的家業能夠傳承下去,沒有給他人作嫁衣裳,全是得益於呂后。

即使自己的丈夫淪落貧窮,也不拋棄自己的丈夫,就是一個完美的女人。

能夠讓自己的丈夫放心地在外面打拼,就是一個完美的女人。

在自己的丈夫死後,能保住家業不落入別人手中,就是一個完美的女人。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大多數我們都認為英雄是男子,女子只是男子的附屬,尤其是封建的古代,即使是在宋明理學出現開放的漢唐也不例外。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真正讓我佩服的女子應該是敢於做自己的奇女子,這才是歷史長河中不平凡的女子。我最喜歡的就是李清照。

一介才女,兩種人生

出身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從小熟讀詩書,用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這樣的詞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年芳二八,出嫁鮮衣怒馬的少年郎趙明誠,門當戶對,婚後生活如此完美,簡直羨煞我等單身……🐶即使丈夫時常出差,依舊保持寫情書的模式,好似兩人一直如膠似漆。就像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出差,人家有一個貌美如花的老婆,還天天在你旁邊和老婆視頻秀恩愛。而你,不僅是個單身狗,還天天類的和狗一樣的單身狗。最重要的是,人家還比你有錢。🤑

後來,靖康之變,汴梁失陷,歷城也陷入胡虜,李清照被迫前往江南,在江南,喪夫之痛,思想之苦,忘國之恨一下迸發,在這裡創造出了第二個李清照,最後命喪江南。

好像這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生,開始有個好爸爸,好丈夫,後來家道中落,鬱鬱而終,沒有什麼好精彩的嗎?但我們可以從李清照的詞中看出不一樣的李清照。

秀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洋溢著天真與幸福的少女,就好像小時候的你我,盛夏的午後,看著湖中候鳥,水中游魚,止不住好奇心,石子一丟,全都飛走游去,讓你鬨堂大笑,直呼爽!

哀氣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趙明誠,可以說是李清照生命裡最重要的人,這讓我們看到千年前這位偉大的詞人留給我們最美好的東西,她不同於少女的情竇初開,不同於深閨中的怨婦,也不同於那種深宮裡,大宅中思念丈夫的卻不敢表露普通的大家閨秀。我是你的妻子,我就是思念你,我敢說出來,很純粹的思念。不是那種抱怨似的,你不應該離開我太久。回到我們現實生活也是這樣,丈夫在外出差,甚至在外務工,還好現在視頻通話普及,但有多少妻子敢於大聲說自己想自己的戀人。

悲氣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物是人非,甚至那個地方也都沒有。有人說,一場大的變動可以讓一個人瞬間成長。李清照何止是一場大的變動,家破,人亡,物不在,鄉難歸……這些東西給她的是成長,給我們的是一位偉大的詞人。

豪氣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女中豪傑,她不是那種貪生怕死之輩,不是那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那種無君無國之流。她讓我們看到她那不輸男兒的豪氣,那種雖然不能上戰場,卻能以筆為朔的巾幗英雄。

這就是李清照,一個鮮活的人,一個獨立的戰士,一個獨立於自己的戰士。博山道中效易安體。


不鹹人


王昭君: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

我是任兄,執筆文史,關注我@任兄文史匯,覽中華文化精粹,知文史趣事~

在任兄心目中沒有最完美的女人,畢竟人無完人嘛,每個人的人生都將會經歷屬於自己的大起大落,又何談完美呢?

但是歷史上有太多太多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其中王昭君是最~最~最讓我欽佩的女人,下面與大家介紹一下我心目中的“女英雄”吧!


青冢墓碑語,“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

王昭君出塞和親,留下了“昭君出塞”的典故,今天的人們廣為流傳。王昭君遠嫁大漠和親,換來了幾十年的和平,如果要以功名來說,昭君可以比得上衛青將軍與霍去病將軍。

人民網:“王昭君化身和平使者,遠嫁胡地,她不是簡單的出嫁,而是為維持漢與匈奴的和平局面,身在異鄉的她做了許多實事。如今,王昭君墓的“青冢”出現在很多地方,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歷代人民感念她的大德。”

人民網的這樣評價,昭君無疑對當時的和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也知道,歷代後世人民感念她的大德,我想,昭君若是知道的話,定會欣慰不已的。

我們來看下昭君究竟做了什麼,能得到人民網這樣高度的評價。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裡寫道:“(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竟寧元年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對漢稱臣,請求娶漢人為妻。漢元帝將昭君挑選為和親對象賜給了呼韓邪單于。

根據《後漢書·南匈奴列傳》可以知道,漢元帝並不願意將昭君遠嫁塞外,但是為何要挑選昭君作為和親對象呢?說來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我們都知道,古代帝王后宮佳麗三千,很難清楚後宮女子的樣貌長相。當時元帝便命畫工毛延壽等人把後宮女子樣貌畫下來,然後通過看畫召見寵幸。當時後宮許多女子都賄賂畫師,好讓畫師把自己畫的好看些,而昭君卻偏偏沒有賄賂。畫師拿人錢財替人辦事,昭君沒有賄賂畫師,自然被畫的很醜,也就沒能見到漢元帝。

所以在匈奴提出和親的時候,漢元帝挑選了以為樣貌平平的昭君作為和親對象。可在臨行前才發現昭君優雅大方、容貌最美,當時自然是追悔莫及,後悔自己的決定。

但是作為天子,豈能出爾反爾,便只好忍痛割愛。同樣作為天子豈能善罷甘休,便將讓自己失去昭君這樣美女的畫師毛延壽等人處死。

昭君當時被選為和親對象,心中定然難過不已,試想,在那個交通極度不便利的年代裡,作為一個女子,要遠離自己生活的家鄉,遠嫁到邊遠的塞外,誰會願意呢?昭君用自己的婚姻,換來幾十年的和平,這是令我欽佩不已的,不得不為昭君點贊豎起大拇指!

命運並不眷顧昭君,遠嫁的姑娘,有太多的不易,要學會照顧自己,可當時昭君沒有這個權利。

在建始二年時,昭君的丈夫呼韓邪單于去世, 昭君向漢廷上書希望能回到故鄉來,而當時漢成帝卻敕令“從胡俗”,當時依照遊牧民族收繼婚制,昭君要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也就是昭君要嫁給自己的兒子,在如今看來簡直是荒謬之談,是有傷倫理道德的事情,可畢竟時代不同,昭君身為女子,自然沒有辦法,也便只能接受。昭君與自己的兒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生了兩個女兒。

而在鴻嘉元年時,兒子復株累單于去世,昭君又無奈嫁給搜諧若鞮單于。

兩年不到,王昭君病逝了。

杜甫在詩中寫“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一個生活在封建統治下的女子,沒有權利左右自己的生活,一切只能逆來順受。

昭君是不平凡的,昭君帶著中原文化遠嫁,將中原文化帶到了塞外,促進了文化的交流,為日後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昭君的故事,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昭君也成為了我最敬佩的歷史上的女子,我想看完了昭君的一生,他應該是我心目中的,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完美”的女人了吧!

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任兄期待與大家共同交流~


任兄文史匯


陰麗華,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配,陰麗華被稱為一代賢后,首先她生性寬容有容人的雅量,性格溫婉和善,陰麗華家境鉅富,其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富裕的家族給予了她良好的教育,她的美貌更為當地百姓所讚揚,那時候劉秀要求學去往長安,路過南陽新野,因為姐夫鄧晨和陰家有親緣的關係,而有機會結識了陰麗華,劉秀對陰家小姐容貌印象深刻,十分仰慕陰麗華,曾經立下志願,做官要做執金吾,娶妻應娶陰麗華,她在劉秀最潦倒的時候嫁給了他,倆人無比恩愛,情投意合,更始元年九月新婚才三個月,劉秀就被遣派去了洛陽,陰麗華也回到了孃家新野,此後四處征戰奔波,天各一方,長久的分離使陰麗華甚至一度以為劉秀已經戰死沙場,再見時已隔數年,劉秀又因為政治聯姻而娶了王朗政權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起初郭聖通只是被封為貴人,在立後時劉秀以陰麗華“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要立她為後,她卻堅辭不受,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承擔皇后之位,表現出了超常的大度和雅量!也讓劉秀十分感動,並念念不忘,對陰氏更加寵愛,他們一連生育了五個子女。這便使得郭皇后對劉秀“數懷怨懟”。這種怨懟之情明顯違背了劉秀倡導的“宮教”,再加上郭皇后不能同宮內其他妃妾友好相處,也不能很好地撫育其他妃妾的子女,劉秀於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一紙詔書廢除了郭皇后,立陰麗華為皇后。她最終獲得冊封是和她的謙德有著密切關係的,而謙德又和她的家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陰麗華的哥哥陰識,曾經因隨軍征戰有功,光武帝本來要破格封賞然而卻受到陰識的謝絕,他說:“天下初定,將帥有功的多,臣託屬外戚的關係,不能示天下以不公。”陰麗華的另一個兄弟陰興當時為黃門侍郎,指揮武騎,隨軍征伐,算是劉秀的貼身侍衛長,鞍前馬後,小心伺候,萬無一失。建武九年,劉秀升遷他為侍中,賜爵關內侯,印綬已經準備妥當,陰興卻堅決辭讓:“臣未有先登臨陷之功,而一家數人並蒙爵賞,轉令天下失望,誠所不願。”事後,陰麗華私下問兄弟為什麼要那樣說,遭到陰興一陣義正辭嚴的教育:“亢龍有悔,盛極則衰,外戚家苦不知謙退耳!出自這樣人家的家庭,陰麗華的賢良淑德,謙遜識禮,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後來,即使已經成為皇后她仍和先前一樣,恭儉仁厚,謙讓自抑,不喜笑謔,謹慎柔順,矜惜慈愛,所以被當時後世稱為“賢后”!





近似無限透明的藍1314


李清照: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是我國宋代著名女詞人,自小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李格非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藏書甚豐,善屬文。李清照的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也是有文學修養的才女。

父母有才學而不迂腐,生活在這樣一個有著豐富文化氛圍的家庭裡,李清照自是有著極為寬廣的發展空間。所以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評價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自少年時,李清照隨父親在汴京生活,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

徽宗年間,18歲的李清照與21歲的趙明誠在汴京成婚。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與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在當時均為朝廷高級官吏,這樣的結合用天作之合四字形容也不為過。

後來經過朝廷裡新舊黨爭,李格非牽連其中,而一向是政治對頭的趙挺之卻一路高升。相傳李清照曾向自己的公公求助,曾寫“炙手可熱心可寒”、“何況人間父子情”等詩句。可惜從後面李清照的遭遇來看,均未奏效。

後來李清照也受到牽連,即便嫁給趙明誠為妻,但是朝廷下令“尚書省黨人子弟,不論有官無官,並令在外居住”。至此,李清照在汴京竟然立錐之地也沒了,只好投奔之前被遣歸的家人,被迫與趙明誠分開。

政治世界總是波雲詭譎,很快就換了天與地。崇寧五年,李清照再次和趙明誠相聚在汴京,後來趙家也遭遇政治災難,李清照只好和夫君回到青州生活。

青州生活雖然沒有在汴京時的優渥,但是這種平靜和安寧是汴京城所不具備的。在青州,李清照和趙明誠過了幾年“賭書消得潑茶香”的幸福生活。

追溯千百年前的歷史,我們也許會知道李清照晚年遭遇之坎坷,和在青州生活這段時光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這一年,李清照不過才25歲。

轉眼到了1127年,也就是“靖康之變”這一年。金人大舉南侵,俘獲了徽宗和欽總父子倆,李清照所在地方成為淪陷區,而趙明誠又不在身邊。她著手整理收藏南下,南下過程中,藏書藏畫古器金石毀壞不可勝數。最終憑藉她的不懈努力,在建言二年將這批稀世珍寶送達了江寧府。

戰亂頻仍,國破家亡之際,李清照一個弱女子這一路保護文物經歷的艱險波折可想而知。

建言三年,李清照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有感而作《夏日絕句》。用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來諷刺南宋朝廷唯唯諾諾的行徑。此等胸懷,便是宋朝男兒也少有,真真的巾幗不讓鬚眉。

雖然李清照晚年略顯淒涼,但是作為女性,她有良好的原生家庭,婚後有志同道合的夫君,在國破家亡之際仍然懷著赤子之心以及不輸於男兒心的豪邁胸懷便是我心目中的完美女性。



非非非非非石


武則天

在歷史長河中,女英雄豪傑並不少,我心目中的最完美的女性便是武則天

武則天大家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我喜歡她的原因並不僅僅是這個。

下面,我來闡述一下我喜歡武則天的原因。

1.武則天的性格

【1】.冷酷,不擇手段,為達目的可以拋棄一切,深刻明白親情與政治的對立關係。

【2】、城府深,智商高,心機深沉,性堅忍,可以出尼,可以等待,可以為後,可以勾心鬥角,可以利用自己身上的所有資源獲取利益……

【3】、大氣,作為女性,治國尚可,很有雄主風範,任賢用能。

【4】、敢作敢為,對自己有自知之明。

大家可能會說冷酷,城府深怎麼能算是優點呢?這難道不是褒義詞嗎?

要知道,在古代皇室裡的關係是很複雜的,相比而言,親情可以說是幾乎一文不值,而為了權力,很多人會不擇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城府深”真的算是優點了。

當然,這也不全是我喜歡武則天的原因,下面就是第二個原因。

2.武則天的作為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一個女皇帝,那麼她在位時期都做了哪些重大決定呢?

【1】打擊門閥

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為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2】發展科舉,重用寒門

武則天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劇情殿試,開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制度,讓大批出生寒門的子弟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

當然,這並不是全部,但這是我最欣賞的兩點,。

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上所以內容只是我的個人觀點。


狐伊子


我會選李清照。

李清照是南宋第一女詞人,婉約詞宗。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她性情的亦剛亦柔,人生的有得有失,我覺得這才算完美,所謂看山不喜平,人生也應該像山那樣有低谷又有高峰,不然,平淡如水,何談完美。

她出身於書香門第,善於詞工。

在情竇初開的年紀,倚在門邊,看來求婚嫁的趙明誠,害羞的“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那是她的少女懷春。

她所嫁是心上人,與夫花前月下,吟詩作對,享受著愛的甜蜜,但也聚少離多,又飽嘗相思之苦。

南宋山河支離破碎,她受盡顛沛流離之苦,又途中喪夫,可她卻將所愛所恨融入筆墨,寫下千古絕唱,此時亦是她的詞作頂峰,那是她的憂國憂民。

她的一生,可謂傳奇,多種多樣的人生體驗,不同於別人那日日重複的生活,我覺得這才是完美,你覺得呢?



文心詩意


柳如是:千秋女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存在缺憾。西方的一位哲學家曾說,只有懂得欣賞缺憾,才能看見完美。所以說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哪個女人是完美的!不過,就筆者而言,在歷史上我最欣賞的女性是位列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雖然她並不一定是最完美的!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擁有絕世容顏的女子就像大浪尖頭的浪花一般一朵接著一朵,柳如是的容顏不要說相比於其他時代的絕色美女,就是相比於同時代的陳圓圓也略略有些遜色,不過,這依舊不能掩飾她那靚麗的光彩。柳如是,她無疑是美麗的!



雖然自從漢代以後,在儒家思想的束縛下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幾乎被剝奪殆盡,但是這依舊不能阻擋在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中國古代,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才女,比如中國歷史上第1位女詩人莊姜,西漢才女卓文君,班姬,東漢才女班照,東漢第一女詩人蔡文姬,千古第一女詩人李清照等。相比於她們的才氣,柳如是也許是有所不及的!不過,她是一個才女,這是毋庸置疑的。當時的文壇宗主錢謙益一是愛她的美,二是愛她的才!


古往今來有許多傾國傾城的美女,也有許多才華橫溢的才女,可是才貌雙全的女子,當真不是很多!而柳如是就是其中一個!相比於她的才貌,筆者更佩服她的氣節,這也是筆者給予她千秋女傑崇高讚譽的根本原因。於家柳如是精心為丈夫打理家庭瑣事,陪自己的丈夫度過了最後的餘年,於國,在國家危亡之時,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氣節和信仰,不向侵略者屈膝投降!並勸誡自己的丈夫要想辦法拯救天下,即使最後拯救不了天下,也要獨善其身!

筆者以為,古往今來中國所有的仁人志士所思考的命題無外乎——“人,文,家,國,天下”而這些命題的所有答案似乎都在柳如似的身上有所體現!以筆者的知識根本無法完整的論述柳如是的人格魅力,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陳寅恪先生所著的《柳如是別傳》。


舊事舊人歷史說


最尊重的最完美的女性,楊開慧、江姐、趙一曼、劉胡蘭、秋瑾,以及很多女地下黨,為祖國流血犧牲的女黨員、女英雄。她們都是為革命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像她們致敬!!!


血肉之軀635873


歷史上最完美的女人,標準肯定是因人而異,但是我想達到這兩點很重要:一是勇於自我實現,第二是對於後世有巨大的價值示範作用。


就這兩點而言,我心目中完美的應該是卓文君。


富家千金


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因為世代經商,經營得當,所以成為了四川臨邛當地的鉅富,擁有良田千頃,家中亭臺樓閣,美不勝收,奇珍異寶,數不勝數。卓王孫有一子兩女,卓文君從小非常聰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善音律,有才名。文君十六歲嫁人,不久丈夫死了。


在古代,女子被定位在相夫教子的社會角色中,接受教育難度很大,能夠學有所成擁有才名的女子,受教育有三種途徑:第一是家庭教育,即受教於父兄,東漢女學者班昭就是受教育父親班彪和哥哥班固,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是受教於父親李格非。第二是青樓教育,教授青樓女子琴棋書畫,主要形式是師徒相授,其中也有官宦人家女子落入紅塵的,比如唐代才女薛濤。第三是學館教育,開館收女弟子的明代有李贄,清代有袁枚,當然如果家族有財力,也可以聘任私塾教師,卓文君應該屬於這一種。


文君夜奔


司馬相如屢次求官而不得,卻早以文才名滿天下,臨邛縣令王吉與司馬相如相交甚好。卓王孫做為臨邛的富家大族,就邀請司馬相如和王吉,來自己家裡宴飲。


卓文君隔著簾窗,看到大才子司馬相如的談吐風範,心生愛慕,司馬相如假裝不知,彈奏了一曲《鳳求凰》。卓文君自然通琴曉意,就修書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的找機會兩人相見了。二人私定終生,但是卓文君知道父親卓王孫肯定會反對就與司馬相如,連夜私奔逃到了成都。


守寡女子能否在嫁的問題,在中國古代是一個禮法和道德問題,一般來說社會經濟發達,文化倡明,就比較寬容一點,可是到了帝制專制程度高的明清時代,就越發的禁錮起來,所謂貞節烈女。在漢代,人們對於女子守寡人們多是從,“從一而終”、孝敬公婆的道義角度理解的。後世多讚賞卓文君自嫁司馬相如,晚清經學家王闓,評價說:史公(司馬遷)欲為古今女子開一奇局,使其皆能自拔耳。


買酒與白頭


司馬相如家中貧困,於是二人便開始買酒為生,卓文君因為在商戶大家,耳濡目染算賬記賬,司馬相如負責刷碗的後勤工作。才子佳人,開店買酒,吸引了遠近各色人等,前來湊熱鬧。


卓王孫在家中知道了,氣得閉門不出,卓文君的叔叔伯伯來勸解,說;司馬相如是一才子,以後肯定會飛黃騰達。卓王孫的氣也就慢慢解了,於是送了好多彩禮給卓文君,二人也不買酒了,日子過的也算富足。


司馬相如向漢景帝獻上《上虛賦》得官,而後司馬相如想納妾,卓文君於是寫了首《白頭吟》給他,司馬相如羞愧難當,就放棄了納妾的念頭,兩人白頭偕老。


總結一下,卓文君能夠突破時代和身份的限制,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在丈夫納妾時,不時像一般女性一樣的忍受,而是通過自己的才華來維護自己的尊嚴,這是非常可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