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若天仙的花蕊夫人是如何征服皇帝赵匡胤的?

朴灿烈ChanYeol


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之妃,本姓徐,以美艳聪慧而名满天下。

那美若天仙的花蕊夫人是如何征服宋太祖赵匡胤的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赐名

花蕊这个名字是孟昶赐的,当孟昶第一次见她时,惊为天人,无法用词来形容其貌美。任何花都不足以艳其姿色,只有花蕊的轻盈香艳才配得上,所以赐名花蕊!

二.初见

孟昶投降后,带家眷上朝面见太祖。虽早有耳闻,当赵匡胤第一次见到花蕊夫人,其花容月貌一下子让太祖心神荡漾。

正值盛夏,赵匡胤走近细端祥。太祖双手扶起跪拜的花蕊夫人,只见得肌骨冰凉玉润,竟然全无汗染

宝殿上一阵风来,太祖只闻得暗香满鼻,沁人心醉!

太祖大喜,美人体自生香啊!

三.赋诗

后来设宴,赵匡胤早听说花蕊夫人才华过人,就让赋诗一首,以助雅兴。

花蕊夫人用哀怨的眼神望着孟昶,脱口而出: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军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便是名传天下的《述国亡诗》

赵匡胤听后,大声叫好!果然是一个才思敏捷的女子。

四.纳妃

至此,赵匡胤已完全被花蕊夫人所征服,甘拜在其石榴裙下!

后来,赵匡胤想方设法毒死孟昶,把花蕊夫人纳入自己的后宫,封为贵妃!

自古英雄爱美人,宋太祖和花蕊夫人也算是留下一段佳话!


东秋妮


刀叔导读:在五代末北宋初,有一位绝世美女花蕊夫人,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先是后蜀国主孟昶的贵妃,后又成为赵匡胤最宠爱的女人,最后却被赵光义射杀而死。

花蕊夫人被形容为美到“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

她们三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述国亡诗》的作者,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

《述国亡诗》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中国历史上素有四大美女和四大才女之说,但若是说起既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又有超群绝伦的文才,美女与才女兼备之人当首推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姓费名慧,原是民间的一名歌姬。相传花蕊夫人生得风姿秀逸,且擅长吟咏、精工音律,在做了孟昶的贵妃之后,因其“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的绝世容貌,被称为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自入宫之后,堪称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独享后蜀主孟昶的专宠多达22年之久,然而这种专宠最终因为后蜀的亡国而终止。

花蕊夫人的宫词写得极为出色,大多华丽明艳、清丽欢快,而像《述国亡诗》这样措辞委婉却又痛彻心扉的并不多见。在《述国亡诗》之前,花蕊夫人还作了一首名句,虽然不如《述国亡诗》出名,但同样的幽怨痛彻。

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太祖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六万向蜀地进攻。宋军一路上所向披靡,后蜀军队则不战而溃。

面对一路溃败的战局,蜀主孟昶对花蕊夫人说道“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最后无奈率十四万将士向六万宋军投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起,仅仅六十六天之后,后蜀国便宣布灭亡,这也难怪花蕊夫人会做出那样幽怨悲愤的《述国亡诗》了。

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出身北地的赵匡胤作为一代开国之君,原本是位响当当的英雄人物。

想当年他也曾千里送京娘,尽展侠肝义胆的浩然正气,以一条棍棒打遍十八座军州,彰显虎胆龙威天子之志。他通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兵不血刃举夺了江山,仅用三天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全部程序。然而,在见到冰肌玉骨、千娇百媚的花蕊夫人之后,宋太祖就再也不淡定了。

后蜀灭亡七天之后,孟昶暴疾而终,终年四十七岁。太祖听到孟昶已死,辍朝五日,素服发表,赙赠布帛千匹,葬费尽由官给,追封其为楚王。

作为孟昶遗孀的花蕊夫人,必得按制入宫叩谢天恩。此时太祖见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发显得明眸皓齿、玉骨姗姗,当晚太祖便把她留在宫中侍宴。花蕊夫人在这时候已是身不由己,太祖知道花蕊夫人文采出众,在蜀中时就曾作宫词百首,便要她即席吟诗助兴。

花蕊夫人想起丈夫孟昶的突然离世,孟昶的母亲也因此绝食数天而死,她不禁悲从中来的吟道: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赵匡胤听罢长久不语,他虽不喜欢却也无从反驳,便尴尬的连饮三杯酒之后,命花蕊夫人重做一首。花蕊夫人沉思片刻之后:“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述国亡诗》就这样脱口而出了。后又因怀念孟昶,画孟昶挟弓射猎的画像,奉祀在室内。赵匡胤见到画像,问她是谁,花蕊夫人诡称:“所挂张仙(一说灌口二郎神),送子之神,蜀人皆知。”宋太祖才未追究。这个说法后来从宫中传到民间,至今不衰。

花蕊夫人虽然又成为了赵匡胤的贵妃,但她那对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述国亡诗》,表达了她作为一介女子都羞愤于蜀国的不战而亡,以女子的身份痛斥那些枉为男儿之辈,恨自己不是男儿之身,不能上阵杀敌。

无独有偶,当金人大举南侵,俘获了宋徽宗、钦宗父子的“靖康之变”后,女诗人李清照也悲愤地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作,与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堪称为时代绝唱。

渐渐地,太祖贪恋花蕊夫人的才情美色,不能自拔,政务懈怠。晋王赵光义忧心忡忡,多次进谏都没有用,晋王决定除掉她。

有一天,晋王随太祖到后苑骑猎,花蕊夫人侍驾随行。晋王引矢瞄准走兽,突然回弓引满而射,花蕊夫人一声惨叫,当场毙命。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原创自媒体)


王铭苇


有一种流传较广的民间想象认为:赵匡胤之所以“谋害”后蜀主孟昶,是因为看中了孟昶的太太花蕊夫人。

但是呢,得理清一个事实是:史上很可能不存在一个叫做“花蕊夫人”的美人。

花蕊夫人,《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以及《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也就是说正史当中没有花蕊夫人的记录。

因此呢,花蕊夫人更多是活在了民间传说之中。

关于花蕊夫人,附会到她身上的民间想象太多了,被好事文人记录到笔记小说中,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来看个花蕊夫人和老赵的故事吧!

孟昶之后七百年的清人吴任臣撰写的《十国春秋》这样记载:花蕊夫人是蜀中青城人,姓许,亡国之后,进入宋宫。

但是徐氏不能忘蜀,孟昶死后她亲手画了孟昶肖像挂在宫里。有人问她此人是谁,她说:蜀中“宜子神”。

后人就对此各种解读了,不少后学同情花蕊夫人,认为这是她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孟昶的忠贞,说她的内心如何丰富,痛悼自己的丈夫等等。


此事稍微带点理性即知真假,在宫中挂孟昶的画像,赵匡胤会认不出?

其实民间想象的特点就是不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在逻辑上站不住脚。

“宜子神”的故事的确感人,但不足信。


ReaderX


花蕊夫人是个美女,同时他又是一个才女,至今他有很多词作还留传在世上。

有句老话说的好,红颜知己,一般都是命运比较坎坷的,恰恰这个花蕊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本是蜀国国君孟昶的妃子,也深受孟昶的喜爱。

我们来看看孟昶是如何来形容花蕊夫人的美的,孟昶形容他的美,不是把他形容成花。一般我们形容一个女子的美,都是说他花容月色之类的词。

但在孟昶看来,把花蕊夫人比作花的话,是对花蕊夫人的一种侮辱,那么如何来形容花蕊夫人的美呢?

那就是用花蕊来形容,这就是花蕊夫人名号的来源。

蜀国是个天府之国,其富庶程度,中原各地不能相比。这时候身在北宋的赵匡胤就惦记上了富庶的蜀国了。

因为赵匡胤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避免不了对外用兵,若是用兵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

银子从哪里来呀,当然是从被灭掉的国家得来了。

为了实现天下统一的目的,赵匡胤对蜀国用兵了。

刚开始蜀国国君孟昶还是派了人去抵御大宋的军队的,毕竟谁都不愿意当亡国君,但是,孟昶用错了人。导致战事连连失败,索性宋军都打到蜀国的都城成都了。

孟昶一看大势已去,他就投降了赵匡胤,其实当时蜀国都城还有十四万士兵把守呢,他们这些人竟然没有抵抗,就直接投降了。

投降后的孟昶带着家眷就来到了宋的都城开封,可是孟昶到了开封仅仅十余日的时间,他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很多人说赵匡胤是看上了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而对他下手的。这个说法流传的十分的广泛,是不是事实我们姑且不论。

但是,赵匡胤确实对花蕊夫人有意思。他在宫中召见花蕊夫人的时候,花蕊夫人做了一首诗,赵匡胤听了后很高兴。

这首诗如下?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主要是描写了,赵匡胤的宋军去攻打蜀国的时候,蜀国都城里明明有十四万人,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抵抗的。就投降了只有五万人的宋军,而且孟昶投降的时候,因为花蕊夫人在宫里,所以,他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赵匡胤听到此事,当然高兴了。毕竟自己是以少胜多,蜀军也是太怂了。

从此,花蕊夫人也就立在了赵匡胤的后宫。

据说花蕊夫人的美貌还引起的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的窥伺,有一次赵光义趁着赵匡胤没在,就偷偷的抱了花蕊夫人一下。

不过,很不凑巧的是,这件事还是被赵匡胤给看到了,赵匡胤拿起一把斧头,就向赵光义投了过去。

这件事真假我们先不论,但是至少证明花蕊夫人是当之无愧的大美女一个。

蜀国被灭后,赵匡胤把蜀国的宝贝都运到了开封,这些宝贝赵匡胤竟然运了十多年的时间才运完,可见蜀国的富庶绝不是盖的。


史学达人


孟昶等人依次而入跪于大殿谢恩,赵匡胤忽觉一种香泽扑鼻令人心醉,整个大殿迅速都弥漫着这种香气,赵匡胤仔细端详,原来下跪人中有一女子,样貌如花似玉,美如天仙,一举一动都千娇百媚楚楚可人,看装扮应该是孟昶的妃子吧,想不当蜀国竟有如此绝世佳人,赵匡胤看的是如痴如醉,醉在其中,直到众人合声谢恩时才将赵匡胤的魂唤了回来,但两道眼光,仍射住在这女子身上,一眨不眨。此女子也有些觉得,便瞧了太祖一眼,低头敛鬟而退。这临去时的秋波一转,更是勾魂摄魄,直把宋太祖弄得心猿意马,这女子便是花蕊夫人。

\n

礼仪结束后,赵匡胤又带着孟昶检阅大宋禁军,然后在大明殿设宴招待孟昶一行,一切都结束后孟昶等人出宫离去,而赵匡胤的魂也被花蕊夫人带走了,他多想留住她,但却感到无能为力,自此多日赵匡胤闷闷不乐,虽然自己妃子众多,但依然感觉到落寞,每日朝思暮想,我该如何才能在见到你呢?

\n

赵匡胤虽贵为皇帝,但也不能为所欲为,他虽然想得到花蕊夫人,但毕竟人家是有夫之妇,虽然想在见见花蕊夫人,但又怎么能随意召见呢?这传出去成何体统,既然有心那就总会有办法,赵匡胤琢磨着如果我重赏孟昶及他的家人,那他必定会携带着家眷来进宫谢恩,这样我不就见到花蕊夫人了,赵匡胤喜形于色的谋划着,随即下令孟昶被封为秦国公,长子玄喆为泰宁节度使,其他一应人等皆有赏赐,包括孟昶的妃子母亲弟弟等人,果然如赵匡胤所料,孟昶带着家人大臣进宫谢恩,赵匡胤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花蕊夫人,心里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谢完恩她还是要离开的,已经得了相思病赵匡胤哪里能忍受思念的痛苦,如何才能让我每日都见到她?赵匡胤苦苦思索着,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匡胤注意到每次进宫花蕊夫人都搀扶着孟昶的母亲,总是围绕在这老太太的身边,看来这老太太离不开花蕊夫人的伺候,那我将这老太太接进宫来不是可以见到花蕊夫人了吗?于是赵匡胤以思念母亲为由派人将孟昶之母抬进宫中,以礼待之,称之为国母,花蕊夫人已经知道赵匡胤的意思,进宫后只是低着头侍候着孟母,对于赵匡义来说能见上花蕊夫人就很知足了,他也不方便和花蕊直接交谈,所以只能是和孟母聊聊,看到孟母的脸色不是很好,担心孟母是住不习惯开封城,所以说道“国母应当自己保重身体,如果您思念家乡,过几天我就送您回乡”孟母问道“陛下要把我送哪里去?”赵匡胤很好奇,说道“自然是你的家乡四川了“,孟母冷笑道“我的家乡是在太原,如果陛下能送我回太原,那才是我最大的荣幸!”太原现在是北汉的国都,孟母的意思就是世界那么大,为何偏打我蜀国,何况你们和太原离的又近,瓜葛又多。赵匡胤当然明白孟母的意思,随即大笑道“原来如此,国母放心,我早有收复太原之意,只是时机未到!等我灭掉刘钧(北汉皇帝)后,一定送国母回太原!“随后又送给孟母很多赏赐,自此后又多次将孟母接进宫中,当然目的还是为了见花蕊夫人。

\n

此时还有一人对花蕊夫人也是朝思暮想,那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早就听说蜀国花蕊妃子是一位绝世佳人,所以上次奉命在开封城外迎接孟昶一行人之时就特别留意花蕊夫人,见后感叹果有倾国之颜,只是公务在身,不敢造次,现在不同了,花蕊夫人现在就住在开封城,住在我所管辖的地方,难道我还搞不定她吗?于是开始谋划如何得到花蕊夫人,恰巧孟昶此时被封为秦国公,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赵光义也是趁此祝贺的机会将孟昶邀请到他的王府做客,面对赵光义的邀请,孟昶不敢不去,也不能不去,席间喝的大醉,回到家后便一睡不醒。

\n

赵匡胤对于孟昶的死也是喜大于悲,毕竟四川那边的后蜀官员全师雄已经又纠结了十多万人预谋复蜀,他更是自称兴蜀大王,这里面到底和孟昶有没有关系?赵匡胤也是不得而知,但还是宁愿信其有的,即使真没有,但只要打的兴蜀的旗号,那你孟昶自然是脱不了干系了,再有你死了我也好趁势收了花蕊夫人呀,这不是两全其美吗?所以对孟昶得死没有人去关注为何而死,也或者是没人敢关注为何而死,总之就这么过去了,只是死后得到了厚葬,赵匡胤还为此辍五日朝并赠尚书令追封为楚王,所有丧葬费用全部由朝廷来出。

\n

孟昶最终被安葬在了洛阳,他的家属仍留汴京,赵匡胤对孟昶的厚葬让花蕊夫人少不得要进宫谢恩,虽然知道自己的丈夫死于非命,也许要去谢恩的人就是仇人,但那又怎么样呢?她一个弱女子又做的了什么呢?

\n

赵匡胤看到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显得明眸皓齿,玉骨珊珊,便乘此机会,把她留在宫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在这时候,身不由己,只得宛转从命。此时的赵光义还等着孟昶的丧事彻底处理完之后便将花蕊夫人接进府里呢,这几天也是忙着为花蕊准备庭院,突然得到消息花蕊已经被赵匡胤接近宫中了,宛如晴天霹雳一般让赵光义望洋兴叹,叹的是自己精心谋划费尽心思竟然让皇兄抢了先机,他明白一旦进了宫,怕是以后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了。


风的声音好吗


美若天仙的花蕊夫人是如何征服皇帝赵匡胤的

“征服”一词用得不算准确,因为从各项资料来看,宋太祖在这件事情中扮演了一个相较于西门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登徒子,而花蕊夫人本人却是形格势禁,难以抗拒——换句话说,赵匡胤主动的。

如果说花蕊夫人身上有什么能够吸引赵匡胤,“才”、“貌”二字缺一不可。在中国古代,男权是为极致,女性受到挤压,女性受教育的面积远远小于男性,而那帮帝王又好广搜天下美女,由此可见,深宫之中的三千佳丽,目不识丁的可能较少,但若说真的才华横溢的女人,那也决不多见——中国数千年发展下来,也就李清照是个妇孺皆知的才女。


花蕊夫人绝对算是才华横溢的那种。她的《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便赵匡胤听了也是唏嘘不已。花蕊夫人不是什么祸国殃民的祸水(其实历史上大多“祸水”也是封建王朝在甩锅),孟昶虽为她写过一首《木兰花》,“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更倒在美人怀里不理世事,却不过是他的一贯作风罢了。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整顿兵甲,南征北战,渐渐将矛头指向蜀地,花蕊夫人看出国家危机,屡次劝谏孟昶,后者却以蜀地地势雄奇,不以为意。宋太祖乾德二年,赵匡胤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以六万大军入蜀,蜀地十四万大军不战而降,算来六十六日,后蜀便灭亡,激得花蕊夫人忿然写下《述国亡诗》,“更无一个是男儿”。


赵匡胤抓了孟昶后,对他大加封赏,秦国公、封检校太师、中书令一众衔位挂上,又大加封赏孟昶亲族,只为暗中见一见艳名远播的花蕊夫人。谢恩后的第七天,孟昶就仆街了,史家多推测此事实为宋太祖主导,但这家伙做事滴水不漏,了无实证。

孟昶死后,赵匡胤假惺惺地辍朝五日,素服发表,又厚赐孟昶遗族,花蕊夫人作为孟昶的妻子入宫谢恩,被要求当即吟诗以证才华,她心中悲痛,却不敢忤逆旨意,只好吟道: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据传花蕊夫人被宋太祖强纳入宫后,虽宠冠后宫,却在寝宫之内奉以孟昶的画像,只因此举犯忌,不敢照实绘制。她在拜祭孟昶的时候被赵匡胤撞破,谎言所奉者乃“张仙”,说虔诚供奉可得子嗣,引得宫内外竞相效仿。

宋太祖虽然算得上是雄才大略,此举却不厚道。花蕊夫人才貌双全引人追捧不假,但浪荡也要有个度不是?当然,往恶处想一想,某些人总是有些不同常人的嗜好也是说不定的。


古今事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总是让人惦记的,而加上才华横溢,就更加让人忘不了。花蕊夫人姓徐(一说姓费),因为花蕊夫人喜欢芙蓉花,后主孟昶命成都遍种芙蓉花,后成都成蓉城,花蕊夫人貌美,美似花儿,花蕊般美,所以称花蕊夫人,历史上花蕊夫人不止徐姓一个,所知就有三个。



赵匡胤拿下成都,后蜀后主孟昶等一干人跪下称降,其中就有貌若天仙的少妇花蕊夫人,一下子,赵匡胤就移不开目光,深深的吸引了他,就这样,征服了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三国水浒历史狂


据史书记载,花蕊夫人聪明贤淑,不但容貌美丽,而且擅长诗词。她给后世留有100多首词,即有名的《花蕊夫人宫词》。

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南击后蜀,蜀军不堪一出,孟昶只得自缚请降,成了北宋的阶下囚。花蕊夫人也成了囚徒,和孟昶一起被押解进京。

到了汴京,宋太祖假意安抚孟昶,封他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宋太祖早已耳闻花蕊夫人之名,便立即召见。不见则已,一见失魂,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宋太祖厉声指责花蕊夫人是红颜祸水,花蕊夫人面无惧色,坦然陈辞:“做君主的掌握军政,占有权力,不能悉理朝政,强军保国,自己迷恋声色,又要将罪名加到宫妃身上,是什么道理?”随即当场索要纸笔,题了一首《述亡国诗》献上。宋太祖看了不但未责怪她,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投降的蜀兵有14万,而宋军才几万人。

关于花蕊夫人最终结局如何,有人说,她是被宋太宗赵光义一箭射死的。也有人说,她是被宋太祖纳入后宫后,因为怀念前夫孟昶郁郁而终的。


历史凌烟阁唐俭


礼仪结束后,赵匡胤又带着孟昶检阅大宋禁军,然后在大明殿设宴招待孟昶一行,一切都结束后孟昶等人出宫离去,而赵匡胤的魂也被花蕊夫人带走了,他多想留住她,但却感到无能为力,自此多日赵匡胤闷闷不乐,虽然自己妃子众多,但依然感觉到落寞,每日朝思暮想,我该如何才能在见到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