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基层医生和其他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一样上下齐心,共抗新冠。几十天的日夜坚守,他们的身体和心灵承受了太多压力。


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血肉之躯,却用坚持和信仰铸造了自己的铜拳铁臂。在基层,这些默默无闻的医务人员,承受了太多身体和心灵上的压力,他们的确不容易。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一起来看看基层医务人员疫情期间的经历,任何一个普通人,短时间内无法感同身受。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任务压力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疫情期间基层医生的工作量。


据不少基层医生朋友反映,这段时间工作安排并不轻松,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所有基层人都在尽心尽力。


高速公路或省道路口检疫点测量体温、免费接送境外返乡人员、办理新冠肺炎健康证明、监测上级定点发热门诊呼吸道症状返家患者、为疫情期间耽误接种的儿童接种疫苗、每天穿梭在社区和乡村为群众发放接触隔离书……


另外,常规的报表一个不落,还增加了疫情期间的上报任务。


接手这些工作,要做到人人没有抱怨是假的,但绝大多数基层医生深知这是职责所在,所以再辛苦再繁琐,基层医务人员咬紧节奏,勇往直前。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工作补助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补助措施,各地纷纷跟进,但一些地方关于人员岗位的认定和具体如何分配仍然模糊甚至教条。


尤其对于一线人员和二线人员的界定,让不少基层医生产生疑虑,自己干着一线的活,结果有补助了却被划分在一线人员之外,让真正干活的人寒了心。


他们呼吁补助透明、科学、公平,真是为了利益均沾吗?


事实是,不少基层医生尽管还没拿到应拿的补助,仍然每天按时按量完成任务。比起补助,他们更需要的是身份的认可、地位的认同。


当前,已有不少地区拿出编制奖励在疫情中表现优异的一线人员,让基层人员看到了希望。其他地区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抄抄作业”,因为基层医务人员和大医院医生一样,值得肯定,值得赋能。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能力质疑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尽管坚守不易,但也有人对基层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和能力产生质疑。


“测体温谁不会,随便找个人顶替都能做得到”,类似这样的质疑声,不绝入耳。


诚然,身在基层,受条件限制,普通的医务人员最简单的武器就是一把额温枪。


可有谁真正看到,备受争议的背后,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连轴转,是部分地区口罩重复使用依然坚持上线的艰难护卫,是及时判断疑似病例立即转诊定点医院的争分夺秒,更是心系群众敢于担当的沉着冷静……


在这样的坚持之下,才换来无数百姓居家抗疫的安全保障,这难道不值得肯定?这样的能力和操守,是任何一个人都能顶替的了的么?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战友牺牲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务人员首当其冲,冲在最前线。面对病毒的侵袭,基层医务人员用生命换来了辖区百姓的生命安全。


据基层医师公社不完全统计,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经媒体报道的就有3387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其中29人牺牲,这些人有平素身体健康的,也有拖着病躯坚持和病毒搏斗的。


对于所有医务人员来说,他们是战友,对于同在一家医疗机构共事的基层医护来说,更是亲密无间的同事。


战友牺牲带来的冲击,一方面是情感上的不舍和惋惜,另一方面是出于本能的对自己生命安全的担忧。


生命何其宝贵,谁都不可能重来。每次最新疫情数据的波动,对基层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灵震颤。这种感觉,只有战斗在一线的亲历者,才能感受得到。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家人担忧


疫情下的中国基层医生!

他们除了是白衣战士,还有其他的身份,也有自己的妻儿父母。


坚守在一线的基层医生,有刚出“月子”就请缨坚守的宝妈,有坚守期间听闻至亲去世仍然拒绝换岗的儿女,有拖着旧疾还在岗位和病毒“死磕到底”的老前辈……


他们都有各自需要守护的小家庭,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难的非常时期,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举动,无不让家人牵挂、担忧。


疫情期间,基层医务人员一切以防控为要,工作餐可以简单吃一口,夜却常常不定时地长期熬,除了承受健康的损耗,还得扛起精神上的疲惫。


家人的一句贴心问候,常常使坚强的他们泪流满面。


尽管目前疫情趋于稳定,基层医务人员依然还在忙碌,因为他们的坚守没有终点,一直在路上。


基层医务人员期盼着,有一天,自己的价值能被所有人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