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未聘2019年年審會計師“停牌釘子戶”*ST新億距離退市還有多遠?

2020年已過去了近3個月,各行各業也逐步復工復產,但是滬市仍有1家公司——*ST新億(600145)至今還沒聘請2019年年審會計師。

眼看4月30日的年報截止日越來越近,3月20日晚間,上交所再次向*ST新億發出監管工作函,督促公司儘快依法依規聘請具有勝任能力的審計機構,按期披露年報。

如果*ST新億在4月30日前還沒披露年報,那麼根據上交所的《股票上市規則》,公司將進入6個月的退市程序,最早將在11月份被終止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ST新億自2015年12月停牌以來,已經有超過4年時間沒有復牌,堪稱A股“停牌釘子戶”。站在退市懸崖邊的*ST新億,如燙手的山芋一般,至今仍無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願意承接這單業務,這一背後到底還隱藏了多少的故事?

持續多年經營不善

資料顯示,*ST新億前身為貴州國創能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公司深陷財務危機,嚴重資不抵債,2013、2014年度連續虧損,且2014年末淨資產為負值,被上交所處以退市風險警示。

2014年底,新疆萬源稀金資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受讓原公司大股東江蘇帝奧投資有限公司9.4%股份,成為大股東。

2015年6月,公司註冊地由貴州貴陽遷至新疆塔城地區塔城市,同時,公司更名為新疆億路萬源實業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萬源稀金大股東為新疆萬水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黃偉持有萬水源礦業89.41%的股權,因此黃偉現為*ST新億的實控人。

2015年11月16日,*ST新億宣佈,由於公司負債沉重,且嚴重缺乏償債資金,生產經營亦難以維繫,需要通過引入投資人的方式幫助公司籌集償債資金,協助公司完成重整,並在重整後注入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新資產以恢復公司的盈利能力。2015年11月7日,新疆塔城中院裁定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並於12月31日裁定批准了公司的重整方案。

重整方案遭小股東反對

根據公司重整方案,公司按每10股轉增29.48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共計轉增約11.13億股,公司總股本由轉增前的3.78億股擴張為14.91億股。同時,公司控股股東新疆萬源稀金等多家公司組成的重整投資聯合體,向公司投入14.47億元,其中8億元用於向公司清償債務,剩餘6.47億元用於公司運營。

作為投資對價,投資聯合體取得公司10億股的轉增股份。公司原全部股東取得轉增的剩餘股份1.13億股。重整方案實施後,由於總股本大比例擴張,公司股票價格經相應除權,由重整停牌前的7.40元調整為1.87元,原股東股份市值只剩原有市值的33%,市值損失嚴重。

對於上述重整方案,有小股東表示:“如果按照公司給出的重整方案來分配的話,我們的損失接近七成,無法接受如此之大的損失。”

在眾多小股東的反對下,*ST新億先後於2015年12月10日和12月11日,兩次將重整計劃草案提交出資人會議表決都未能通過。在大股東迴避表決的情況下,*ST新億的重整計劃草案分別被以70.05%和64.65%的高比例反對票兩度否決。雖然出資人會議先後兩次審議均未獲通過,但最終塔城中院依然強裁通過了這份草案。

面對新疆塔城中院的“強裁”,公司小股東並沒有放棄,再次選擇繼續向新疆高院上訴。最高人民法院責成新疆高院對*ST新億破產重整一案立案,並要求新疆高院對相關事項進行核實和查明。

2016年6月20日,公司收到新疆高院下發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受理申請再審案件通知書(2)》((2016)新民監字第6號),對破產重整進行再審審查。至今,新疆高院尚未有明確核查結論,塔城中院至今也未對*ST新億作出破產重整實施完畢的裁定。

然而重整以來,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沒有改善,扣非淨利潤持續為負,營業收入也就剛剛超過1000萬元的退市指標。說好的在重整後注入新資產沒有發生,恢復公司的盈利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資金去哪了?

就在公司持續推進重整的這些年來,生產經營依然毫無起色。與此同時,公司重整注入的資金也被通過預付款的方式轉移出去,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等“關鍵少數”起到了重要作用。

按照公告,公司破產重整時共注入14.47億元資金,清償債務8億元,留在公司賬上的資金應該還有6.47億元。然而,*ST新億定期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剩47.51萬元。員工人數也從原先的514人下降到14人。這14個人中,行政人員佔了6人,生產、銷售人員都僅剩下了1人。

不少投資者提出質疑:“公司的資金去哪了?人員去哪兒了?”而從目前已披露的信息來看,自重整獲得資金後,*ST新億並未如重整方案中計劃的那樣注入資產、專心主業,而是將精力更多地放在了財務運作及“保殼”上。

此前,*ST新億控股股東萬源匯金在重整方案中明確承諾,將通過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注入關聯方或第三方的大農業或大消費等各類優質資產等方式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萬源匯金承諾公司2016年、2017年實現經審計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億元、5億元。如果公司最終實現的淨利潤未達到上述標準,由萬源匯金在相應會計年度審計報告出具1個月內以現金方式向公司補足。

但如今4年過去,“大農業、大消費”業務在公司上不見蹤影,同時營業收入大幅下滑,扣非淨利潤也是連年虧損,而大股東業績補償承諾也未履行。

另一方面,記者查詢*ST新億財務數據發現,與貨幣資金大幅“消失”形成對比的是,公司其他應收款和商譽的“飛越式”增加。最初,賬面資金通過貿易預付款的方式被佔用。公司前期重整投資人投入用於公司經營的6億元資金,均通過貿易預付款的方式被佔用,其後也未履行相關貿易業務,而是撤銷採購合同,公司收回票據,但相關票據也一直流轉,資金未能迴流公司。

2018年初,公司無法收回預付資金約5.5億元,公司公告稱,公司無法收回的資金經法院調解,獲取了韓真源公司91.95%股份對應的資產。最終,這些資金變成了2018年報表上的不知真假的6.14億元商譽和2.98億元其他應收款。

與此同時,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監高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保殼。為了防止連續虧損被退市,公司在財務處理上以不規範的方式勉強維持著賬面的盈利。

根據年度報告,公司2017年度盈利主要因為2016年度公司分別與烏魯木齊震北商貿有限公司等九家公司簽訂採購合同,因不能執行上述合同,追回預付貨款時另外收取的資金佔用補償費2800萬元,確認2017年度2633.18萬元的營業外收入。

對此,公司年審會計師出具了保留意見。公司的上述資金佔用費均為2016年發生,收入確認卻在2017年度,相關收益確認明顯不規範。

2018年,公司在韓真源公司91.95%股份對應的資產抵償公司預付款事項中,確認了4240萬元重組損益,但是韓真源公司既無“審計報告”也無“資產評估報告”,會計確認的真實、準確也是無從談起,對此年審會計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

實際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司重整已被立案審查多年,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立案調查也持續多年。目前,公司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事項,只能通過法院審理、現場調查等方式查明事實真相。只有查明真相,才能真正實現對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的保護。

審計機構成“燙手山芋”

從目前的局面來看,*ST新億遲遲聘請不到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承擔審計工作。

一方面,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證券服務機構出具審計報告如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與委託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在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的監管大環境下,會計師承擔的風險巨大。

另一方面,*ST新億2018年年報就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會計師無法獲取充分、恰當的審計證據對包括韓真源入賬價值、其他應收款、預計負債等事項的真實性、準確性作出評價。這一年來,公司對於前期問題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和進展。

在這種情況下,*ST新億今年的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必將陷入兩難境地。如果根據實際情況出具的審計意見類型公司不滿意,對於這家賬面資金僅為47.51萬元的公司,能否按時付款真是不好說。如果出具的審計意見類型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那麼必將受到嚴厲的事後監管。

躊躇之間,距離4月30日的“大限”只剩一個多月,扣除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要履行股東大會程序的15天時間,公司所剩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公司未能在4月30日前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公司股票將進入共計6個月的退市程序,期間包含停牌2個月,再復牌交易2個月,再被暫停上市2個月。

如果公司在此期間一直未能披露年報,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如果公司在此期間披露了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年報,公司股票將在年報披露後暫停上市。

作為一個“燙手山芋”,最終是否會有會計師事務所來接,或者誰會來接,市場也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