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兒科:常見病症“洩瀉”。


中醫兒科:常見病症“洩瀉”。

概 述,

1.定義 小兒洩瀉是指小兒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臨床特點的疾病。

2.發病特點

發病季節, 夏秋之際為發病高峰。發生於深秋初冬之時的時疫性腹瀉稱為“秋季腹瀉”。

發病年齡, 2歲以下小兒為高發年齡階段。

轉歸預後, 絕大多數患兒可獲痊癒;失治誤治,調護失宜可轉成變證或發生危象;亦可遷延不愈轉化成疳。

因病機,

1.病因:

(1) 外感六淫 冬春多為風寒入侵腹部,影響受納運化,夏秋暑溼入侵,內應脾胃,熱在陽明,溼漬大腸,而致協熱下利,水瀉不止。若熱重於溼,可致暴注下迫。

(2) 內傷乳食 由於調護失宜,乳哺不當,飲食失節或過食生冷瓜果及不消化食物,皆能損傷脾胃。脾傷則運化功能失職,胃傷則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內停,清濁不分,並走大腸而成洩瀉。故《素問。痺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3) 脾胃虛弱 是洩瀉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又是產生危重變證的條件。脾胃虛弱有責之於先天稟賦不足,髒氣本虧;有因後天調護失宜。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會反覆發作,甚則脾病及腎遷延不愈致脾腎陽虛。

2.病機

溼熱瀉:

症狀, 暴注下迫,大便稀薄,或如水樣,色黃惡臭,或夾粘液;伴納食減少,時有腹痛,肢體倦怠,口渴,發熱或不發熱,肛門灼熱,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脈象滑數。

治法, 清熱解毒,利溼止瀉。

方藥, 葛根芩連湯。

脾虛瀉,

症狀, 大便稀溏,食後作瀉,色淡少臭;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神情倦怠;舌淡苔薄,脈象緩滑。

治法, 健脾益氣,升提止瀉。

方藥, 參苓白朮散。

脾腎陽虛瀉,

症狀, 久瀉不止,食入即瀉,糞質清稀,完谷不化;伴面色白,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睡時露睛,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 補脾溫腎,固澀止瀉。

方藥, 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

(1)變證(2型)

陰液將竭,

症狀, 瀉下無度,質稀如水,小便短少;皮膚乾燥,囟眶凹陷,啼哭無淚,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口渴引飲,唇紅齒幹,舌絳無津,脈細或芤。

治法, 酸甘斂陰。

方藥, 人參烏梅湯。

陽氣將脫,(傷陽)

症狀, 暴瀉不止,便稀如水,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蒼白或青灰,神疲氣弱,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舌淡苔白,脈象沉微。

治法, 溫陽救逆。

方藥, 參附龍牡救逆湯。

4.其他療法

丁香2g,吳茱萸30g,胡椒30粒,研為細末。每次1.5g,醋調成糊狀,敷貼臍部,1日1次。用於風寒及脾虛洩。

鬼針草30g,加水適量。煮沸後倒入盆內,浸泡兩足,每晚1次,連用3天。用於溼熱洩輕證。

艾絨30g,肉桂、小茴香各5g,公丁香、桂丁香、廣木香各3g,

草果、炒蒼朮各6g,炒白朮15g.共研粗末,納入肚兜口袋內,圍於臍部。用於脾虛及脾腎陽虛洩。

針刺法 主穴取足三里、中脘、天樞、脾俞。配穴取內庭、氣海、曲池。嘔吐加內關、上脘,腹脹加下脘。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1日1次。

灸法 取足三里、中脘、神闕。艾條灸,每穴灸7,10壯,1日1次。用於脾虛及脾腎陽虛洩。

傷食洩 揉外勞宮,清板門,清大腸,摩腹,揉足三里。

風寒瀉 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臍,灸龜尾。

溼熱洩 推天河水,推上三關,揉小天心,揉內、外勞宮,清大腸。

脾虛洩 補脾經,補大腸,揉足三里,摩腹,推上七節骨。

預防與護理,

預防

1. 注意休息,病重者應予臥床休息。

2. 注意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著,避免著涼與過熱。居室保持清潔衛生,空氣流暢,保持安靜。

3. 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可給易消化的流汁及半流汁。小嬰兒鼓勵母乳餵養。

護理

1. 注意調整飲食,予易消化之食物或流質及半流質,保證營養攝入。

2. 隨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用藥,防止變證的發生,若出現脫水或酸鹼平衡及電解質紊亂,應積極配合液體療法。

3. 注意前後二陰的清潔衛生,大便後宜用溫開水清洗前後二陰。肛周潮紅者可塗金黃膏。

中醫兒科:常見病症“洩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