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企業的成功往往離不開高超的商業戰略,這是·[情報通]·商業戰略系列第[36]篇文章,歡迎閱讀和收藏】
說起共享這種行為,早在人類進化之初便有了,那時共享就意味著生存。而其在21世紀的此時井噴式發展,此事卻定有“蹊蹺”。
其一,資源的分配在人與人之間越來越不平等。擁有資源多的人就有可能任性;相反,擁有資源少的人也需要這種任性,共享經濟就提供了任性的平臺。這裡的資源是廣泛意義上的資源,包括物質、財富和時間等。其二,技術的進步使人與人之間溝通越來越方便,這一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尤為突出。
與之相伴的是,在認知層面,人們的想法開始有所改變:從習慣一個人完全擁有一件事物,以及必須擁有一件事物,漸漸轉向共享所擁有的事物。這印證了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的一個特點:當腦洞大開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
極具諷刺意義的是,共享經濟事實上缺少一個共享的定義。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共享經濟僅僅是合作消費的一部分。合作消費被視為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傳統市場行為——租、借、買、賣、交易——的顛覆。換句話說,“共享”的實質就是把閒置的生產資源加以再利用獲得收入和產出。
事實上,它不僅限於此。共享經濟推動的是除了消費模式以外更深層次的變動和轉型,包括勞動關係、勞動結構、經濟關係、社會關係的改變。舉例來說,根據OECD的報告,英國在2010~2014年間,由於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自主僱傭和自由職業者的增長比例和速度較以往有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放棄傳統的全職工作,成為工作時間富有彈性的兼職Uber司機、Taskrabbit家政服務人員等。
另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共享經濟可能會終結資本主義。在信息技術的推波助瀾下,共享經濟將以協作、平等和可持續性為原則,重塑經濟行為和價值。人們協作生產的能力越來越強,通過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務和產品;而不像從前那樣,被動地聽從市場的擺佈或受管理層級的抑制。例如,Wikipedia完全由志願者提供信息和產品,其不僅超過了傳統的百科業務,還創造了每年30億美元廣告營收。
眼下,一種能夠顛覆傳統物流快遞業的共享經濟模式正在悄然形成——Crowd-shipping(眾遞)。共享經濟促成了一種新的交通方式,連接有速遞需要的客戶和過路司機,讓人人也成為新價值的創造者,新經濟的主宰者。
閱讀更多 情報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