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治療之武器——中草藥

“本草”是中藥的代稱,在中藥中,動物類和礦物類以及其他種類的藥物也很多,但是佔絕大多數的是草木之類——植物藥。植物的種類繁多,採擷方便,所以常用“本草”來指代全部中藥。後代的藥物學著作也多以“本草”來命名。

藥物是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我國的藥學起源很早,正式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在《詩經》、《山海經》中就記載了一百餘種藥物,西漢時期本草學已經是醫生必修的科目了。歷代都有醫家對藥物學成果進行總結的著述。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東漢年間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書中所記載的藥物,至今仍在使用,如常山可以治療瘧疾,黃連治療痢疾,麻黃可用來止喘,阿膠止血等。到了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在佛教等外來文化傳入的同時,西域和南海諸國的檀香、龍腦、蘇合香、乳香等“香藥”也傳入我國,在發現它們的藥用價值後就收入到中藥學寶庫。梁朝的陶弘景蒐集了歷代使用藥物的經驗,寫成了《神農本草經集註》一書,記載藥物的數量較《神農本草經》增加了一倍,還創制了新的分類方法——按照藥物的自然屬性進行分類。有些中藥要經過炮炙,療效才能達到最佳,在這段時期,出現了一本專門論述藥物炮炙的專著《雷公炮炙論》,由雷斆所著。在這本書裡,系統地敘述了各種藥物的炮炙方法,從而提高療效,減輕毒性或烈性,進一步發展了藥物加工技術。

中醫臨床治療之武器——中草藥

●乳香


中醫臨床治療之武器——中草藥

●《雷公炮炙論》,由雷斆所著,在這本書裡,系統地敘述了各種藥物的炮炙方法,從而提高療效,減輕毒性或烈性,進一步發展了藥物加工技術

至唐代,各地使用的藥物已達千種以上,唐朝指派蘇敬主持編纂了《新修本草》,後代又稱《唐本草》,收錄了八百多種藥物,還繪製了藥物圖譜,開創了世界藥物學著作中圖文對照方法的先河。出版後,很快就傳到國外,如日本等國家,廣泛流傳,成為醫生的必讀之書。在中藥中,有很多藥物同時又是食物,如綠豆,扁豆,薏苡仁等,在唐至五代時期,就有人對此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如孟詵的《食療本草》,是專門論述藥食兩用中藥的專書。

中醫臨床治療之武器——中草藥


●在中藥中,有很多藥物同時又是食物,如綠豆,扁豆,薏苡仁等,所以又有藥食同源之說

宋代的用藥數目又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還將重要的藥物配伍禁忌,進行了總結,並列出了具體名稱,即後來醫家臨床用藥所遵循的“十八反、“十九畏”。此時期唐慎微所著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記載了1500多種藥物。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是一本專門論述飲食療法的書,書中記載了哪些食物不可多吃,哪些食物不可以在一起食用,否則就會產生疾病,如生蔥與螃蟹不可在一起食用等。還記錄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療方劑,首次記載了用蒸餾法制酒的工藝。

中醫臨床治療之武器——中草藥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多年的心血結晶,在寫作中他注重實地考察,他在舊本草中看到穿山甲吞食螞蟻是通過鱗甲誘捕,經觀察後發現它是用舌頭吃螞蟻,就解剖穿山甲的胃,發現裡面有螞蟻一升多,於是做了記載

明代的李時珍以畢生的精力實地考察,親歷實踐,對古代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用了27年時間,編纂了《本草綱目》這一鉅著弘篇。這本書記載1892種藥物,並改繪藥圖,訂正錯誤,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和生態條件作為分類基礎,分為16綱,60類,開創了現代分類的先河。在這本書中,綜合了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和冶金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在17世紀末,《本草綱目》就傳到了海外,先後翻譯成多種文字。

《本草綱目》雖然記載了眾多藥物,但仍不夠完整,有些藥物遺漏未曾記錄。清代趙學敏則對《本草綱目》中未收集的民間藥物進行廣泛的收集與整理,編成了《本草綱目拾遺》一書,新增了七百多種藥物。

自漢到清,各個時代的藥學都有它的成就與特色,而且歷代相承,日漸繁富,據統計現存的本草書籍就有400種以上,記錄了我國人民在醫藥學方面的高度成就,包含著豐富的經驗和理論知識。

●李時珍行醫圖


中醫臨床治療之武器——中草藥

中醫臨床治療之武器——中草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