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機構做過幾年教師,去年考招入編了,幹了一年很後悔。我該怎麼辦?

自在人生wub


你好,我是心遂而靜,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不必糾結,選擇權在每個人的手上,決定權也在每個人手上;對於選擇而言,沒有對錯之分。

堅守是情懷。“三尺講臺,方寸之間。有一群人,用匠心守望初心”。對於絕大多數老師來說,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真的讓老師們慷慨激昂地講述他們的故事,他們可能會淡淡地告訴你“就這樣啊,天天上課,有啥說的”。在學生面前,老師永遠是知識淵博、見多識廣,是既望而生畏又渴望與之親近的人。許多老師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既是他們對自己堅守的鞭策,也是他們堅守的最真實寫照。

堅守是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應當承擔責任的父母,現在有些家長將孩子知識教育和成長教育的責任混為一談,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將責任全部推卸給老師,這也未免太荒謬了。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在這三尺講臺上、方寸之間,老師們心懷著一份責任。這份責任既有教書,也有育人,尤其是對於一些家庭忽視、放縱對孩子成長教育的孩子,老師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糾正、引導,但往往卻又得不到家長的支持、配合,這其中的委屈有誰能理解,但絕大多數老師都不會因有先例、因為家長的不配合而放棄。

堅守是擔當。在當下的社會,一些對老師教育方式的詬病不絕於耳,一些體罰現象被刻意渲染、擴大,這也是一些老師感到心灰意冷的主要原因,但絕大多數老師,在這三尺講臺上、方寸之間,心懷著一份擔當。老師不僅是教育者,同時也是管理者,管理學生是法律賦予教師的職責,敢於管,不僅是依法行使職責,更是為了樹立正氣、維護絕大多數學生利益。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明確,“在學生違反學生守則、校規校紀、社會公序良俗、法律法規,或者有其他妨礙教學活動正常進行、有害身心健康行為的,教師應當給予批評教育,並可以視情況予以適當懲戒”,並進一步提出了“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的具體方式和內容。這一方面明確了教育懲戒的標準,從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證明了老師們的敢管是正確的。


  • 對於辭職,完全沒有必要心有慼慼,也沒有必要過於糾結。辭職看似逃避,其實不然,簡單地說是就是一個選擇,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份堅持,堅持於自己對環境、個人理想追求、發展目標的判斷而做出的決定。對於一位老師來說,如果已經心生去意,在教師崗位上就不會全心付出,對學生而言就是不負責任,對自己而言也是如此。或者這樣說,辭職也是對於教育事業、對於學生的一種負責,這或許會讓辭職的老師更能從心裡說服自己。辭職跳槽在職場是很正常的事,但對於教師而言,尤其是從事了一段時間的教學工作的教師來說,要辭職,其中的不捨,外人很難理解,這是由於教師特殊的職業所決定的。

  • 教師的社會地位。正如白巖松所說的,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份職業是帶“德”的,就是“師德”、“醫德”,也正因為如此,在人們心目中,教師和醫生的職業是崇高的,相應也決定了教師和醫生的社會地位。現在存在的一些教師與家長關係緊張、醫患關係緊張,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正是因為教師從事的教書育人、醫生從事的治病救人的職業,與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老百姓期望越高、期待越大,關注也就越多,批評指責也就越多。“愛之深、責之切”在教師和醫生上體現得最明顯。

  • 教師的心理成就感。教師面對的每位學生的能力、性格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在具體的實際教學工作中沒有決對統一的模式,沒有固定的辦法,只有依靠老師區別對待、對症下藥、甚至要創造性的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成功。教師心理學中有個“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希望,通過或明或暗的方式傳送給學生,並期待收到預期效果。羅森塔爾效應也稱為期待效應。這個塑造、挖掘、改變的過程中,對於教師而言,既是挑戰,也會因學生的改變、成長、進步、成功,而帶來心理成就感;當然也會產生自身能力水平的不斷自身提高、獲得學生、家長、社會認同、讚揚而形成的心理成就感。

  • 教師的情感牽連。在教育機構當老師時,與學生是很簡單的服務購買關係,學生家長支付費用,但在學校當老師,雖然收入少了,與學生接觸間的感情卻深了,一些老師剛剛開始時是為了學校的要求而去關心、聯繫學生,但和學生們接觸時間長了,有時會不由自主地會想起學生現在如何了,禁不住會打個電話關心、提醒。將初一的學生帶到初三畢業,三年的朝夕相處,對每位學生的性格秉性瞭如指掌,有時會為他們的幼稚單純而莫名感動,有時也會因為他們的懵懂衝動而哭笑不得;會為他們的點滴進步而欣喜,也會為他們的粗心失誤而擔心,每當教過的學生再回校看自己的時候,那種油然而生的幸福感,真的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 所以無論堅守還是離開,都是一種選擇,對於堅守者應該褒獎,對於離開者也沒有必要苛責。選擇沒有對錯,關鍵在於堅持與否,這對每個人都是考驗,這可能不是成功與否的標準,但一定是成功與否的基礎。

回答內容摘自本人頭條原創《堅守教師崗位是情懷、責任、擔當,但辭職也不是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心遂而靜


      考上編制教師,反而留戀教育機構了。

      我非常理解你,因為我有朋友在私立學校。

      她就是拋棄了七八年就可以退休的公立學校老師的編制,去教育機構當大咖去了。

      私立學校確實累,但是幹工作有勁頭。主要是收入高。現在她月工資三萬,寒暑假二十四天的課,收入是九萬多。年收入穩穩的四十多萬啊。(她們學校的普通年輕教師收入也都上萬,比公立學校老師工資高很多。)

      她數學教得非常好,能力強。在市裡頗有名氣,一直在市重點中學教重點班。五年前,她因為進了職稱遲遲聘不上,一氣之下走了。

      她去私立學校就是一張王牌,學校拿她打廣告,帶起了整個學校的數學,成了市裡最大的教育機構。她得寵的很。

      現在她過的是和我們不一樣的日子,用高級化妝品,開保時捷。上班還不用坐班,平時就是抓抓教研,週六週日課比較多。都是五六十人的大班課。批作業有助教。

      她們學校普通的小老師工資也都上萬。

      我們逗她,學校高薪聘你你回來嗎?她說:“聘我當校長都不回去。在公立學校工作幹好幹賴都一樣,這麼多年得的獎狀堆起來比人都高,得的獎金一共沒超過三萬,進職稱還得論資排輩,可年齡大的。我受夠了,一天也不想在那待了。”

      所以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在私立學校真比公立學校強。一個人如果肯幹,私立學校會為你提供最好的舞臺。但如果只是想穩穩當當地掙一份工資,那其實公立學校挺好的。


      趙愛喬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曾經的自己。

      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也在一家培訓班當過半年的老師,後來又在一所民工子弟學校代課,直到兩年後考上編制。

      我來說一說我感受到的幾點區別吧:

      1、在培訓班的時候感覺就像是一個普通的打工者,在編教師則更受尊重。

      我工作過的那個培訓班主要是面向小學生的,有課後輔導班、晚託班也有閱讀寫作珠心算之類的特長班。在那裡家長跟老師溝通的時候,往往會以一種我出了錢你要給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務的姿態跟你相處,孩子成績沒有他們預期中的進步,就會用質疑的口氣來問你。

      2、待遇方面,一個是多勞多得、一個是固定收入。

      就我自己來說,兩者的總收入差不多,考入編制後多了各種福利。我2011那會兒在培訓中是2000元打底工資,另外按照你授課的多少拿課時費,週末翻倍,我那時一個月拿到手大約是五六千,加上輔導學生競賽的一些獎金,總收入一年在十萬左右,另外做滿三年機構給你購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是我自己的情況,當然高端的培訓機構肯定不止這個。

      3、心態不同。

      在培訓機構的時候,總覺得這不是一份長久的工作,我所在的培訓機構也大多是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已經成家生孩子的老師,我們會自己考一些證,想給自己的未來多一分保障。而入編後就把這當成了終身事業。開始想著不斷地提升自己,評職稱、做教科研等等。

      就我自己來說,我更傾向於在編教師,我覺得從長遠來說,除非你自己很有能力,要不然在編老師更穩定些,也有固定的假期。

      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會後悔,是收入變少了,還是覺得不自由了呢?


      小教語文


      我老婆也是今年七月份回老家考試去了,編制沒考上,特崗考上我們鄉中心校。她是2014年師範畢業的,之後一直在輔導機構上班從前年開始考編制,由於之前生娃帶娃也沒多少精力看書,今年下定決心要回老家再重新考,最後考上特崗了。我感覺輔導機構雖然工資高但不是長久之計,而且週六週末和平時節假日都是全天課,嗓子根本受不了,考上編制雖然工資低,但是總體福利還不錯的。總體情況還是根據個人,如果你感覺編制工資低可以去一個大點規模輔導機構上班,我們安徽規定年齡大於30歲就不允許參加編制考試


      南京一陳哥


      我的經歷和你很相似。

      在沒考上編制以前,我應聘在一家英語輔導機構。輔導機構工作的時候壓力很大,我們每天要備課、試講課、改課,這一週所做都是為了週六週日而準備。

      領導要求我們要對每一個學生微笑,要用愛心感化他們,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要努力讓學生喜歡我們的課堂,進而喜歡留在這裡。所以,我們努力的意義就是為了留住學生。

      正式考上編制以後,很多時候會發現,我們的專業是沒有用的。作為一名農村基層學校的教師,偏遠、人少,但是檢查一樣不少。

      我們重視學生成績,但更加重視學校工作。上級的檢查、通知、活動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有時候,為了這些虛的東西,我們甚至一週或者連續幾周都不上課。學生的成績是老師個人的事情,而學校工作卻是我們要努力幹好的,它關係到一所學校,一個鄉鎮,甚至一個縣市的教育工作。

      這是我們不能丟的,更是我們丟不起的。

      回想我第一年參加工作,我被督導工作累到直哭。整理檔案真的是一項很費心裡的工作。

      大的學校有專門的整理檔案的人員,而我們小學校就要用所有的人來做這一項工作。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

      所以,教學有時候就得放在一邊。

      而現在,工作了五年,我感覺自己越來越順手了,各項上級通知、活動都可以做到完美。但卻有些偏離自己的教育初心。

      我們忙碌,但卻只有30%的時間是給學生的,剩下的時間都給了無關教學的工作。

      現在的教育越來越開放,但基層工作也越來越難幹。我一直堅持,努力堅持。僅僅是為了那些可愛的孩子們,也為了自己的教育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木子嫣然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從師範畢業至今,已有20個年頭,站在三尺講臺也有20年了。當初選擇師範類學校,受小學時候鄉村一位女教師的影響,雖然她是代課老師,沒有正式編制,但是熱愛教育事業,喜歡😍我們這幫孩子,在我們身上傾注了無數心血,我們既是師生、也是朋友。我感覺到很幸福,立志也想做一位像她一樣受人愛戴、尊敬的師長。於是,果斷加入了教師隊伍。

      一名編制內的切身體會到束縛感。體制內有體制內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很多時候,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根據規章制度,不能逾越半步。曾經我也很迷茫,消磨了志氣,磨去了青春的稜角,一度有不幹的想法。但是,就是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熱愛這份工作,一直堅持著。慢慢地,我也習慣了。

      選擇這份職業,註定是兩袖清風的。這個題主要有思想準備,課外教育機構是多勞多得,比較自由、束縛少,雜七雜八的事兒不多,跟體制內是不一樣的。如果還年輕,有鬥志,不妨闖一闖。如果追求安逸,每個月就只能守著三四千元了。當然,在教育事業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積極進取,也能成為一名教育學術界的大咖。


      張老師的語文課堂


      本人是某教育機構的一名老師,在我周圍的老師都在忙著考編制考特崗,這裡的老師都很年輕,超過三十的老師幾乎沒有,都是二十多歲甚至剛畢業的學生,所以教育行業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是吃青春飯的行業,一直呆在這不踏實,隨著年齡的增長,越呆心裡越不放心,且教育機構五一,十一,以及暑假,週六日都忙得不可開交,暑假剛結束,我們一天八九個甚至十來個小時的上著,每天要備課,要上課,要發反饋,嗓子都受不了,每天上完課身體都很虛弱,真的就算你身體再好,在機構熬的久了你都受不了,我們這個月一共三十多個教師辭職的有十幾個,暑假已經把我們折磨的夠嗆了。入了編制那就相當於有了一份保障,現在國家也越來越注重學校教師,且教師有還暑假五一十一,一年一百來天的假想想都激動,還是勸你好好考慮一下吧。


      安靜小菇涼


      看到題主中級教師,這個問題也只是想到提出來罷了!不是自身體會!我說說我的吧!我跟題主都是沛縣人!我老婆今年考上了沛縣的編制!今年35了,最後的機會!很幸運,考了兩年,很辛苦,培訓、考試費花了將近3萬吧(付出總會有回報)!之前是在一個學校任教,合同工,一個月兩千多一點,關鍵是隻要上課就行,沒有升學壓力,沒有管理學生的壓力(學生程度太差)!前段時間,壓力太大,突然哭了,說是適應不了現在學校的節奏,後悔了,我說那你回去啊!哭著說,回不去了!我說的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表達,我只想說:人太安逸了不好!趁年輕好好奮鬥吧!省的等年齡大了後悔!


      彥達266


      如果說你原是有編制的老師,然後放棄了編制,去教育機構做了幾年,做老師感覺很後悔,想要重新考編制那可能有點麻煩,眾所周知要考編制的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是你現在在教育機構做了幾年老師,去年考入編制了,幹了一年很後悔,我聽了這話,怎麼聽都覺得牙酸,怎麼看起來都有點覺得是寒磣人的味道。有什麼可後悔的,後悔了放棄你的編制就是了,重新到教育機構去應聘當老師,那要比考編制容易的多。

      我女兒的一位同學,上外研究生畢業,一直在培訓機構做出國留學培訓的英語老師,考了幾年中學的編制都沒有考上,前段時間從一家培訓機構離職以後,不久又跳入了另外一家培訓機構。對於他們來說,培訓機構當老師比起考編制,要容易很多,很多人為了考編制,堅持了一年又一年,甚至不惜在公辦學校拿著很低的代課工資,只為了能夠很好的適應中小學的教學工作,為將來有一天能夠通過考編的方式正式進入編制,不再拿不一樣的待遇。

      題主現在考上編制了,卻說後悔的話,如此一說,在南京看來叫做說牙疼話,明明自己不牙疼,非要說牙疼,你讓那些真正牙疼的人情何以堪呢?

      怎麼辦?涼拌!職了有編制的工作去培訓機構應聘,培訓機構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著,我還不信那麼多的機構,你就沒有進不去的,除非你不想進,繼續說牙疼話,那就說吧,當心一不小被人踹。


      蘇小妮


      我在培訓機構,上好課 做好教研就行 沒什麼別的事情,就是忙的時候工作比較多,工資也高 沒有什麼需要處理的人際關係。生了寶寶公司轉到網課 就在家帶孩子上課 不用坐班,挺自由的。待遇差不多兩萬 二線城市 可以了 也沒什麼追求,也在糾結要不要進去編制 我們這邊編制也就不到五千的樣子 責任多 事多 關係複雜工資低 不知道圖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