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你所想的與什麼有關係?

社會心理學家對人們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響以及人們之間的關係具有濃厚的興趣。而社會學家與人格心理學家也不例外。社會心理學與它們相比,區別又在何處?社會心理學家從進化生物學與神經科學的“蛛絲馬跡”裡又會獲得什麼啟示?

社會心理學與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對人類在團體中表現出的各種行為具有同樣的興趣。多數社會學家研究團體—從團體到大團體(社會與其發展趨勢);而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是個體—個體在某個特定時間對他人的看法,個體之間的互相影響及其關係。這些研究既包括團體對個體的影響,也包括個體對團體的影響。

舉幾個例子:在親密關係的研究中,社會學家可能會關注婚姻關係、離婚以及同居比例;而社會心理學家感興趣的可能是一個個體如何被另一個個體吸引。社會學家可能會調查中產階層與低收入階層在種族觀念上的差別;而社會心理學家則會研究種族觀念如何在個體中得以發展。

儘管社會學家與社會心理學家會運用一此相同的研究方法,但社會心理學家更多依賴於可對某種因素進行操縱的實驗方法,例如有無同伴影響這個因素,以期檢驗某種因素所起的作用。而社會學家所研究的因素,諸如社會經濟地位,則常常很難操縱或可能引發某種倫理道德問題。

社會心理學與人格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家與人格心理學家就其對個體的充分關注這一點無疑是統一的。所以,美國心理學會把這兩個領域歸入同一本期刊中[《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PSP)及《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簡報》(PSPB)]。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社會心理學家對社會因素尤其關注。人格心理學家關注的焦點是個體內部功能以及個體間的差異,例如,為何有些人更具有暴力傾向。社會心理學家則關注我們共同的人性,即就總體而言,人們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響。他們感興趣的是社會情境如何使絕大多數個體變得友善或無情,從眾或獨立,如何使他們對他人產生好感或偏見。

除此之外,二者還有其他的不同之處。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更短暫。許多人格心理學大師,諸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卡爾·榮格( Carl Jung),卡倫·霍尼( Karen Honey),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Maslow),卡爾·羅傑斯( Carl Rogers),都活躍於20世紀80年代之前。而本書所介紹的許多社會心理學家仍然健在。社會心理學中廣為人知的理論比較少,更多的是“名不見經傳”的—那些富有創造力的研究者所貢獻的“微雕作品”。在零星閃現於本書中的“研究背後的故事”專欄中,我們將與許多這樣的研究者有一面之緣。

解釋的不同層面

我們從各個不同的學科角度研究人類,從基礎學科角度,例如物理與化學,一直延伸到綜合學科領域,例如哲學與神學。你究竟想探討哪個層面的內容決定了你採用的視角觀點。拿“愛”來說,生理學家可能會描述與熱戀有關的大腦化學物質;而社會心理學家可能會探討不同的個性與條件—一出眾的外表,伴侶的相似性,或是僅僅多次重複出現在一個人面前—是如何增強我們所謂的“愛戀”;而詩人則可能去讚美偶爾伴隨愛而來的美妙體驗。我們並不需要假設,因為在以上不同層面的解釋中必定隱含某一個真理。就拿剛才“愛”這個例子而言,生理學取向與情感取向只是看待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視角而已。同樣地,對於人類所共有的亂倫禁忌的進化論解釋(即亂倫會導致後代繁衍的基因遺傳出現問題)並不能替代社會學的解釋(即把亂倫禁忌看成是維持家庭完整性的手段)或神學的解釋(即把關注點放在道德倫理之上)。各種不同層面的解釋可以互為補充。

假如所有的事實只是真理的一部分,那麼不同層面的解釋應該可以拼合成為一幅完整的圖景。史蒂文·平克( Pinker,2002)對此的詮釋是:“地理學家可能會如此解釋非洲大陸的海岸線與美洲海岸線的嵌合,因為這些大陸曾經是相互毗鄰的,但由於其各自屬於不同的板塊,所以導致最後漂移開來。板塊移動的問題可以交給地質學家,後者把這個問題歸結為巖*的上湧推動了板塊的移動。至於為什麼岩漿會變得如此劇熱,則需要求助於物理學家來解釋地心與地之的相年用。認識到不同層面之間解釋的互補性,我似乎可以從應該科學地還是主觀地看待入性這類無益的爭論中解脫出米,因為這不是“非此即彼”的判斷。

意識到不同解釋層面之的互補性,讓我們得以從應該更科學還是更主觀地著人這一無謂的爭論中解脫出來:這並非是一個非此即的回題。社會學家安德魯,格里利(mele,170)解釋道:“不管怎樣,心理學無法解釋人類存在的目的,也法解釋人類生活的意義,以及人類的最終命運。“社會心學只是我們看待自我,瞭解自我的重要視角,但卻不是性一。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們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響,互相聯繫的科學。它炭注的核心間題是:我們如何構建社會世界,我們的社會直覺如何指引我們,而有時候又是如何誤導我們的,以及我們的社會行為如何受他人、我們自己的態度和生物性的影響。社會學和心理學是社會心理學的母體。相比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試圖在研究內容上更側重於個體,在研究方法側重十實驗。相比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對個體之間的並關注得較少些,而更多關注人類如何著待影響此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炭於境的樸學。它揭示社會環境如何影響個人。就人類來性這個主題而言,還可以用其他的視角來看待此間題。=個視角都對應各自的一系列問題與相應的解器。這些不同視角是互補的,而非衝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