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NOTE-010再更新:兩年療程結束後再用帕博利珠單抗療效如何?

KEYNOTE-010再更新:兩年療程結束後再用帕博利珠單抗療效如何?

KEYNOTE-010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單抗後線治療PD-L1表達的晚期NSCLC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前期的研究結果顯示,帕博利珠單抗單藥不管是在療效還是安全性均完勝化療,由此奠定了該藥在PD-L1≥1%的晚期NSCLC患者的二線治療地位。近期,《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雜誌公佈了其隨訪超過40個月的結果,並公佈了完成2年/35療程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後,再次使用該藥患者的數據。一起先睹為快吧。

研究背景

帕博利珠單抗是針對PD-1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II/III期KEYNOTE-010研究中,2mg/kg或10mg/kg的帕博利珠單抗較標準化療均可改善患者預後,且不同劑量的患者療效無差異,因此,在隨訪31個月時,更新的數據對兩者進行了合併,合併後的數據與多西他賽相比在PD-L1≥50%和≥1%的患者中的HR=0.50(95% CI, 0.39-0.64)和0.66(95% CI, 0.57-0.77)。本文展示了經過中位42.6個月的隨訪後的數據,並展示了完成2年/35療程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後,再次使用該藥患者的數據。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共納入24個國家202個醫學中心參與。患者年齡≥18週歲且病理學確診為IIIb或IV期NSCLC患者,PS評分0-1分,既往接受過至少2週期鉑類藥物化療後進展。符合入組標準的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隨機分為帕博利珠單抗(2mg/kg、10mg/kg)或多西他賽(75mg/m2)治療,並基於PS評分、地區及PD-L1表達水平進行分層。帕博利珠單抗組患者接受超過6個月治療且出現CR後,可停止帕博利珠單抗的治療。這部分患者和接受全療程帕博利珠單抗治療(2年或35週期)的患者,在疾病確認進展且未接受其他抗腫瘤治療的患者,可以再次接受17週期(1年)的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前54周每9周進行一次療效評估,隨後每12周進行一次療效評估。

研究結果

共計1034例患者入組本研究(帕博利珠單抗 2 mg/kg, n = 345; 帕博利珠單抗 10 mg/kg, n = 346; 多西他賽組, n=343)(圖1),三組之間的臨床病理特點均衡可比。

KEYNOTE-010再更新:两年疗程结束后再用帕博利珠单抗疗效如何?

圖1 患者入組流程

PD-L1≥50%的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的OS為16.9個月,優於化療8.2個月(HR, 0.53; 95% CI, 0.42-0.66, P<0.001),兩組36個月的OS率分別為34.5%和12.7%;PD-L1≥1%的患者,兩組的OS分別為11.8個月和8.4個月(HR, 0.69; 95% CI, 0.60-0.80; P<0.001),36個月的OS率分別為22.9%和11.0%。亞組分析均支持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有更好的獲益(圖2)。

KEYNOTE-010再更新:两年疗程结束后再用帕博利珠单抗疗效如何?

圖2 PD-L1≥50%(A)和≥1%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單抗及化療的OS; C:亞組分析

而PFS同樣在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組更優。PD-L1≥50%和PD-L1≥1%組,患者疾病進展風險分別降低43%和27%,36個月的PFS率分別為21.9% vs. 1.2%、12.7% vs. 1.0%(圖3)

KEYNOTE-010再更新:两年疗程结束后再用帕博利珠单抗疗效如何?

圖3 PD-L1≥50%(A)和≥1%患者接受Pembrolizumab及化療的OS

就安全性而言,兩組任何級別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67.7%和82.5%,3-5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6.1%和36.6%,分別有5.9%和12.0%的患者因不良反應導致治療終止;分別有0.7%和1.6%的患者因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導致死亡。安全性與之前報道的一致(圖4)。

KEYNOTE-010再更新:两年疗程结束后再用帕博利珠单抗疗效如何?

圖4 兩組之間的安全性數據比較

14例患者再次接受了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其中42.9%的患者評估為PR,5例患者評估為SD,數據截止時,35.7%的患者完成了額外17週期的治療,78.6%的患者仍然存活。

研究結論

帕博利珠單抗較多西他賽提供了長期生存獲益,2年療程治療結束且疾病進展的患者,再次接受帕博利珠單抗治療仍然可以獲得良好的疾病控制。

參考文獻:Herbst RS, Garon EB, Kim DW et al. J Clin Oncol. 2020 Feb 20:JCO1902446. doi: 10.1200/JCO.19.02446.

KEYNOTE-010再更新:两年疗程结束后再用帕博利珠单抗疗效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