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視角看《項鍊》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視角看《項鍊》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敗壞你。——莫泊桑

學生時期讀過《項鍊》,只記得馬蒂爾德的虛榮形象。最近重讀讀到這篇小說,對馬蒂爾德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

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項鍊》是莫泊桑短篇小說集中的一篇,也是他經典代表作之一。

該小說敘述了女主人公馬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滿足自己的慾望,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誰知,鑽石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尋找未果後,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偶遇朋友時從中得知所借的項鍊是假的。

莫泊桑刻畫的馬蒂爾德形象,在文學界引發了諸多討論,可以說是各有褒貶。

對此,今天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精神分析馬蒂爾德的人格結構及裂變,探尋馬蒂爾德自我救贖、人物形象昇華過程。


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視角看《項鍊》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01

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研究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現代西方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人格理論是其學說的核心。人格結構理論早期叫二部人格結構,屬無意識為主的無意識、意識二部結構。

弗洛伊德晚年時將其進行昇華,1923年在《自我與伊底》中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結構”說,即認為人格是一個整體,這整體包括了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結構三層次互相影響,不同的階段,對個體行為產生不同的支配作用。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始終處於衝突——協調的矛盾運動之中。

本我在於尋求自身的生存、本能慾望的滿足;超我在監督、控制自我接受社會道德準則行事,以保證正常的人際關係;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慾望,並找到途徑滿足本我慾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監督,還有反映客觀現實,分析現實的條件和自我的處境,以促使人格內部協調並保證與外界交往活動順利進行,不平衡時則會產生心理異常。

只有處理好與本我、自我、超我之間的關係,心理才不會發生異常。

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人格被視為從內部控制行為的一種心理機制,這種內部心理機制決定著一個人在一切給定情境中的行為特徵或行為模式。


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視角看《項鍊》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02

馬蒂爾德在人格結構理論下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結構模型將人格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即是原我,位於無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慾望構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樂原則。

自我,介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則。


①層次一:不顧現實,只求滿足慾望,尋求快樂的本我特徵

故事的開始說到,馬蒂爾德的出生貧窮,沒有嫁妝的她只能嫁給小職員,她沒錢打扮,心裡覺得如同貴族淪落為平民。常常面對著家裡的傢俱幻想著高貴的生活。

她幻想家的接待室四壁掛著東方的帷幔,被青銅做的大燭臺照得通亮....她還幻想自家有幾個掛著絲絨簾幔的客廳....幻想有幾個香氣醉人、情調旖旎的內客廳,那是專為午後五點鐘與密友娓娓細語的處所,這些密友當然都是女人們心儀仰慕、渴望獲其青睞的名流。

在日常生活中,馬蒂爾德不喜與人交往,甚至和之前的好友儘量不往來,只因為她看著別人的日子過得比她好,若是與友人見面,回來滿面就會痛苦流淚。

可以看出馬蒂爾德內心是虛榮的,本能的慾望讓她痛苦,一旦有機會的時候,會不顧一切的滿足內心慾望。

當丈夫拿回晚會請柬時,瑪蒂爾德用丈夫的娛樂錢財給自己定製禮服後仍不滿意,於是向朋友借好了一串很高貴的項鍊映襯自己,欣喜不自覺溢出表面。

她什麼也不想,完全陶醉在她美貌所取得的輝煌勝利之中,陶醉在她成功的榮光之中。周圍的人對她殷勤致意,嘖嘖讚美,熱烈追求,女人們心中所羨慕的那種徹底而甜美的勝利。

真正參加晚會時,瘋狂的展現自己,直到到早上凌晨四點才離開。把馬蒂爾德的慾望因子展現淋漓盡致,當然這種慾望的迷失是與生俱來的,這樣的慾望滿足能夠給她帶來快樂感。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是追求快樂、力求發洩的本能衝動,我們整個心理活動都在下決心去追求快樂而避免痛苦。

就如馬蒂爾德想滿足內心的虛榮心做出的心理和行為是本能的衝動。但這種慾望不考慮現實價值,一心只追求快樂。


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視角看《項鍊》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②層次二:個人行為受役於本我及超我的自我特徵

自我,介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

本我無意識,自我是有意識的。它得遵循現實原則,根據外部世界的需要來對本我進行控制和壓抑,從而挽救它免遭滅亡。

弗洛伊德說認為,用一句通俗的話, 我們可以說自我代表理性和審慎, 本我則代表不馴服的激情。

馬蒂爾德面對沒法被滿足的生活,只能通過幻想來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望,也就是自我對本我的抑制,所以她很痛苦。即使有機會去表現自己了,本我也在用道德原則進行限制她的行為,不以犯罪和違反道德規範滿足需求。

所以馬蒂爾德選擇了犧牲了丈夫的零花錢和向朋友借錢滿足本我慾望。

人格理論人格的三層次中,自我扮演著難當的角色,除了設法滿足本我對快樂的追求;還必須使行為符合超我的要求。

面對項鍊丟失,超我開始出現併發揮作用,使馬蒂德爾本我的慾望之火下選擇勇敢面對債務,自我發揮力量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所以,自我兩邊為難,這個過程是痛苦的。

③層次三:道德化下良心和自我理想內化的超我特徵

超我:作為人格結構的無意識部分,超我是性衝動被壓抑之後, 經過一番轉化或變形,通過自我的審查,向道德、宗教或審美等理想形態的昇華。

參加完晚宴的馬蒂爾德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了項鍊,面對鉅額的債務。超我使瑪蒂爾德英勇的下了決心,用十年的艱苦來償還可怕的債務。

盧瓦瑟爾太太一下子就嚐到了窮人的那種可怕的生活,好在她事先就已經英勇地下定了決心。他們必須還清這一大筆可怕的債務。

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馬蒂爾德不想被朋友當成小偷,自我理想中就是她必須還清債務。奉行道德規範理性內化的馬蒂爾德堅持了十年,實現了超我,給讀者留下了誠信,勇敢的人格。


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視角看《項鍊》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03

馬蒂爾德在人格裂變下的心理過程及人物的形象昇華


人格裂變是在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下的人格結構中的人格層次進行的內心分化。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變化發展是人們努力緩解和消除挫折、衝突、痛苦和焦慮等心理過程中,通過一些順應和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使人格的作用保持連續性與規律性,並最終形成個人的獨特人格。

那馬蒂爾德是經過什麼樣的心理過程,實現了自我救贖並鍛造人格魅力?

①慾望未得到滿足的焦慮

故事開頭馬蒂爾德深感自己天生麗質,覺得本當身披綺羅,頭佩珠玉,如今熬在清貧的日子裡,內心滿是苦澀。這些都是她的虛榮心、無法被滿足的慾望在作祟。

也是人格中不懼現實狀態,想滿足慾望的心理。但有意識的自我出現,將無意識的本我拍醒。 根據外部世界的需要來對本我進行控制和壓抑,從而挽救它免遭滅亡。,然而自我的力量是非常軟弱的, 它必須藉助於超我才能創造相當的制衡。

在三層次人格的蹂躪下,緊緊裹住的內心壓抑焦灼,受不了這樣的壓迫,就容易焦慮。

就像我們會因為找工作焦慮,能力有限時,內心工作期待是我們的本我,但是現實規則又會壓制我們,良心道德約束我們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容易陷入焦慮。

弗洛伊德: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我們常不禁深嘆生活的艱苦。當自我被壓迫自認軟弱時,便將發生了焦慮,對外界而有現實的焦慮,對超我而有常規的焦慮,對伊底的激情勢力而有神經症的焦慮。

這樣子,我們就不難發現瑪蒂爾德的種種不愉快的緊張情緒,正是追求現實生存的自我為壓抑追求生命快感的本我卻又力不從心而導致的焦慮。


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視角看《項鍊》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②慾望膨脹引發過失

當瑪蒂爾德陷入這種自我焦慮時, 自我會開啟的防禦機制,主要是本我無意識的慾望的能量大於有意識的自我。

隨著本我而來的慾望需求,不能在現實沒有獲得獲得滿足的時候,它就必須遷就自我現實的限制,並想著怎麼樣能在現實中獲自我需求的滿足。

在收到晚宴請柬的時候,馬蒂爾德的本我慾望,在原則限制下,採取了借項鍊來獲得滿足。本能的無意識慾望被無限能量爆棚時,容易引發過失。也就是丟項鍊。

就如弗洛伊德在無意識理論說的:當一個人的無意識本能、慾望與意識的阻抑機制發生矛盾、衝突時, 戰勝了的無意識力控制著精神個體, 其語言、行為和思維情感都呈現出一種非秩序、非邏輯、非理性的跳躍, 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過失行為, 如口誤、筆誤、遺忘等等都是無意識的產物。

③實現救贖,人物形象昇華

上面說到馬蒂爾德的人格被本我佔據大量位置,也就是人格失衡狀態。自我開始出來協調,發揮理性的審慎,做出尋找、掛失、回信應付朋友以留足時間籌款買真的項鍊進行償還。

面對丟項鍊債務,讓虛榮心十足的馬蒂爾德放下身段,卑躬屈膝的能量,就是超我了。

超我既置自我於積威之下, 乃臨之以最嚴格的道德標準, 可見我們的罪惡之感也即超我壓迫自我的一種表示。

超我在馬蒂爾德的身上整整高亢了十年,她終於把債全還清時內心不由得簡直高興壞了,還感到一種既驕傲又天真的歡快。

馬蒂爾德一步步的人格分裂下的發生形象昇華,也就是作者完美塑造馬蒂爾德堅強的女性精神,通過費洛伊德人格理論下的人格層次及人格分裂的心理過程,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馬蒂爾德,她擁有的堅強的靈魂和驚人的勇氣。

也說明人的內心和行為不是一成不變的,人格層次的轉換置換改變,決定著人性是善是惡。


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視角看《項鍊》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04

結語

借用了費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欣賞了《項鍊》,對這個小說有了不一樣的見解。人的內心事兒多麼複雜的東西。看似簡單短小的小說,卻蘊含了人生的真諦和社會真相。

本我、自我、超我在人格結構中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過分壓抑放縱本我慾望或者需求;衝破自我現實原則制約;超我完美人格追求受限了良心與自我理想,三者只要有一個不平衡, 就容易導致人格的缺陷。

也印證莫泊桑的那句“人生是多麼奇怪,多麼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詮釋小說的主題也為不過。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人生之路的方向,她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使人墮落的。

人的一生一方面要適當追求本我慾望,又要接受自我的有力約束規則限制,才有可能從追求優秀品質並達到超我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