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項鍊》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之一,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了參加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裝點門面,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夫婦二人為了買一串新項鍊賠償朋友四處舉債。經過十年的節衣縮食和打短工才還清債務,此時的她才知道原來當初借的只是一串假鑽石項鍊。

莫泊桑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有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的小說擅長從平凡瑣屑的小事入手,深入淺出,言簡意駭挖掘出深層次的意義,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質和真實的人性。莫泊桑的小說構思獨特,擅長於細節描寫和人物刻畫,以及出人意料的結局。

《項鍊》 小說以“項鍊”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有人說《項鍊》就是批判類似女主人公瑪蒂爾德之類愛慕虛榮的人,其實這只是看到了小說的淺表層次,也並非作者莫泊桑想通過小說所表達的意蘊。

小說《項鍊》用了對比、反諷和誇張的文學手法,向我們揭示了人性和生活的真相: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時,往往就會執著于于幻想中的世界來擺脫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可是越是掙扎著要離開我們所不齒的現實生活,越是會深陷其中。只有當我們無所畏懼面對的時候,什麼困難都會被踩在腳下。


《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01、小說中的真假項鍊暗喻著虛幻世界和現實生活

《項鍊》中的瑪蒂爾德面容姣好,一直夢想過上貴族般生活,可現實中卻嫁給了一個普通的教育機構的小科員,只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這令她苦惱不已。小說中的項鍊暗喻著生活,我們有時因為現實生活的種種不如意,心生逃避尋找一種理想生活狀態,豈知我們嚮往不已的生活卻原來只是一場臆想中的虛幻世界。

虛幻再美好終究會破滅,現實生活雖然殘酷卻真實

①理想的婚姻狀況和現實的婚姻狀況的反差

“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小說中的女主瑪蒂爾德外貌姣好,性情柔順,她一心盼望能夠遇到一個多金又有地位的男子,這樣就過上舒適優雅的生活,但沒有優渥的家世,也沒有豐厚的嫁妝,最後只好嫁給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教育部的小科員。

瑪蒂爾德經常顧盼自憐,不願接受這段帶著平凡人幸福的婚姻,美麗而聰明的她不甘心於一段平淡普通的婚姻,不甘心自己剛剛離開一個平凡的原生家庭,又進入一個平凡的婚姻生活中,但是她卻不知道如何能夠尋覓一段良好的佳緣,又沒有灰姑娘的好運氣,所以她只能按部就班地進入一段在門當戶對的婚姻中。

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女主對於自己的丈夫並非有多麼不滿,而駱塞爾先生對於太太也是呵護有加,實際上瑪蒂爾德太沉醉於內心虛構起來的美好婚姻外殼中,而忽略了美好婚姻的本質:相扶相持。

《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②幻想中的生活和現實生活的對比

瑪蒂爾德夢想中的生活是:

接待室蒙著東方的幃幕,點著青銅的高腳燈檠,穿短褲子的高個兒侍應生聽候指使,熱烘烘的空氣暖爐,精緻而且芬芳的小客廳,披著古代壁衣的大客廳擺著精美傢俱,自己則在午後和某個知名男子在那兒閒談。

可是現實生活中的她每天面對的是如此生活:

“房屋的寒傖,牆壁的粗糙,傢俱的陳舊,衣料的庸俗。”

這都讓瑪蒂爾德感到痛苦和苦惱,就連那個照料瑣碎家務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傭人也令她懊惱不已。

可見,小說的女主人公一心向往的是一種上流社會人士的流光溢彩的生活,而現實中她不得不每天面對單調而平庸的生活,她的丈夫卻很享受這樣的生活,這不得不令她更加苦惱,陷入了一種獨自面對平庸的生活,無法擺脫,卻不得不面對的困境中。

《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③自己糟糕的生活和好友奢華生活的對比

瑪蒂爾德本就對於自己的生活現狀感到苦惱,當她看到好友佛來思節夫人富足華麗的生活後,心中更是平添了一份懊惱和羞愧,強烈的自尊心令她備受煎熬。

“佛來思節夫人非常有錢,不僅有著數不清的華麗服飾,還有很多精美的首飾—— 鐲子、珍珠項圈等等”

而瑪蒂爾德呢則

“沒有漂亮服裝、 沒有珠寶,什麼也沒有”

以致讓可憐的女主人公不想再去看望好友佛來思節夫人了,因為看望回來就會感到十分痛苦。

在好友家裡她看到了自己夢幻中的生活,同時也是她孜孜追求的美好生活,好友的貴婦生活是瑪蒂爾德可望而不可即的,這種強烈對比之下,現實狀況讓她自尊受挫,痛苦不已。

小說《項鍊》中瑪蒂爾德中的真假“項鍊”暗喻著瑪蒂爾德的真實生活和她夢寐以求的生活,這既是她苦惱的根源,也是日後悲劇的起源,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不僅令人歎服,這種對比手法和暗喻的手法既更有諷刺意味,同時也帶有一點悲憫的情懷在其中。

《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02、項鍊事件看似是一個偶然因素,它改變了人物的命運軌跡,其實背後的必然因素依舊是人性以及生活的真相

人生真是古怪,真是變化無常啊。無論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點點小事。《項鍊》

《項鍊》這部小說似乎有著許多偶然因素,如果當初瑪蒂爾德自己去買一個假的首飾,如果她發現首飾丟失後,主動向佛來思節夫人說明情況,如果她索性一走了之......也許她就不會遭受後來的一系列的困苦生活。

其實項鍊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丟失項鍊由此改變了瑪蒂爾德夫婦的生活軌跡,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蝴蝶效應。項鍊事件是偶然因素,必然因素就是:瑪蒂爾德不能安於現實生活,卻又不願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總想著能夠突然好運降臨,過上富足奢華的生活。

即便沒有這次事件,相信生活遲早會在某個轉彎處給她一個響亮耳光,讓她放下幻想面對殘酷而真實的生活。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遠大前程》中的皮普,出身貧困家庭的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所謂的遠大前程,最終生活教會了他,平凡生活的可貴。

生活有時就是那個帶著奸笑的後媽皇后,適時給你遞上一個紅彤彤的毒蘋果,生活就像一件虛幻美麗的錦繡外衣,裡面也許爬滿了跳蚤,它們會適時跳出來咬你一口。

《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03、一夜的美麗虛幻和十年的艱辛歲月,無法抵擋一時的誘惑就要付出成倍的代價

小說中多處運用了對比和反襯,這樣刻畫人物的效果加劇了人物的悲劇性,對讀者更有震撼性,小說的主旨也更加深刻,引人思考。

①《項鍊》中的女主瑪蒂爾德在一步步誘惑之下,終於度過了一個美麗卻有點虛幻的夜晚,不料卻為此付出了十年的艱辛生活,這樣的反諷實在是令人唏噓,同時也讓這個悲劇更具震撼效果,其中還帶著一絲嘲諷的意味。

  • 誘惑一:

路瓦栽沾沾自喜地帶回家一張教育部長髮出的請柬,那張花費了不少力氣才弄到的請柬,這張請柬彷彿是一張通往上流社會的門票,讓一直鬱鬱寡歡的瑪蒂爾德看到了一絲希望。就是這一張精美的請柬將瑪蒂爾德引向了虛榮的大海、生活的深淵。

  • 誘惑二:

看到伏來思節太太那個富有華貴的家,此時的瑪蒂爾德的內心的虛榮心再一次膨脹,她希冀著早日過上這樣的生活。

當然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批判女主的虛榮心上,其實很多時候,生活會不時向我們拋出許多名利的誘惑,該如何選擇呢?這時候往往是我們心中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起了主導作用。

  • 誘惑三:

瑪蒂爾德在舞會之上大放異彩,似乎觸摸到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大門,卻不料樂極生悲,從此徹底進入了社會底層。

其實一步步走來,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一切又似乎在意料之中。生活有時總會突如其來給瑪蒂爾德一個大餡餅,當她還沒來得及歡呼雀躍,卻發現腳下已踏入萬丈深淵。

《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②十年的艱辛生活歷練了女主

瑪蒂爾德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卻不甘心於平凡的生活,做著不切實際的夢。然而她當災難降臨之際,卻也激發出了女主人公勇敢堅強的內在性格,她與丈夫一起通過十年的時間和最美好的年華一起賺錢、攢錢用於還債。 此時的瑪蒂爾德在我們眼裡雖然有點可悲,但更可愛可敬,她至少敢於坦然面對自己犯下的過失。

她在十年之後變得自信樂觀,甘於平淡,十年前的她每次看到好友佛來思節夫人,會因為彼此之間的巨大落差而傷心、遺憾和失望,可是經過十年的磨練,瑪蒂爾德雖然外表變得蒼老、粗壯,但是她的內心卻變得從容淡定了,她主動上前,和已經認不出她的佛來思節夫人攀談。

瑪蒂爾德嚮往的貴族生活並沒有讓她內心得到安寧,十年的艱辛生活反而讓她得到心靈的平靜,在虛幻與真實面前,瑪蒂爾德選擇的是真, 反襯出虛幻的貴族生活只會讓人空虛。

③“十年”的艱辛生活真的就能拯救那“一夜”的浮華嗎?

本來小說在此圓滿結束,也許也挺完美的,可是莫泊桑先生卻偏偏覺得意猶未盡,也許生活本就如此,常常在你覺得春暖花開之際,生活會給你頭上澆上一盆冷水。

“可是我那一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好友的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一串假項鍊便將她十年的辛酸奮鬥,堅韌、勤 奮、誠正、質樸的品質消解得無影無蹤,霎時將人推至無窮無盡的絕境。

莫泊桑在小說結尾處來了一個大轉折,小說至此嘎然而止,留給瑪蒂爾德的不僅僅是五味雜陳,留給我們的又豈止是一陣唏噓和一聲嘆息呢?

難怪魯迅先生說:

“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 看。”

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相,曾經的過錯無法一筆抹去,畢竟人生不是遊戲,無法重新來過,曾經的傷痛,總會在某個雨天隱隱作痛,但是好在瑪蒂爾德學會了用自己的誠正與勇力改變那不幸的境遇,你我也是如此,在療傷中成長。

結語:

莫泊桑的小說《項鍊》更像是一場荒誕劇目,可是卻帶給我們很多思考,讀完小說,心中莫名感到一種窒息感,似乎生活和命運在暗中窺視著我們,一旦我們行馳踏錯,就會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