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興也風風火火,亡也風風火火,元朝的統治為什麼滅亡這樣快?

紅紅火火講歷史


俗語答案:

一、元朝沒有明文規定卻實際存在的民族分化政策使的蒙古人徹底被孤立。

二、從建立全國的統一到退出大都結束全國統一,戰爭不斷。沒有機會休養生息。

三、中央政局不穩定以及皇位繼承製度的混亂。給了起義軍隊做大的機會。


元朝興也風風火火,亡也風風火火,元朝的統治為什麼滅亡這樣快?


元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大一統的全國性政權。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朝代,說他與眾不同並非因為他是少數民族政權,畢竟還有後來者——滿族建立的清朝。那為什麼說他與眾不同呢?翻遍二十四史,大統一的朝代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初創——興起——盛世頂峰——衰敗——滅亡。就算短暫實現大一統的秦、晉、隋都還有一個初創——興起——滅亡的過程呢。但是我們迄今為止都沒有能找到元朝初創——興起——盛世頂峰——衰敗——滅亡之間明顯的分界線,甚至短暫王朝初創——興起——滅亡的分界線都不明顯。就是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朝代,祖先打到過歐洲的朝代,卻短短不到一百年就結束了對中國全國的統治。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元朝的大一統的統治這麼短暫呢?

元朝沒有明文規定卻實際存在的民族分化政策使的蒙古人徹底被孤立

本來蒙古族在中國歷史上就是一個少數民族,比著漢族少很多。特別是大蒙古國分裂為四大汗國後,忽必烈所建立的“大元大蒙古國”的蒙古人在數量上比漢族就更少了。元朝為了維護蒙古人在全國的統治,主張蒙古至上主義,推行民族壓迫和民族分化政策。根據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後分為蒙古族、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漢人(曾經在金朝管治下的漢族、女真族、契丹族等各族臣民)、南人(南宋管治下的漢族及其他南方少數民族等各族臣民)四等。被後世學者概括為四等人制。但是這個制度在整個元朝的官方文告和檔案上並沒有看到過。所以說這個政策並沒有明文規定,但是這個制度卻實際存在元朝的歷史中。

例如整個元朝職位分配亦與族群有關,職位愈高,漢、南人愈少。丞相、平章之類的高級官職幾乎被蒙古、色目人所壟斷,漢人主要擔任執政一職,而南人則幾乎沒有人出任過執政。根據清華大學(臺灣)蕭啟慶所主持的《元朝宰執的族群與社會成分分析》計劃統計:

在元朝的473名宰執中,蒙古、色目佔70.2%,漢人、南人佔29.8%。而且蒙古、色目所佔比率有逐步上升之趨勢,由前期之52.9%,上升為中、後期之71.6%及75.9%,而漢人、南人則由前期之47.1%遞減至中、後期之28.4%及24.1%。

就這些職位而言,職位越是重要、越是高,蒙古人和色目人就越多,而漢人和南人就越少。元朝實行的這種族群歧視政策的身份制度是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為四等,是以族群降附的先後順序以及他們認為的政治可靠程度,分別賦予給予不同的職位與權利,用來凸顯蒙古人的優越地位,並壓制被征服各族群。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間,這種帶有民族歧視的民族分化政策已經基本形成,其後構成元王朝統治秩序的一個很大特點。但是這也成為了元朝結束其全國性統治的原因之一。

從建立全國的統一到退出大都結束全國統一,戰爭不斷。沒有機會休養生息。

縱觀整個元朝的歷史,他就像一個戰爭機器一樣,永不停歇的在打仗。不管是從成吉思汗於1206年建立的蒙古汗國算起,還是從忽必烈1271年建立的元朝算起,一直到1368年元朝失去對中國全國的統治權,整個元朝沒有戰爭記錄的年份僅22年。而且這22年還不連續,而是可憐巴巴的存在於元朝的戰爭的五個階段中。這五個階段分別是:

  • 1206-1253年為滅西遼、西夏、金國、吐蕃、大理等國的階段;

  • 1253-1279年為滅南宋的階段;

  • 1280-1284年為鎮壓復宋起義的階段;

  • 1285-1349年為對內鎮壓起義、對外侵略擴張的階段;

  • 1351-1368則為元末農民起義階段。

其中最長的連續沒有打仗的時間都不超過3年(1303-1305年)。最恐怖的是元朝自1280年統一全國後有記錄的戰鬥就多達230多場,這還沒有算上沒有記錄的和1280年之前的戰鬥。這活脫脫的就是為戰爭而生的戰爭機器呀。

所以說,元朝沒有、也無法像其他的大一統王朝一樣,在統一全國後實施“休養生息”的政策。俗話說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打就是“糧食”和“金錢”。例如漢武帝、唐太宗等等在進行大規模戰爭時,無不先勒緊腰帶,準備糧草。可是元朝從來沒有為這些身外之物擔心過。可以說,我國曆史上沒有任一朝代能在戰爭的持續消耗上與元朝相比較,元朝最後的覆亡,其實是典型的“趁它病取它命(內部政變)”或“群蟻咬死象”的過程。真正消滅元朝的不是實際意義上的戰爭,而是元朝自己的疏忽。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疏忽,這也導致了元朝的毀滅。

中央政局不穩定以及皇位繼承製度的混亂。給了起義軍隊做大的機會。

元朝和清朝一樣,他們也面臨著路線的選擇:是繼續走忽必烈路線以儒家思想治國,還是以蒙古為基礎的政策。可是不一樣的是,元朝統治中原98年卻沒有能確定下合適的路線。

忽必烈在位時尊孔崇儒並且大力的發展儒學等推行漢法的政策。然而他又不敢全部否定蒙古制度,為了保留原蒙古制度,最後形成了特有的蒙漢兩元政治。忽必烈死後,其繼承人元成宗主要恪守他的制度,如果成宗能夠多活幾年,忽必烈的治國方略還是有可能持續下去。可惜的是在位13年的成宗死了,並且太子早死,造成了元朝的繼承混亂,沒有法定的繼承人。海山之弟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右丞相哈剌哈孫發動大都政變。他們斬殺阿忽臺,控制大都局勢,擁護率軍南下的海山稱帝,即元武宗。元武宗因愛育黎拔力八達有功,冊封他為皇太弟(即未來的元仁宗),相約武宗系與仁宗系交替稱帝,即武仁之約。面對皇位的誘惑,誰也不能保證能夠遵守承諾,元仁宗最後就違背了誓約,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後代,這就引發了元朝中期一系列的血腥政變,其中就有刺殺事件(南坡政變)、兩地自立為帝事件(兩都之戰)、毒殺事件(上都兵變)等。短短的十幾年間,皇帝之位多次易主。如此頻繁的帝位之爭,使得元朝高層內部並沒有什麼凝聚力,各系的勢力都想推自己效忠的對象登上帝位,從而導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內亂。元惠宗登基之後,內部稍微穩定了下來,他也終於有機會去鎮壓內部的農民起義。可是他兒子不爭氣呀,想篡他老子的帝位。使得元惠帝不得不把精力放到朝廷內部,最終元末的起義軍星火燎原。在劉福通、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等義軍隊伍的分段牽制、輪番啃咬之下,龐大的元朝逐漸被蠶食殆盡。

結語:一個因歷史意外“盛年而逝”的朝代

不可否認的是元朝在建立之初到退到漠北之前,一直很強大。他滅亡的原因就在於,沒有明文規定卻實際存在的民族分化政策使的蒙古人徹底被孤立,給自己樹立了太多太多潛在的敵人。導致內部起義不斷,自身不得不放下發展的機會去鎮壓起義。在鎮壓起義的同時,自身內部又因為沒有制度的制約,使得元朝中央政局很不穩定、皇位繼承製度極其混亂。而起義軍們瞅準他處理內部矛盾的空檔,發展做大,一哄而上,把這個處在壯年的朝代分而“啃”之。他的後來者,清朝吸取他的教訓,這才造就了清朝將近300年的江山。


俗人俗語俗評


元朝簡介: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元朝滅亡原因:

l 長期對外戰爭

元朝滅宋之後,又先後對安南、占城、爪哇和日本等國發動戰爭,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但由於勞師襲遠、環境不適、瘟疫疾病和自然環境等因素,導致幾次對外戰爭失利,損失慘重,僅兩次對日戰爭就損失了十多萬人。

l 政變、皇位更替頻繁

元朝傳位十一帝,享國九十八年,平均每8.9年換一次皇帝。如延佑七年(1320年),發生南坡之變,元英宗被刺殺;泰定五年(1328年),就有三位皇帝先後登基;至順三年(1332年),兩位皇帝先後登基,併發生丞相掌權對抗皇權事件;皇位更替如此頻繁,在歷朝歷代中都是沒有的。正是由於這樣,才使得國家政治不能趨於穩定,國家不能安穩發展。

l 苛捐雜稅嚴重,官員腐敗

由於長期的對外戰爭,使得百姓不能休養生息,加之皇帝為了解決軍隊費用、宮廷廩祿、宗藩歲賜等。重用一些以"理財助國"邀寵的大臣阿合馬、盧世榮、桑哥等人主持國政,制定了一系列的苛捐雜稅,剝削百姓、橫徵暴斂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並大量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使得物價迅速上漲。加之官員貪汙腐敗,在收取賦稅時,又增加了許多名目,如“拜見錢、追節錢、生日錢、人情錢、撒花錢、常例錢、就連論訴官司也要收錢”。正是這一系列的苛捐雜稅,才激起民眾起義,加速了元朝的滅亡。

l 法律不平等,等級制度森嚴

元朝為維護蒙古貴族的專制統治權,建立等級歧視制度,採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中國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這種劃分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規定中。比如禁止漢人打獵、學習拳擊武術、持有兵器(例如數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集會拜神、趕集趕場作買賣、夜間走路。"殺蒙古人的償命,殺色目人的罰黃金四十巴里失 ,而殺死一個漢人,只要繳一頭毛驢的價錢。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貳(雖然實際上存在很多例外情況)。這些法律規範對於漢人均不平等。

綜上所述,元朝從建立到滅亡這短短九十八年的時間裡,始終沒有取得漢人的民心。加之經濟、政治發展,都沒趨於正軌,法律不平等、戰爭頻繁、官吏貪汙等一些因素的驅使,才加速了元朝的滅亡,使得風風火火的元朝,最後灰頭土臉的落幕。


星君看世界


元朝供存在98年時間,在所有中國歷史大一統王朝中,也算是非常短命的。究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幾點。

遊牧民族,缺乏管理國家能力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以軍事能力起家,橫掃歐亞大陸。建立起數個汗國,可在歷經一代,二代統治者之後,便脫離獨立。整個帝國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管理。

內部奪權紛爭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殞命合川釣魚城之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均自立中央政權,進行了長久的大汗爭奪戰。蒙古帝國走向分裂。

無強力集權中央政權

元朝宗親貴族勢力龐大,作為遊牧民族的當權者,既無意願,也無實力對此進行有效的抑制。

形成了類似分封屬地般,各地有自己的行政、軍事、司法權力。導致國家產生尾大不掉,弱幹強枝的局面。

此種形勢無法改變的話,無論是漢末的諸侯紛爭,或是千年後的中華民國軍閥割據。其下場均只有一個,滅亡。

牴觸漢化

元朝統治者,對其軍事才能過分自信,對漢文化非常牴觸。

其實行的,蒙古,色目,北方漢人、南方漢人的四種姓制度,就是突出的代表。

而漢族依然在制度管理,文化,農商等方面,依然有很大優勢所在。元朝此策略,不僅不能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反而激化民族矛盾,製造出無數反政權者。

綜上所述,元朝終逃不過曇花一現的命運。


嘟爺侃


元朝的興起是基於蒙古騎兵強悍的戰鬥力,但是很奇怪的是這麼強盛的王朝不足百年就亡了,其實這和蒙古的繼承製度有很大關係。

蒙古部落得大汗雖然是出自黃金家族,但是必須經過胡裡臺大會推舉產生,所以遇到蒙古大汗駕崩,所以蒙古貴族就會停止一切戰事和政務,全速趕回大汗駐地,參與或搶奪大汗之位。只有成吉思汗死時指認窩闊臺繼位,其他的蒙古大汗都是靠實力爭奪的,還出現過同時兩個自稱大汗的狀況。

等忽必烈憑武力爭奪到蒙古大汗時,有些蒙古汗國和部落是不承認忽必烈的合法性的。自忽必烈建立大元政權開始,並沒有效仿漢人政權確定明確的繼承人法則,仍然延續蒙古繼承人方式,造成很多蒙古貴族都有可能繼承帝位,繼承人群體很大且沒有規則排序,造成元朝不足百年出現了十幾個皇帝,每個皇帝在位時間都很短,還有死於非命的。

朱元璋奪得天下建立大明時,便鑑於元朝的教訓,明確繼承人法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縮小了繼承人範圍,也規範了繼承人順序,解決了這個問題。


小義老師扯歷史


首先是根基不穩,而且也沒經濟基礎,內部矛盾不斷,政權腐敗,皇帝換的太快,統治者一味的征戰,不管所佔土地的管理,其次是他們的文化沒有做到和其他多個民族文化的統一和融合,還看不起漢人,所以它的敗亡也是必然的!



半世輝煌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本質是元朝統治者,對其民族文化的自負,以及對優秀文化的排斥。元朝的失敗的經驗,為中國第二少數民族統治王朝提供參與。


東方築裝修設計


元代沒能存在多久的原因,在於統治者和統治階層的統治力低下,沒能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因為元代統治階層實行民族分化政策,同時在政府裡不太願意吸納其他民族優秀的管理人才。所以造成社會分化嚴重,經濟衰敗。並且沒有在統治區內實施殖民文化,也沒有實現民族融合。再加上元朝的皇帝更換頻繁像鬧著玩兒似的,所以這樣的大環境造成的結果,不僅僅是元朝,乃至整個蒙古帝國,在世界範圍內都迅速衰敗。


不枉春秋夢一場


因為蒙古族人少,統治階級腐敗,不關心人民疾苦,只知道及時享樂,卻忘記人民才是一個王朝的根本,盤剝老百姓,亡國是早晚的事


快到嘴裡來-


元朝實行奴隸制,把國人分為3等,4等人。1等蒙古人,2等色目人,3等中原人,4等南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