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才能做到自知呢?

電源老李


孔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才能做到呢?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確實,能夠清楚知道自己之外他人的思想、言行,必須要有一定的智慧才能做到。

而能夠清楚了知自己的人實在是不多,能做到自知的,已經“明”了。


什麼是“明”?

這個“明”,

在《大學》裡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明德”,也即是自知者明的“明”。

在陽明心學是: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所說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也就是“良知”

在禪宗則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開悟時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如何才能做到?

在中國中華傳統文化裡面都能找到。

儒家方法:“吾三省吾身”。“克己復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像孔子的弟子顏回能夠做到不貳過,是非常令人讚歎的。

道家方法: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佛家方法: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試,莫使惹塵埃。

我們總結儒釋道三家的思想,會發現有個共同之處——

  1. 就是反省改過,叫做”修“,

  2. 然後依照正確的方法去做,叫”行“,
  3. 最後才能達到想要的一個結果,就是”自知者明“。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雖然知道聖賢教給我們的方法,但是因為個人情況不同,往往不容易做到真正的反省改過,依教奉行,所以很難做到”自知者明“。


一家之言,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