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該如何讀通讀透?

王永良


首先資治通鑑是一部奇書。神奇在哪裡?大家會發現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都在誦讀。包括以下幾位:

毛澤東讀過17遍《資治通鑑》。並且評價說:每一遍都有新收穫。

曾國藩評價此書: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我們都在學毛澤東學曾國藩。聖人如此力推。證明這本書有神奇的魔力。

我們從兩點來理解,看完你會豁然開朗。

第一,特別強調領導者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人君的才能、素質和品質對於國家興衰的重大影響!第二,反覆強調治國之道關鍵在於用人的道理,提出了一系列如何選拔人才、用好人才的思想。

總結一下:資治通鑑主要講的是為官從政之道,也就是教會人如何做一個好官,在實際生活中該怎麼處理公務等,當然有的人比較聰明,看了資治通鑑不從政做別的了,而且還做得很好,我們可以汲取《資治通鑑》的道理,為我所用,定然有所收穫。


河北卡行


學習《資治通鑑》,首先要理解它名字的寓意。《資治通鑑》四字的意思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領悟其書的宗旨是“敘國家之興衰,著生民之休慼,使觀者自擇其惡得失,以為勸誡”。

全書所選資料豐富,共294卷,另有《目錄》、《考異》各30卷。《資治通鑑》所記之事,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開始,共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末年共計1362年的歷史,編寫嚴謹,記述歷史時文筆優美,可讀性很強。更重要的是《資治通鑑》在一定程度上對封建社會的黑暗統治給予了揭露。

《資治通鑑》在我國史學界和文學界有著很高的地位,問世後得到了極高的評價,被認為是撰寫歷史不得不讀的史書。



用戶言午澤群


我讀的是中華書局胡三省繁體豎排20冊版本的《資治通鑑》。

初始的失敗閱讀經歷

入手這本書後,也在網上看了不少別人的讀書經驗,卻沒記住多少。開始,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讀書的過程中,根據歷史人物結合事件展開,來寫讀書筆記,加入自己的分析,以及對現實的映照。

事實上,一段時間後,我很沮喪,因為速度太慢了,時間線拖得太久,導致我在此書上花費太多時間,想想20冊,以目前的讀書方法,三年都讀不下來。

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就在寫讀書筆記花費太多時間,因為要查閱其他資料,結合現實,又要查閱一番資料。

如果戰線太長,心理壓力就會增加,最後演變成一種負擔,失去了初衷,甚至萌生退意,讀不下去。

較為有效的閱讀方法

後來,我決定先不寫讀書筆記。

將閱讀分成兩大步,初次閱讀,第二遍閱讀。初次閱讀方式是通讀,這樣故事連貫性較強,讀起來也更有趣味。由於歷史書籍,時間軌跡太長,為避免前面讀完,後面忘,我一般是按照朝代來重讀第二遍。第二遍時,會站在整個朝代的高點上寫一些讀書筆記。

這個時候,即使有些慢,也不會有心裡壓力,因為不管將來會花多少時間讀完,至少這個朝代歷史,自己通透了。

初次閱讀時,我一般會對照著簡體字,標註自己不認識的繁體字,可以在網上下載app,都有簡體版書籍。也會寫下自己的見解在書籍上,都是一些簡短的想法。便於自己第二遍寫讀書筆記,展開話題。

胡三省標註的小字也會看,因為可以瞭解地理位置,還有官銜等等。

第一遍通讀後,第二遍讀起來很快。

下圖是我在書籍上做的筆記。一直覺得胡三省這種讀書方式,還有金聖嘆品評《水滸》的讀書方式很好。因為每次閱讀,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靈感也就一瞬間,不記下來,很容易忘記。




讀史的作用

很多人覺得歷史經驗已經過時,不適用現在。其實,不然。讀史,你會發現古代先賢的智慧不容小覷。很多智慧,人性,管理,在現今仍有很多用處,永遠不會過時。《資治通鑑》中,尤其是“臣光曰”部分,是司馬光所有的的智慧見解,有很多精闢的理論。我們可以比較一下自己的見解,拓展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

細心的人,如果留心身邊的人事,還有企業的管理,領導的處事,就會發現很多在史書中的智慧。


王小木的圖書館


《資治通鑑》記了1362年的歷史,太長,讀起來費勁,但是也有點小竅門。

先讀《資治通鑑紀事本末》

《資質通鑑》是編年體史書,主要記載公園前403年道公元959年間的歷史,主要記錄各國的政治外交等歷史,所以要想簡單的,快速的看完《資質通鑑》,可以先看南宋袁樞的《資治通鑑紀事本末》,這部書把《資質通鑑》內容大概用239件事給概括了,算是提綱摯領,這樣再去讀《資質通鑑》會快很多。

讀《資質通鑑》要抓重點

《資質通鑑》的名字是宋神宗欽賜的,因為他認為此書“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可見《資質通鑑》的史評觀是它最精華的地方,所以重點讀史評部分。

最後用時間和精力去讀書吧,沒有太取巧的辦法了,學歷史就得啃。


盛京楊員外


《資治通鑑》皇皇300多萬字,自問世以來,一直好評如潮,然而也一直“號為難讀”,歷來是說好的人多,真讀過的人少;讀後有心得的人多,真能說出個子醜寅卯的很少……

  《資治通鑑》是宋代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及其助手歷時19年編寫而成的一部編年體通史鉅著。宋神宗皇帝因此書“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據《詩經》“商鑑不遠,在夏後之世”之資於治道之意,特命名為《資治通鑑》。通鑑記載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以來至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16個王朝共1362年的歷史。

  作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處處以“嘉善矜惡,取是舍非”為歸依指向,就是鼓勵好人好事,抨擊惡言惡行,是要為後來者提供“資治”的,因而對後人參政為官甚至為人處世都極其重要。

  “資政第一書”的難讀之處

  被譽為資政第一書的《資治通鑑》,是一部著眼於解決現實政治問題的政治教科書。這部書的誕生本身就是為了回答北宋統治者政治變革究竟該向何處去的問題。

  公元1069年,正是宋神宗熙寧二年,也就是王安石變法開始的一年。在這一年,一場影響深遠的爭論正在進行。這場爭論的主角是司馬光和王安石。

  司馬光、王安石都主張治國的方法要變,實際上都是變法派,只不過王安石主張激進的改革,司馬光主張漸進溫和的改革。然而急於求治的宋神宗最終選擇了王安石的藥方。由此,司馬光得以退居當時的西京洛陽,完成了《資治通鑑》這部影響深遠的鉅著。

  對於這部300多萬字的鉅著,歷來是說好的人多,真讀過的人少;讀後有心得的人多,真能說出個子醜寅卯的很少。《資治通鑑》這部書對一般讀者來說,有兩個“難讀”。

  第一,閱讀困難。

  為什麼?由於編寫體例的緣故。所謂編年體,顧名思義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也就是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這種史書寫作方式的優點為敘述史事發生的次序分明,從時間上給人以完整的歷史概念,所以這種寫作方式最能夠給讀史者呈現全方位的歷史景象,對於汲取歷史借鑑最為合適。但是由於同時發生的史事不止一件,每一件事又分別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紀錄在不同的卷冊中,割裂了歷史發展的連續性,於是產生了史事紀錄支離破碎的缺點。比如要了解兩稅法,需要把通鑑81卷《唐紀》中的42卷讀完才行。所以儘管《資治通鑑》自問世以來,一直好評如潮,然而也一直“號為難讀”。有多難讀?司馬光自己說,在其問世的頭17年裡,只有一個叫王勝之的人通讀了一遍。

  第二,不容易讀透徹。

  如果把《資治通鑑》和《史記》相比,我們發現它們有三個“不同”,這三個“不同”,正是《資治通鑑》不容易讀透徹的原因。

  首先是語言風格不同。《史記》語言生動,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天然就有吸引力,讓人容易閱讀。而《資治通鑑》的語言看似平實無奇,正如朱熹所說:“溫公之言,如桑麻谷粟”。初讀往往讓人覺得過於平淡,只有細細品味,才能讀出妙處。

  其次是寫作宗旨不同。與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著史宗旨不同,司馬光著史的宗旨是“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資治通鑑》關注的興奮點在於“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鑑者”。司馬光把史學資治、取鑑的功用提到了突出的位置,《資治通鑑》一書的內容,貫穿著司馬光的這一思想。

  再有就是關注對象不同。《史記》既寫帝王將相,也寫下里巴人,包括刺客、造反者、失敗者等等。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時自己起的書名就叫《歷代君臣事蹟》,很顯然,從這個書名就能看出司馬光關注的對象主要是為政者。

  那麼,究竟該如何閱讀這部大部頭的鉅著呢?

  《資治通鑑》的三種讀法

  第一種讀法,系統精讀。

  精讀《資治通鑑》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注意七個方面的配套著作,即:續、改、注、補、評、研、譯。比如宋代李燾所著《續資治通鑑長編》;南宋的袁樞將編年體的《資治通鑑》改編為以紀事為中心,把書中記載的16個王朝1362年的歷史歸納為239件大事66件小事。再如,受《資治通鑑》的影響與啟發,南宋的儒家亞聖朱熹對《資治通鑑》等書進一步簡化內容,編為綱目。所謂“綱”就是記述一條史實,有如我們常說的提綱一樣;所謂“目”,就是在每一條綱後,用非常簡練概括的話闡述綱中的歷史事件。《通鑑綱目》既是初級的歷史教科書,也是傳統社會的思想政治教科書。

  就閱讀《資治通鑑》而言,宋末元初王應麟撰《通鑑地理通釋》和胡三省的《資治通鑑音注》是後世研讀通鑑的必讀書。此外,明末人嚴衍和他的弟子談允厚花30年寫出的《資治通鑑補》,拾遺補缺,豐富了《資治通鑑》的可讀性。《資治通鑑》博大精深,後世很多史家都有閱讀評論,讀來都有裨益。

  第二種讀法,比較閱讀。

  不同於一般史書,《資治通鑑》是一部專注於資治的政治教科書。就史料來源而言,現代學者考證其引用的書目有359種之多,但隋唐五代之前的史料大體以正史所載為主。如果把《資治通鑑》與相對應的正史對照比較閱讀,就會發現司馬光更多的微言大義、春秋筆法。二十四史中公認的精品是前四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如果把《資治通鑑》與這些史書對照閱讀,不僅有趣,而且更能體悟《資治通鑑》的獨特價值取向和資治鑑借。

  就拿對漢高祖劉邦的評價來說,司馬光引用了班固在《漢書·高帝紀》中對劉邦的評價:“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 說劉邦“不修文學”,就是不喜歡文化學習,捎帶著也不喜歡儒家的讀書人。文化程度不高而悟性高有見識,這是劉邦最大的特質,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多次提到“高祖之明達”。從看門的到一般士卒,見到他都像見到老朋友一般,說明劉邦對社會底層民眾有親和力,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劉邦善於走群眾路線。所以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人心甘情願為他效命。與劉邦相反,項羽唯一一次向社會底層的農夫問路還被對方誆騙了。農夫與項羽無冤無仇,為什麼要騙項羽?一個善於走群眾路線、群策群力,一個自矜功伐而不師古,這就是劉項二人成敗的關鍵所在。

  司馬光一貫認為,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應該具備“仁、明、武”三種德行,所謂“仁”,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人文情懷;所謂“明”,就是明辨是非曲直;所謂“武”,就是有決斷力,遇事當機立斷。對照這個標準,漢高祖劉邦還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一句“病於不學而已”,道盡了司馬光的遺憾和對後來者的期許。

  第三種讀法,以史論為中心跳讀。

  問題意識和目標指向是閱讀的重要方式。《資治通鑑》全書有218篇史論,其中司馬光不僅引用了前人的史論,而且自己親自寫了119篇,名之為“臣光曰”。這些史論就是《資治通鑑》全書的關鍵點,是司馬光歷史觀的直接表達。司馬光為什麼這麼評價?為什麼引用這些史論?如果帶著這些問題再去上溯回看,讀來自然能有所獲。

  以司馬光對項羽的蓋棺論定舉例來說,《資治通鑑》的“臣光曰”,專門對特別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進行評價。但對項羽,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沒有直接發表看法,反而引用了司馬遷和揚雄對項羽的評價。

  司馬光真的對項羽的敗亡沒有自己明確的看法嗎?確實有,只不過沒有寫在《資治通鑑》裡。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鑑》之前專門寫過一本提綱式的著作,也可以說是通鑑的提綱,名為《歷年圖》,收在司馬光的另一本史學名著《稽古錄》中。這部書中的“臣光曰”評價項羽的基本觀點與司馬遷差不多,但司馬光特意用了“安行無禮,忍為不義”八個字來評價項羽。司馬遷認為項羽背關懷楚,放棄關中的天下形勢勝境是其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司馬光則格外強調項羽不施行禮義仁政,是其失敗的更重要原因。其次是用人問題,司馬光說項羽“才高者見疑,功大者被絀”,有能力的,他懷疑猜忌,功勳卓著的,他棄之不用,照這樣幹下去,即便佔領秦朝的許多地方,又怎麼能避免敗亡的命運呢?

  本文作者:河北省委黨校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節目主講人,配套的深度閱讀著作《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Mr張先森說


  竊以為《資治通鑑》至少有三種讀法。

第一種讀法,系統精讀。

精讀《資治通鑑》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注意七個方面的配套著作,即:續、改、注、補、評、研、譯。《資治通鑑》後世成為系列通史,比如宋代李燾所著《續資治通鑑長編》;李心傳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清代畢沅《續資治通鑑》以及後來的《元通鑑》、《明通鑑》、《清通鑑》等。此外,南宋的袁樞通過改變記述歷史的方式,把編年體的《資治通鑑》改編為以紀事為中心,把書中記載的十六個王朝1362年的歷史歸納為239件大事66件小事,“不著一字,自成其書”,由此開創了紀事本末體這種史書體裁。受《資治通鑑》的影響與啟發,南宋的儒家亞聖朱熹對《資治通鑑》等書進一步簡化內容,編為綱目,開創了綱目體史書的寫作方式。所謂“綱”就是記述一條史實,有如我們常說的提綱一樣;所謂“目”,就是在每一條綱後,用非常簡練概括的話闡述綱中的歷史事件。《通鑑綱目》既是初級的歷史教科書,也是傳統社會的思想政治教科書。清代學者吳乘權等人還編寫出綱目體的集大成之作《綱鑑易知錄》,這部書上起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時代,下迄明王朝滅亡,洋洋灑灑180多萬字。這部書年經事緯,紀事簡明,有一編在手,諸史盡收於胸之效。《綱鑑易知錄》是開國領袖毛澤東的歷史啟蒙讀物,深得毛澤東一生的推重。

就閱讀《資治通鑑》而言,宋末元初王應麟撰《通鑑地理通釋》14卷和胡三省的《資治通鑑音注》是後世研讀通鑑的必讀書。中華書局豎排版將這兩部書的主要內容都拆開分列在通鑑正文之後,用小號字體標出,頗便於閱讀。

司馬光及其助手編訂的《資治通鑑》初稿名為長編,有九百萬字之多,司馬光親力親為,刪繁就簡,刪削了三分之二,留下今天我們所見的300萬字。有感於通鑑的過於簡略,明末人嚴衍和他的弟子談允厚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寫出來《資治通鑑補》294卷600字,拾遺補缺,豐富了《資治通鑑》的可讀性。可惜目前市面上還沒有校勘好的版本面市,中華書局前兩年出了一個民國時期的句讀本,對一般讀者而言還是不太方便。

《資治通鑑》博大精深,後世很多史家都有閱讀評論。其中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讀通鑑論》最具學術水準與思想深度,論從史出,見解獨到,不可不讀。今天,通鑑學的研究蔚為大觀,比如崔萬秋著《通鑑研究》,張須著《通鑑學》,陳垣著《通鑑胡注表微》等,讀來都有裨益。

第二種讀法,比較閱讀。

《資治通鑑》不同於一般史書,是一部專注於資治的政治教科書。就史料來源而言,現代學者考證其引用的書目有359種之多,但隋唐五代之前的史料大體以正史所載為主。如果把《資治通鑑》與相對應的正史對照比較閱讀,就會發現司馬光更多的微言大義、春秋筆法。二十四史中公認的精品是前四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如果把《資治通鑑》與這些史書對照閱讀,不僅有趣,而且更能體悟《資治通鑑》的獨特價值取向和資治鑑借。

第三種讀法,以史論為中心跳讀。

問題意識和目標指向是閱讀的重要方式。《資治通鑑》全書有218篇史論,其中司馬光自己親自寫了119篇,名之為“臣光曰”。這些史論就是《資治通鑑》全書的關鍵點,是司馬光歷史觀的直接表達。司馬光為什麼這麼評價?司馬光為什麼引用這些史論?如果帶著這些問題再去上溯回看,讀來自然能有所獲。

以司馬光對項羽的蓋棺論定舉例來說。《資治通鑑》全書一百一十九篇“臣光曰”,專門對特別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進行評價。但對項羽,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沒有直接發表看法,反而引用了司馬遷和揚雄對項羽的評價。司馬光真的對項羽之死沒有自己明確的看法嗎?確實有,只不過沒有寫在《資治通鑑》裡。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鑑》之前專門寫過一本提綱式的著作,也可以說是通鑑的提綱,名為《歷年圖》,收在司馬光的另一本史學名著《稽古錄》中。在這部書中,也有“臣光曰”,因為這部書最早就是進獻給皇帝閱讀的。在這部書中的“臣光曰”中評價項羽的基本觀點與司馬遷差不多,但司馬光特意用了“安行無禮,忍為不義”(《稽古錄》卷十二)八個字來評價項羽。司馬遷認為項羽背關懷楚,放棄關中的天下形勢勝境是其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司馬光則格外強調項羽不施行禮義仁政,是其失敗的更重要的原因。其次是用人問題。司馬光說項羽“才高者見疑,功大者被絀”(《稽古錄》卷十二),有能力的,他懷疑猜忌,功勳卓著的,他棄之不用,照這樣幹下去,即便佔領秦朝的許多地方,又怎麼能避免敗亡的命運呢?司馬光的看法與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所說“懷慝求援,而終以孤立”的觀點倒是遙相呼應。

古人云“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本人以人為主線,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持續錄製播出的“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節目,以及配套的深度閱讀著作《丁萬明評說》系列著作,也可供諸君品鑑


謝懷慶407


說穿了,《資治通鑑》跟《戰國策》、《左傳》沒有兩樣,都是教你如何使用政治手腕處理利益關係的,所以說是“資治”的,區別不外呼《左傳》和《戰國策》處理起陰謀詭計來是赤裸裸的,而《資治通鑑》就“文雅”多了。從這樣的理解出發,讀《資治通鑑》就必須時刻知道它說的是何時何地發生的何事,以便了解其處理利益關係的手腕。這時兩個工具書對普通讀者就至關重要了,一是歷史地圖集、一是歷史人物大詞典,這兩種書都有市售,開始閱讀以前最好備齊。另外,有些歷史學家寫的通俗版對閱讀原版會有所裨益,可以參考,最代表性的是柏楊的《白話版資治通鑑》,洋洋兩大箱,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逃生叟


我是資治通鑑話題6萬多贊同,8萬多收藏的答主

資治通鑑我讀了近5遍,應該夠格回答這個問題了。

先貼一個之前的高贊回答,也是關於資治通鑑的

我認為,讀書一開始就應該抱有目的性去讀,讀一本書之前,先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本書能給我什麼好處?

只有明確了目的,並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迷失了方向,始終堅定目標,最終才能有更大的收穫。其實不光是讀書,做事也是如此,三心二意難以精進,工作也是如此,老是改行難以做到最好,因為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分開使力自然沒有往一個地方使力的力氣大。

說回資治通鑑,我讀資治通鑑是什麼目的呢?最開始,小時候,家裡窮,爸媽沒什麼零花錢給我,別的小孩都有不少零花錢,每次出去玩兒,總要讓小夥伴請我吃冰棍,我卻沒有什麼可以回饋,因此,我很介意很自卑,慢慢的就不願意和小夥伴出去玩了,然後放假就待在家裡,剛好,家裡有一部資治通鑑,實在無聊,我就以打發時間的心態翻著看,沒想到看著看著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此走上了不歸路,這本書我看了4遍,現在在看第五遍,一邊看一邊寫讀資治通鑑的感悟。第一遍是看當故事看了,那時太小,故事看得也是一知半解,全當練習文言文了,我古文打小就不錯,估計是通鑑潛移默化培養得語感。

第二遍是看歷史脈絡,一年一年的往下看,感覺人好渺小,多少帝王將相,不過是幾頁紙就翻完了,看完這遍,我覺得我的大局觀和心理素質,和平常的孩子比起來似乎有些不一樣,從來不爭不鬧,碰到事情也不知道慌,後來我想了想,可能是歷史故事看多了,戰爭、暗殺、政變、軍變等等,欺騙與背叛、憤怒和絕望,什麼場面都見過,生活裡的小浪花,見怪不怪了。覺得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那時候我有點痛苦,還在上高中,卻和同學沒有共同語言,聊不到一塊去,甚至有點厭世,覺得活著沒有意義,無奈只好又一遍看通鑑。

看到第三遍的時候,思想已經比較成熟了,這時候開始去關注史書中人物的一生,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把自己代入進入感受一下,如果我是他,遇到了這種事是什麼心情?該怎麼做?該怎麼克服困難?該怎麼應對局勢?第三遍對我影響非常大,可以說資治通鑑是一部能夠全方位提升個人素質的書,因為裡面內容太多了,時間跨度太長了,只要認真看,把自己代入時代去揣摩,總會有所收穫,最終就會量變產生質變,我算是資質比較平庸的,看了三遍才感覺有所收穫。

第四遍就是在鑽研書上的事了,通過研究各個歷史人物的事蹟,思考解決方案,想想如何破局?想想是不是還有什麼隱情?開始結合其他的史料來閱讀資治通鑑,寫一遍看得特別慢,但收穫也是空前的。

現在看的是第五遍,半年時間才看到漢紀,越來越慢了,我在一邊看一邊寫,雁過留毛,人過留聲,獨學無友,我創建了一個公眾號,把我的體會分享在了上面,希望自己的感悟,可以給同樣愛看通鑑的朋友一些啟發,同時互相學習。

最後,我貼一篇前幾天寫的讀後感,關於白登之圍的,和朋友們交流交流。

——割——

白登之圍:陳平秘計的秘密

【材料】《資治通鑑》漢紀 太祖高皇帝

溫馨提示:文章不短

上居晉陽,聞冒頓居代谷,欲擊之。使人覘匈奴,冒頓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老弱及羸畜。

使者十輩來,皆言匈奴可擊。上覆使劉敬往使匈奴,未還;漢悉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逾句注。

劉敬還,報曰:“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

是時,漢兵已業行,上怒,罵劉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械繫敬廣武。

​漢悉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逾句注。帝先至平城,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

帝用陳平秘計,使使間厚遺閼氏。閼氏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主亦有神靈,單于察之!”

冒頓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乃解圍之一角。

會天大霧,漢使人往來,匈奴不覺。陳平請令強弩傅兩矢,外鄉,從解角直出。

帝出圍,欲驅;太僕滕公固徐行。至平城,漢大軍亦到,胡騎遂解去。

【譯文】​皇帝在晉陽,聽說冒頓在代谷,想攻打他。便派人偵察匈奴,冒頓把他的勇士、肥壯牛馬都藏起來,但見年老體弱的士兵及瘦弱的牲畜。

使者十多次回報,都說匈奴可以攻擊。皇上又派劉敬出使匈奴,還沒回來;劉邦率領全部兵力三十二萬向北追擊冒頓,已經越過了句注山。

劉敬從匈奴處回來,報告說:“兩國交戰,這個時候應該炫耀武力,展示優勢。如今我去匈奴營帳,只看到老弱病殘,這一定是冒頓故意示弱,暗中埋伏奇兵來爭利。我認為這仗不能打。”

當時,漢軍已經在路上,皇上發怒,罵劉敬說:“你一個齊國降臣,靠著嘴巴做了官,如今竟敢胡言亂語亂我軍心!”於是把婁敬押送到廣武。

漢朝出動全部兵力三十二萬北擊匈奴,越過句注山。皇帝先到了平城,後續步兵還沒有到;冒頓指揮四十萬精銳騎兵,將皇帝圍困在白登七天,漢軍內外不能相互救援供應。

皇帝用陳平的秘計,派使者秘密地賄賂閼氏。閼氏對冒頓說:“兩位君主不互相圍困。現在即使得到了漢朝的土地,而單于終究是能留下來的。況且漢朝的君主也有神靈庇佑,請單于明察!

之前,冒頓與王黃、趙利有約定,而王黃、趙利的軍隊遲遲不來,冒頓懷疑他們與漢朝有勾結,於是把包圍圈打開一個缺口。

適逢當天大霧,漢朝派遣人員往來試探,匈奴不能夠發現。陳平請求劉邦下令,讓所有弓弩手都搭上兩支箭,面朝外環繞著劉邦,從包圍圈的缺口徑直走出。

皇帝突出包圍圈,想策馬奔跑;太僕夏侯嬰執意驅車緩行。到了平城,漢朝大軍也趕到了,匈奴騎兵便解圍離去。

【解析】這段材料可以說的太多了,我甚至能根據這段記載寫上一本書,由於時間有限,我挑大家一直疑惑的說:

為什麼冒頓白白的放過了劉邦?

從漢朝的史料記載來看,是因為陳平的“秘計”扭轉了形勢,讓冒頓主動打開包圍圈放劉邦跑路。

那麼,這“秘計”到底是什麼?這個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已經無法證實了。史家說的賄賂閼氏,恐怕只是部分事實,通過先前的文章,相信讀者們已經對冒頓有了初步的瞭解,冒頓單于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我們先來看看閼氏對冒頓說的話:

帝用陳平秘計,使使間厚遺閼氏。閼氏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主亦有神靈,單于察之!”

這話主要表達了三個觀點:

1.兩主不相困

2.單于終不能居漢地

3.漢主亦有神靈

一、兩主不相困

關鍵詞在哪裡?關鍵在“相困”,什麼意思?意思就是這個時候,不僅劉邦遇到困難了,冒頓單于也遇到困難了。

劉邦遇到什麼困難?大家都知道,劉邦冒進,跟先頭部隊一起被人包餃子了,跟後來的馬謖一樣。

那冒頓有什麼困難?冒頓的困難是把劉邦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還沒有啃下來,這個時候會有出現什麼困難?

1.糧草上的困難

冒頓這一次帶了四十萬騎兵南下,遠道而來,光是在白登山就已經耗了七天,匈奴打仗是沒有後勤供應的,都是士兵自己攜帶乾糧,一般是牛肉乾。這是匈奴的優勢,也是缺點。優勢是來去如風,千里轉戰。缺點是不能持久。

試想:從草原來要時間,又圍了劉邦七天,回去也要時間,而一個作戰騎兵,能夠帶的乾糧是非常有限的,必須不能影響奔跑騎射,人要吃馬也要吃,帶的乾糧必然很少,吃了這麼久,差不多了,冒頓家沒有什麼餘糧了。

2.戰略態勢上的困境

劉邦也帶了三十多萬部隊,以步兵為主。第一次跟匈奴對抗,因為輕敵,劉邦自己帶著騎兵跑得太快,跟74軍一樣,和大部隊脫節了,所以被圍了。

但是得注意,74軍的戰略是怎樣的?老蔣要張靈甫中心開花。戰略是沒錯的,就是執行人出了問題。

劉邦的後續大部隊正在趕來。騎兵打步兵靠的就是機動性,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這個時候,如果冒頓收到了消息,還死咬著劉邦不放,就失去了騎兵的機動性。

一旦四十萬騎兵,被三十萬步兵結陣擋住了歸路,那會被困死在山西,被漢朝源源不斷的援兵圍剿掉。為什麼這麼說?算了,先丟個圖。

山西這個地方是四塞之地,如果生逢亂世,是個搞獨立的好地方。

閻長官依託有利地形,虎踞山西,成為一方諸侯。

自己隨便畫的地圖哈,湊合著看。

山西這個地方,連山帶河,看看圖,什麼地形不用我多說了吧。

匈奴從草原進入山西,必須從殺虎口進,殺虎口以前叫殺胡口,殺胡口什麼意思?字面意思,多霸氣的名字,為什麼要改?走西口走的就是這裡。必經之地。

如果這個時候,漢朝大軍趕到,迂迴包抄,封鎖殺虎口,同時封鎖其他山脈的各個關隘,依託有利地形,把冒頓困在山西,諸侯王援兵不斷趕來,如果你是冒頓,你會不會哭?會不會怕?

而且這個時候,有一支軍隊不見了,冒頓就更害怕了,所以才覺得此地不宜久留,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冒頓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乃解圍之一角。

冒頓:tmd,這兩鱉孫怎麼一直不見人?是不是假投降?會不會其實是跟漢朝一夥的,故意吸引我進來山西,偷偷去把殺虎口封鎖起來了?

二、單于終不能居漢地

這個就比較容易理解了,當時的遊牧民族,還沒有漢化,不像後世的五胡亂華時期、金遼蒙清時期的遊牧民族一樣,漢化沒那麼高,草原人民思維中還沒有佔據中原的意識,另外條件也不允許,冒頓的基本盤在草原,如果貿然在中原稱王,大臣們願不願意?士兵們願不願意?又有多少人能夠跟隨冒頓定居中原?

如果要經營中原,必然要把兵力和行政機構放在中原,那草原還要不要了?如果不把力量放在中原,如何能夠穩住局面?如果草原沒有足夠力量,草原那邊就要易主。能不能統治得了中原還是個未知數,如果到時候,草原那邊不屬於自己了,豈不是進退兩難?

所以,前期遊牧民族,主要還是以掠奪中原為主,你說叫他們統治中原,對不起,沒得興趣。這就是​所謂的,終不能久居內地的意思。

三、漢主亦有神靈

意思就是說,漢朝皇帝也有神靈庇護,你看你,圍著人家先頭部隊打了7天還沒打下來,漢朝皇帝運氣太好了,能得人心,現在你也處於困境,何必孤注一擲,和一個運氣這麼好的人拼運氣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晚走可能就來不及了,只要回到草原,咱們還是最靚的仔,何必在這個危險的地方玩命,丟了小命連本帶利虧得底掉,不值得。

綜上所述,這是一個女人能說出的話嗎?恐怕是陳平的意思,匈奴皇后只是轉答而已。

所以,不光是劉邦處於困境,冒頓的情況也不太樂觀,既然這樣,不如大家握手言和,你回中原當你的老大,我回草原騎我的駿馬。

只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我堂堂匈奴大單于,控弦四十萬,縱橫天下,未曾受挫,現在四十萬米的大刀都拔出來了,不見點血你讓我怎麼收回去?

我冒頓單于不要面子的呀?

那還能怎樣?

​《資治通鑑》

婁敬對曰:“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陛下以歲時漢所餘,彼所鮮,數問遺,因使辨士風諭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可無戰以漸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知,不肯貴近,無益也。”

帝曰:“善!”欲遣長公主。呂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上竟不能遣。

九年癸卯(前198年),上取家人子名為長公主,以妻單于;使劉敬往結和親約。

很簡單

1.和親

本來劉邦是想用魯元公主和親的,就是彭城大敗跑路時,好幾次被劉邦丟下車,又被夏侯嬰抱回來的那個。

但呂后死活不同意,竟然不了了之了,最後用了宗室女。到底是劉邦不同意,還是呂后不同意呢?還是都不同意?很難講

2.納貢

看看下圖,匈奴的地緣政治,你覺得匈奴會缺啥?

當然是要啥沒啥,啥都缺啊。

當然了,最缺的還是鹽和鐵,帝國再大,沒有這兩樣東西,日子也難過。

而東邊也是遊牧民族,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要想從他們手上搞戰略物資,搞不搞得到先不說,就算弄到了,價格也是黑得一筆,不死也要脫層皮。

白登之圍後,劉邦為了休養生息,採納劉敬的建議,要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后不答應,日夜哭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

此外漢朝對匈奴開放關市,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自此,漢與匈奴約定結為兄弟,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係得到暫時的緩和。

可以說,白登之圍,冒頓是最大的贏家。和親公主,各種資源白送,還能從關市換取更多急需的戰略物資。

如果冒頓在入侵中原之前,就是抱著要求漢朝開關納貢的戰略目的呢?

如果冒頓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求漢朝交保護費,開放關市,讓他的子民過的好一點,讓匈奴帝國更快的在草原稱霸呢?

那麼,冒頓只有達到了目的,才會這麼爽快的放劉邦一條生路。

為尊者諱,從結果看,我們是不是可以假設,史官是不是隱瞞了部分事實呢?

冒頓發四十萬騎兵來中原,搶劫需要帶這麼多人嗎?人家只是來秀肌肉而已,不怕你毀約,我四條腿還怕你兩條腿?等你來了我早已經搶完殺完,拍屁股走人了。

落後就要捱打,不想捱打就要臣服,開關納貢。

我是佩服婁敬的,這人是個儒生,把大漢的女人送去給冒頓X,竟然可以說得這麼清新脫俗,感情用的不是婁敬家女兒。

《資治通鑑》婁敬是這麼說的。

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可無戰以漸臣也。

人家冒頓單于是什麼人?一言不合,老婆那是說送就送,說殺就殺,會跟你扯這些親戚關係?就算生出個兒子來,還順利繼承了冒頓的位置,照樣是該怎樣就怎樣,利益才是根本,有利則和,無利則戰。因為人家從小在草原長大,是草原人民支持他當上單于,代表的是草原人民的根本利益。誰會跟你扯親戚關係?不過是阿q異想天開罷了

婁敬說這些,無非是為劉邦找一個由頭,和親的由頭。不是把公主送去當人質,而是曲線救國,戰略和親。

至於冒頓,和親公主真假他不關心,反正隨時能發兵騷擾攻打漢朝,送個假的過來正好,以後要發兵,隨時可以當做藉口。

送真的公主過來也沒什麼用,只能確保漢朝在一些小事上守信用,真碰上大事,別說公主人質,就是太子當人質也不怎麼管用。

扯遠了,話說回來

如果史家因為利益相關,隱瞞了部分事實,實際上陳平不僅賄賂匈奴皇后,替漢朝傳話,還傳了一封信(議和請求)給冒頓呢?

同一年,《資治通鑑》記載:

帝南過曲逆,曰:“壯哉縣!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是耳。”乃更封陳平為曲逆侯,盡食之。平從帝征伐,凡六出奇計,輒益封邑焉。

陳平因功封侯,可見,還是陳平那邊起了作用

最後:我認為,陳平所謂的“秘計”,其實就是一封替冒頓單于分析形勢,並提出和談條件的議和書。陳平的功勞,就是通過主持和匈奴議和,威逼利誘,撈了劉邦一命。

只是,這事不太光彩,不可以上史書,所以,缺少了這份材料,讓白登之圍這段歷史,看起來莫名其妙。

看到劉邦被冒頓欺負得這麼慘,我真的不想再寫下去了,好想直接跳過這些年,直接去霍去病,直接去寫陳湯,直接去寫班超。

但是歷史就是歷史,自有其連續性。不僅要寫好的一面,也要正視不好的一面,讀史以明智,讀史以悟道,如果選擇性失明,那看史將會失去意義。

算了,就這樣吧,越寫越鬧心,落後就要捱打,不想捱打就要跪著,而且跪也跪不安穩,只是暫時給你跪著的權力。

萬古如長夜,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手機一丟,差不多了,意思意思得了,不想再寫下去了,就這樣吧。


因無知而無畏


任何一本古代典籍,都不是看一遍就可以完全看懂的。《聊齋志異》這本著作,我看了不下幾十遍,說實話,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全看透,我們這種畢竟屬於普通的閱讀者,與研究文學的專業人士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我們也可以獲取到我們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首先,需要先了解你正在閱讀的這本書的作者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人生經歷和家庭背景。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同樣作者寫出的東西,多少也會映射出一點生活的影子(這個是針對文學作品)。《資治通鑑》本身不是一部完全的文學作品,相對於《史記》,它更加直白、生硬。看《史記》時,經常可以遇到一些文學性的手筆,所以二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其次,看一本書前,我們得先大概的瞭解一下這本書出現的原因,以及這本書本身的性質,即文學,抑或是記錄檔案,性質不同,那麼文字所帶來的意義和角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再有,我們還需要充足的廣泛知識。普天之下,除卻文學作品,與《資治通鑑》比較類似的大多數記實類的典籍,都是有一個時間段的,它不可能做到上承先人,下啟後世,中間肯定會有一定遺漏或者偏差。這樣就需要我們在閱讀之前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或者有一些和它相關的書籍一起參考,這樣對於理解就更加有幫助。


奇聞易錄


很簡單,只要你對歷史有興趣,只要你有一定的古代漢語基礎,閱讀文言文如同讀白話文,對《資治通鑑》充滿了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時對前十七史有一定的瞭解,讀過兩三遍以後,就對《資治通鑑》就懂得很多了,如果徹底弄懂,就要看一些介紹改書的資料,比如王夫之的《讀通鑑札記》《資治通鑑紀事本末》等書,就深入進去了弄懂就不是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