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資治通鑑》和《史記》的區別是什麼?

阿東一女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是金鑼山,我來回答。

首先,司馬光生活的時間晚於司馬遷,所以他有機會參考《史記》,甚至直接複製粘貼司馬遷的作品,比起司馬遷為了找材料實地考察來,司馬光幸福多了。舉個栗子《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吾過大梁之墟,問其所謂夷門。夷門者,城之東門也…… 《春申君列傳》: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司馬遷有點小驕傲呀!


其二,個人寫作風格不同。司馬遷崇尚英雄,對於販車引漿者流也不吝惜筆墨,對於他們身上的個人英雄主義比較讚揚,除了有司馬遷個人的性格特點之外,還有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有人說《史記》不僅是歷史著作,還可以當做文學作品來讀,這是《史記》的魅力所在。

而《資治通鑑》的風格就比較死板了,讀起來冷冰冰,沒有生氣。正如求名一樣,司馬光寫作的目的是為了總結統治成敗的得失,也就是說,他是皇帝必讀書目,是要作為施政參考的,比起《史記》的老少皆宜,《資治通鑑》的讀者顯然偏少。另外說明一下,《資治通鑑》並不是一個人所寫,他的作者還有劉攽、劉恕、範祖禹三人,也就是說司馬光是《資治通鑑》的主編,很多文章是由別人寫的,他只負責審核把關,但是人們只記得司馬光這個作者,這對其他三位作者來說有點悲催。


第三,從二人的做官經歷來比較,司馬遷做過太史令、中書令,司馬遷的經歷比較純粹,所以作品也比較乾淨,沒有過多的思想教育。但是司馬光做過宰相,加上本人是道德君子,所以老是擔心人們不知道什麼,在作品中也加了不少私貨。

舉例:司馬昭死後舉行喪禮,按照古禮,子女應該受三年喪禮,當時天下臣民都作權宜之計,服喪三天後就不再遵行。然而晉武帝司馬炎自己堅持服喪三年。文帝之喪,臣民皆從權制,三日除服。既葬。帝亦除之,,然猶素冠疏食,哀毀如居喪者……遂以疏素終三年。《資治通鑑晉紀一》

司馬光評論道:三年之喪,白天子達於庶人。此先王禮經,百世不易者也。漢文師心不學,變古壞禮,絕父子之恩虧君臣之義;後世帝王不能篤於哀慼之情,而群臣諂諛,莫肯釐正。至於晉武獨以天性矯而行之,可謂不世之賢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習常玩故,不能將順其美,惜哉!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了!

再說晉紀一下面的小字:起旃蒙作噩,盡玄黓執徐,凡八年。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這是編年體的一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的腦細胞不夠用了,所以我必須給司馬光一個差評。

第四,這兩本書的待遇不同。司馬遷的史記得以流傳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外孫楊惲,沒錯,就是那個說出一丘之貉的楊惲。正是他的努力,《史記》才得以出版發行,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史記》屬於非法讀物,是見不得光的,如果沒有楊惲的努力恐怕就沒有《史記》了。

而《資治通鑑》的待遇就比較高了,不僅有皇帝宋英宗給他作序,還有皇家圖書館收藏,《資治通鑑》的待遇簡直不要太好。

第五,閱讀體驗與先後順序。雖然給了差評,但是後來我又發現:《史記》和《資治通鑑》可以參照著讀。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就讀《史記》,但是你要想寫文章,提煉總結觀點就要看《資治通鑑》了。就像我的文章《漢文帝無為而治的表象是對功臣集團妥協的結果》就是受到《資治通鑑》的啟發寫成的。

一家之言,意猶未盡,歡迎指正。


金鑼山讀史


《資治通鑑》是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目的是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把它當作執政者的一面鏡子,它是一部編年體史書,開始於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周世宗顯德六年,共1300多年的歷史。

《史記》的作者是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它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前四史之一。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既有史學價值,又有文學價值。

兩部書在史學界影響力都非常大,第一個區別,《資治通鑑》是編年體史書,《史記》是紀傳體史書,編年體記錄的以時間先後為線索,強調的是各個事件之間的聯繫,紀傳體,以人物為中心,主要介紹人物生平為主。

第二個區別是《資治通鑑》受儒家正統思想影響很大,寫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提供借鑑,為統治者服務的,《史記》受儒家思想影響不是很大,司馬遷敢於抨擊強權,同情弱者,很有正義感,由於直言劉邦的缺點,被漢武帝藉口李陵事件,處以宮刑。而司馬光接受司馬遷的教訓,寫到陳橋兵變的頭一年,即周世宗顯德六年就結束了,表現出了智慧的一面。


鯉波說史


《史記》與《資治通鑑》有如下區別:

首先是作者不同: 《史記》作者是司馬遷;《資治通鑑》作者是司馬光。寫作年代不同: 《史記》是西漢寫的;《資治通鑑》是北宋寫的。著書出發點不同:《史記》是司馬遷窮盡一生的心血創作的鉅著,除了歷史價值之外,文學價值也很高,採用的是散文化的筆法。《資治通鑑》是官修的史書,由司馬光領銜,編撰的目的主要是為皇帝提供借鑑和參考,所以敘述的主要是重大的歷史事件,總結經驗教訓。著作內容不同:《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資治通鑑》從戰國到五代。史記屬於二十四史中,資治通鑑不屬於。

《史記》寫作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本紀和列傳分為主體部分,以歷史上的帝王和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所以《史記》的體裁是,均以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也因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以紀傳為體的“紀傳體”史學。

《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通史,按時間序列來記錄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鑑。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鬥爭。


華髡


兩者記載的時間不同!

《史記》上起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原名《太史公書》。《資治通鑑》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截至五代時期後周顯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欽定《資治通鑑》。

兩者的寫作方式不同。

《史記》採用紀傳體,即本紀記載歷代帝王,列傳記載重要人物,世家記載諸侯國和勳貴,表記載大事年表,書記載禮樂制度等,簡稱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

《通鑑》採用編年體,即按照時間年代記錄歷史,使人能夠對歷史事件有系統而清晰的認識!

兩者的目的不同。

《史記》主要是記錄歷史發生的事,讓人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裡面參雜了作者的個人情感。

《通鑑》主要是為了讓統治者瞭解歷代王朝興盛,以警示後人!




瓊林夜話


六大不同:

1.作者的不同:史記的作者是西漢武帝時的太史公司馬談和司馬遷父子倆,以司馬遷為主。資治通鑑的編著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司馬光和他手下的寫作班子,司馬光是主編。

2.體例的不同:史記開紀傳體史書的先河,是以人物來寫歷史事件。資質通鑑是編年體通史,是以歷史事件來表現人物。

3.記述的年代當然也不同:史記記述了從三皇五帝到西漢武帝時期數千年曆史。資治通鑑記述了從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戰國時期到五代十國結束前夕的公元959年,一共1300多年的歷史。

4.史記原創性更強,雖然也借鑑了很多古文典籍,有的甚至差不多直接引用,但是,原創作品更多一些。而資質通鑑,基本上都是在史書野史筆記基礎上的再創作,借鑑了大量前人史料,經過編輯,特別是把原來在紀傳體史書中分別處於很多傳記中的事情串聯了起來。

5.或許這個是最根本的,寫作目的的不同。司馬遷寫史記,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發誓要寫成一部帶有自身觀念觀點的“良史”。而治資通鑑,顧名思義,就是要給統治者治國理政提供歷史借鑑的,書名都是皇帝賜的。

6.史記130篇,52餘萬字,資治通鑑294卷,300多萬字。讀起來,個人感覺史記文言文更難一點。但是文學性史記更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嘛!



磨史作鏡


《資治通鑑》和《史記》的區別在哪裡?

一、體例不同:《資治通鑑》是用編年體寫的歷史;《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用紀傳體寫的通史。

二、用時不同:《資治通鑑》

用時19年;《史記》用時20年。

三、涉及領域不同:《資治通鑑》只涉及政治、軍事;《史記》

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

四、敘事時間跨度不同:《資治通鑑》敘事上自戰國、下至五代1360多年的歷史,依時代順序連貫敘述;《史記》敘事從我國古代黃帝到漢武帝時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

五、歷史作用不同:《資治通鑑》為皇帝提供統治人民的歷史經驗;《史記》以不虛美、不隱惡的進步傳統,為後世史學家樹立了光輝榜樣。魯迅先生曾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見《史記》和他的作者在我國史學史上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用戶82672304819


《史記》簡介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其宗旨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資治通鑑》簡介

《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裡,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史記》是紀傳體通史,如《黃帝本紀》,《項羽本紀》,《陳涉世家》,《淮陰侯列傳》。《資治通鑑》是編年體史書,如周世宗顯德六年。

兩部史書合成史學雙壁。


有所學皆成性格


《資治通鑑》和《史記》都是偉大的史學作品,但是其風格卻是截然不同的。

1、《史記》是紀傳體,《資治通鑑》是編年體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們可以看到後世很多史書都是按照《史記》的風格進行編撰的。而《資治通鑑》則是一部編年體通史。


紀傳體側重於人物形象,編年體側重於歷史事件。我們就拿“三家分晉”這件事來說,從《史記》上可以從《晉世家》《趙世家》《韓世家》《魏世家》才能拼湊出事件全貌,有時候你還未必能串起來,因為主線人物智伯瑤卻沒有傳記。

如果從《資治通鑑》來看,整個事件非常清晰。但是有時候一個事件從一個人眼中來看,未免有失偏頗。從韓趙魏來看智伯是貪圖他們的土地,但是從智伯來看他是為了恢復晉國霸業,因為晉國六卿相互傾軋,內亂不斷導致了晉國霸業的衰落。

就拿討伐鄭國這件事來說,智伯作為統帥命令趙襄子攻城,趙襄子推三阻四,智伯大怒:“趙簡子何等英雄,怎麼會有你這樣的繼承人”。趙襄子還大言不慚:“因為我能忍”。

作為晉國的執政,智伯內心當然是憤怒的。一個四分五裂的晉國,當然是不可能稱霸的,於是智伯為了提振王室的權威,他提議每家獻出一部分土地給晉公室。


司馬光把智伯的滅亡歸結於德不配才,明顯就是不對的。如果從晉國角度出發,智伯明顯要比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貢獻更大,而他們三個德性也沒好到哪裡去,就拿趙襄子來說,在戰場上公然抗命這就是死罪的。

所以編年體的好處是可以看到整個事件的過程,但是不便於對整個歷史人物進行分析。紀傳體雖然能夠集中提現歷史人物,但是對歷史事件的脈絡不夠清晰,有時候少了一些人可能整個事件就拼湊不完整。

2、《史記》和《資治通鑑》寫作的目的不同

《史記》是寫給後人看的,在《史記》成書之後,一直被西漢視為異端,禁止傳播。司馬遷也考慮到了《史記》在成書之後,可能會被毀禁。所以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僕以此著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意思就是藏到哪裡,有待於後人的發掘。司馬遷《史記》整理後交給了自己的女兒司馬英保存。他的外孫楊惲在漢宣帝的時候,才敢拿出來傳播,後來楊惲坐罪,《史記》再次沉寂。到了東漢時期,還是被大量刪減後,才流傳出來。

司馬遷一直強調他的《史記》和《春秋》性質不同,但實際上他內心是非常渴望《史記》能與《春秋》的一樣,警示後人。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司馬遷《太史公自序》中對《春秋》推崇備至,他認為:“禮防範於未然,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意思就是法是懲罰已經發生的,禮是防範於未然的,但是法的效果有目共睹,但是禮的效果卻沒有幾個人能夠發現。法注重結果,禮更多的體現在過程的潛移默化,所以司馬遷特別注重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甚至不以成敗論英雄。

史記結束於元狩元年,這一年漢武帝狩獲了一隻獨角獸,被認為是麒麟。而司馬遷之所以到此結束,可以看出他內心對《春秋》的推崇,因為《春秋》最後一句話也是:“春,西狩獲麟”。

但是《資治通鑑》則是給君主看的,更加註重結果。宋神宗認為這部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資治通鑑》圍繞的是權利鬥爭展開的。

司馬遷可以為很多小人物作傳,甚至還開創了《貨殖列傳》,《資治通鑑》則往往是記載國家大政方針,當然這也和兩人的境界不同分不開的。司馬遷是史官,司馬光則官至尚書左僕射,相當於宰輔。

司馬遷稱他的史記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想要探討的人性和天道的之間的關係,討論他自己的看法,所以他筆下認為都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當然也帶有他自己的偏好。

司馬光的目的則是:“專取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他主要維護封建體制而成的書籍。

3、《史記》和《資治通鑑》開始和結束時間不同

史記是從五帝開始,到元狩元年獲麟結束。可以看作司馬遷對《春秋》的致敬。而《資治通鑑》則是從《春秋》的結束為起點,他也許是把《資治通鑑》當成《春秋》的延續。

其實《資治通鑑》與《春秋》成書的目的相同,都是維護禮制的一部書。司馬遷在開篇就提到:“天子之職莫大於禮也”,既然如此他也不必再做孔子所做過的事了,一是不敢,二是不願。


漁耕樵讀


《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對於中國的正史有開創之功,也是公認的二十四史當中,成就最高的四部史書之一,與《漢書》、《三國志》、《後漢書》並稱“前四史”。但《史記》其實還不算是官修的史書,而是太史公憑一人之力而著述的“野史”。但它的成就在中國歷史,乃至中國文化史,中國思想史上都是很高的。

首先《史記》開創了一種新的記實體裁——記傳體,以人物、家族或其他來進行分類編寫。這樣既便於檢索,又便於使我們在閱讀謀一細節方面,不至於非常麻煩。比如你要了解項羽,你就可以直接讀《項羽本紀》,而不必像讀編年體那樣,一頁一頁的翻查,這是很了不起的,這種體裁影響了後世大部分官修的史書,和民間創作者創作的野史體裁。二十四史全部是用這種體裁編撰而成的。

其次,太史公確立了一種褒貶的原則,雖然他沒有明確的說出這種原則,但是可以從他傳記的名稱上看出一些端倪,比如他把陳勝的傳記成為《陳涉世家》,把平民教育家孔子成為《孔子世家》,讓這些沒有權勢的人,與那些貴族平起平坐,這種思想放到今天,仍然是很了不起的。他還杜絕了中國自古“以成敗論英雄”的偏見,把項羽這樣的失敗者也描繪成英雄,要知道,他所生處的漢朝,可就是直接打敗項羽的劉氏政權,這沒有一點勇氣,是辦不到的,也體現了中國古代良史的操守。

第三,太史公做《史記》為我們記述了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使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脈絡得以存續,這樣的功績,他自己就是一個曠古爍今的英雄!!一個文明的英雄!!!

第四,太史公做《史記》還把一直瞧不起的四夷、商賈都納入歷史當中,這也為後世樹立了編史的典範,使後世的史家有了編寫的一些原則。他甚至把匈奴、朝鮮這樣當時認為的異族都考證出為華夏後裔,這個雖然引得後世廣泛的爭論,但是也體現出了太史公自己視各民族平等的意願。

其四,《史記》秉筆直書,幾乎沒有什麼顧忌,而是大膽的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在作品當中,這又讓人為他的膽氣豪氣叫好,當然,這樣一來,太史公的史記就有太多的個人色彩,作為史書來說,確實也算是“雙刃劍”。比如他在《孔子世家》中記載孔門弟子子貢,遊說多國,就明顯帶有後世縱橫家的色彩,雖然子貢以外交、言語為長,但這也太過精彩,精彩得讓人難以相信了(相關討論,有各種各樣的學術成就,大家可以參看)

再 來說說《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是中國一部偉大的編年體的史學著作,主編是司馬光。這本書的題目是宋神宗親自題寫的,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本書的目的,不是官修史書的目的,而是給政治家,作為治國理政的參考。它是繼《春秋》之後,第二部編年體的史學著作。上起三家分晉,下至後周世宗,也是綿延千年的鉅著。

這部史書最大的優點是用詞簡練,取證嚴謹,與其他史書相比,它的“怪力亂神”之語相對較少,而對史實的採信都是經過嚴格考證的,所以,後世都把它看成一部“信史”,即可以信任的歷史。不過這部書既然是給政治家看的,所以,他所記述的內容就相對窄一些,主要以國家興亡、國家政策、軍事、外交等方面的記述較多,而對文化、商業、農業等方面的記述相對較少。這部鉅著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美不勝收,那種簡約的筆法,精闢的概括,使人流連忘返的。

《資治通鑑》之後,也開創了中國史學的另一種風格,其後的《續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長編》,也可以非常明顯的感覺到司馬光為首的這一代史學家對後世史家的影響。

《史記》與《資質通鑑》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但都是我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這就是我個人對這兩部鉅著的評價。

謝謝!


白玉飛豬671


《史記》是我國曆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全書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本紀”除《秦本紀》外,敘述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跡;“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它們分別敘述天文、曆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與後世的專門科學史相近;“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列傳則是敘述國外和國內少數民族君長統治的歷史。《史記》就是通過這樣五種不同的體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和補充而構成了完整的體系。它的記事,上自黃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間,全面地敘述了我國上古至漢初三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的歷史發展,是我國古代歷史的偉大總結。

《資治通鑑》-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 、劉恕、範祖禹、司馬康等人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鉅著。《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歷史上對《資治通鑑》的稱譽,除《史記》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史著可與《資治通鑑》比美。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