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適合初中生讀嗎?

苟且人生的詩和遠方


在七年級學《孫權勸學》時孩子們就瞭解到《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人生的中學時期,曾被人喻為多事的季節,心理學上謂之 “心理斷乳期”,其年齡範圍大體為13至18歲,屬於少年期和青年早期,俗稱為青春期。中學生心理發展的顯著特點是:生活和社會體驗開始占主導地位;,他們渴望自己能被他人像成人一樣對待;自我形象在波動搖晃;心理社會思潮常常像“巨浪”般湧現;

中學生時代的青少年普遍處於叛逆期,內心渴求著世界的承認和尊重。閱讀《資治通鑑》可以賦予青少年一種巨大的價值感,青少年可以通過對古代政治得失的考量來轉移自身價值帶來的焦慮。

毛澤東曾十七次批註過《資治通鑑》,並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通鑑》裡寫戰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 

很多人會說書肯定是好書,可是是古文呀,看不懂呀,不急,作為中學生可以抱著一個是為了基本瞭解歷史,瞭解基本脈絡的心態去看,不咬文嚼字,《資治通鑑》是一部政治史,歷述了中華文明各個朝代的政治得失,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普通人民的生活狀態,一一娓娓道來。

它充滿了文學色彩與哲思光芒,包含了無數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歷代往事,振聾發聵的名言警句……讓更多的家長感慨,給孩子讀史,一定要讀《資治通鑑》。

你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城不入,臣請完璧而歸之,乘長風破萬里浪,此間樂,不思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顯然,國王也不能不講信用,否則國家都會因此而滅亡。

這些句子是不是經學見到,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東晉與前秦的“淝水之戰”、唐代元和時期“李愬雪夜襲蔡州”,都曾經入選中學課文

曾國藩說:《資治通鑑》“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權威、最重要的編年史。

 

 





卿語芳言


在討論是否適合初中生閱讀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資治通鑑》這本書。

《資治通鑑》是北宋時司馬光主編的編年體史書,按照時間順序記載了從周朝到五代後周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因為這本書內容很多,有一定的文言閱讀難度,對於初中生來說,可能很難讀完。

從長遠來說,讀這本書收穫很大。唐太宗李世民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就拿現在全國卷高考的文言文考察趨勢是人物傳記,尤其是歷史上正能量的人物傳記,大多數是從二十四史中出的。因此《資治通鑑》是出題可能性很大的一個材料來源。

綜上所述,如果文言功底較好,非常建議讀文言原版。如果文言功底差一些,可以從白話版入手,循序漸進,讀一下原版。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溫故堂


資治通鑑也有青少年版本的,適合初中生閱讀的。

如果是原版的資治通鑑,說實話,文言文版本孩子挺難讀懂的,反而事倍功半,讓孩子厭倦讀史書。

當然青少年讀史書,還是看家長想達到什麼目的了。


如果是讀史書增長見識,應付作文,個人建議,可以考慮讀《史記》

因為《史記》的文學性非常強,而且故事化很適合孩子閱讀,同時史記中有大量的成語和典故,這些都對孩子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就是司馬遷本人,都是勵志的典範,如果作文中有關於勵志的論述,用司馬遷的案例,可以說百試不爽。


如果未來想讓孩子當Boss,讓孩子學帝王之術,《資治通鑑》是更好的選擇

司馬光描述資治通鑑就是寫個帝王看的,以古為鑑。

比如資治通鑑開篇就是三家分晉。幾家算盤打得一個比一個精,最後智伯的腦袋被人當了尿壺。(裡面幾個交換眼神的描寫,寫的出神入化)


總結,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長篇,其實很多成人都難以讀完,讓孩子讀,略有些勉為其難,不如挑選其中考試中能用到的素材,可能功利性更強些吧。


小學名師資料


讀白話文版的可以,文言文版的恐怕很吃力,許多地方看不懂,建議讀臺灣著名學者柏楊編寫的白話文版《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