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譯文與原文讀起來所理解的一樣嗎,會有一樣的理解效果嗎?

龍貓98


我今年3月份剛通讀完《通鑑》的,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的是,翻譯《資治通鑑》的人會有五七個,或者更多,所以,這裡面的人翻譯和理解古文的能力和水平是不一樣的。當我們在看原文之後,再看譯文,也許會有一些時候感覺譯文跟自己理解的有出入,但是這種情況是極少見的,並且往往是自己理解有誤。凡是有能力翻譯古文的功底都是一流的,在翻譯的時候如果出現了疑問點,專家們會共同探討,最終會拿出最客觀合理的解決方案。所以對於我們這樣的古文甚至不如高中時候的水平的人,看譯文跟看原文就具體內容的敘述來講,理解效果是一樣的。只是有很多時候,古文寫的更鏗鏘有力,更有韻味,讀起來也更郎朗上口,譯文就顯得蒼白無力,讀之淡而無味。所以,我後期隨著對古文語感的加強,對古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就不在讀譯文了,有實在不明白的再看看翻譯。實在是有趣之極!

選擇了這本書就應該做好計劃認真去讀,我是頗有感慨的,你可以看看我頭條裡的《通鑑讀後感》,一定會對你讀通鑑有所幫助的。


SHELL217


優質解答

王鳴盛認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讀十七史,不可不兼讀《通鑑》.《通鑑》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諸史之異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於前,文省於舊,惟《通鑑》可以當之.”

白話版本的推薦柏楊版的資治通鑑。

以文言文版本的為基礎,看不懂的你再去看白話版本,這樣非常有意思,能通暢讀下來。而且,以年代為主線寫出來的,本來就非常凌亂。單獨文言文會很吃力。

不過可以確定,文言文版本的和白話版本的一樣,都非常有意思,可讀性雖然比不上《史記》,確也應該必須讀一讀。



東城老鄧


depend on you!

一、如果古文功底好,那讀原文!省時間,原汁原味,絕對格調高,風輕雲淡,讓人仰視!

二、如果古文看著費勁,那就要看你圖啥了。

1、如果既想了解歷史,又想拔高古文,特別是如果要寫論文,那就文白對照,兩者都看!費時間,費精力,但是啃下來功力深厚,內功外功都有提升。

2、如果就是想看看歷史故事,那就白話本吧!足夠了。

現在比較著名的是柏楊的白話資治通鑑,就很好了。中華書局文白對照版本忠於原文,也很不錯,就是更貴。



長劍不出鞘


其一肯定不同。原版原汁原味,如陳年陳釀,越品越有味。文筆流暢,風格各異。而白話文,因人而異,水平各一,因譯者水平所限,難免會加入自己的觀點,隨意發揮,與原旨失之毫釐,謬差千里。因此我主張讀原著。

二效果也會不同。古人讀書,有其特殊的心懷環境,文化造詣也是非常深厚,而且當時社會環境相當寬鬆,各種版夲尚未遺失,讀原著,越讀越有品味。而且時代尚近,古代鴻儒藏書頗豐,版本齊全,雖有戰亂,但文化保存多屬私藏,因此史籍保留原著風茂,參與編寫的人,絕大多數學富五車,歷經十年寒窗,層層選拔出來的精英編輯的,歷時十九年,是一個浩大的文史工程。

對於有文學功底的人讀原著,對於一般讀者,建議讀中華文庫的譯著較好,畢竟這是由全國文史精英譯註的,其它個人文平不一,僅可作為參考對照為是!


狼煙一九三一


不一樣!翻譯有三個標準信、達、雅。文言文有其獨到特點:言簡意賅。

一個人去理解一個人的觀點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況還受這個人的文化,理解水平的限制。建議看資治通鑑文言文版,哪怕古文水平低,但一天看一點,效果也不一樣!看白話文枯燥,好多情節部分不連貫,浪費時間,又費精力!這就好比吃東西吃別人嚼過的,營養沒有多少!


Vincent624


古今音語靠文字,

斷句徹讀是難事,

譯成今文理解好,

文字本意傳借鑑,

國家這方面投資,

多少大家譯文篇,

都是心血信惜珍

文化傳承是大義。


李備戰6


有的人字都認識,但是跟我說看不懂,你是哪種


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


最好是讀原文。因為原文在讀時會有意境存在,便於更好的理解與感悟。但不懂者只能先讀譯文,以後懂了可以再重新看一下。


古聖智慧


譯文與原文,有些句段意思一致,有些句段意思相反,有些句段意思相離。其實是各取所需。


胡氏口語文


讀史可以明白人的一生很短暫,要珍惜時間愛護生命,話出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