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原來竟是夸人的?三觀又被顛覆了

在現代,我們形容一個品德敗壞的人通常用“衣冠禽獸”這個詞,稱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

但是你想象得到嗎?“衣冠禽獸”這個詞最初的意思,竟然是用來夸人的!

"衣冠禽獸"一詞最初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

“衣冠禽獸”原來竟是夸人的?三觀又被顛覆了

據史料記載,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定是:

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鄉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衣冠禽獸”原來竟是夸人的?三觀又被顛覆了

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

所以我們在看有關明朝的電視劇時,就可以根據官員所穿官服的顏色和所繪圖案,來區別官拜幾品,是文官還是武官。

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詞其實是讚語,只有當官了才有此殊榮,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衣冠禽獸”原來竟是夸人的?三觀又被顛覆了

但是,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文死諫,武死戰"的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徹底顛覆。

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於是,"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原來竟是夸人的?三觀又被顛覆了

其貶義之稱,最早見於明末陳汝元所著《金蓮記》:"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

清代以後,"衣冠禽獸"一語遂用做貶義,泛指外表衣帽整齊,行為卻如禽獸的人,比喻其道德敗壞。

如今我們再提起“衣冠禽獸”,誰能想到這詞最早其實是用來稱讚誇獎一個人的呢?是不是覺得有些諷刺?

“衣冠禽獸”原來竟是夸人的?三觀又被顛覆了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你認為哪些人可以被稱為“衣冠禽獸”呢?歡迎在評論處留言~

喜歡的就點個關注再走哦!

“衣冠禽獸”原來竟是夸人的?三觀又被顛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