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罵人的話了?

“衣冠禽獸”在我們日常認知中,一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而且程度十分嚴重。

《中國成語大辭典》中的解釋:穿戴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貶義最早記載於明代晚期的“明傳奇”(中國早期戲曲)《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竊賊)。

“衣冠禽獸”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罵人的話了?

“衣冠禽獸”最早來源於明代各級官員的服飾。大明律律法規定:文官繡禽,武官繪獸。具體的規定是:

“衣冠禽獸”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罵人的話了?

文官:

一品,仙鶴,傳說中的仙鳥,神聖高潔;

二品,錦雞,羽毛華麗,象徵吉祥如意;

三品,孔雀,象徵大賢大德,忠貞不貳;

四品,雲雁,寓意忠貞仁愛,恭謙有序;

五品,白鷳(bái xián),舉止嫻雅,吉祥忠誠;

六品,鷺鷥,一種美麗的水鳥;

七品,鸂鶒(xī chì),形似鴛鴦的一種水鳥;

八品,黃鸝;

九品,鵪鶉。

“衣冠禽獸”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罵人的話了?

武官:

一品,麒麟,傳說中的瑞獸;

二品,獅子;

三品,虎;

四品,豹;

五品,熊羆(xióng pí),棕熊,熊科中最大的一種;

六品、七品,彪(小老虎);

八品:犀牛,中國的牛,牛皮用來製作鎧甲,與非洲的犀牛沒有關係;

九品:海馬,神話中的動物,與草原上的馬相似,有翅膀,可以在天空、陸地、海洋奔跑。與動物世界裡的海馬沒關係。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時間到了明朝中晚期,皇帝怠於朝政,文官貪汙腐敗,武官貪生怕死,"文死諫,武死戰"的信念被徹底顛覆。文官武將將精力都放到了欺壓百姓上,老百姓將其視為洪水猛獸,避之不及!從此,“衣冠禽獸”開始有了貶義,對欺壓百姓、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為“衣冠禽獸”。徹底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的貶義詞。

將"衣冠禽獸"和衣服聯繫到一起,出現在清代,而清代《大義覺迷錄》首先把衣服和“衣冠禽獸”聯繫在一起:“孔雀翎馬蹄袖,衣冠中禽獸”,赤裸裸的嘲笑清代官員的服裝,同時列舉古代服飾“皆取禽獸之名狀,豈有自古以來用此等衣冠之人皆為禽獸可乎?”完全為了諷刺挖苦清朝統治者,與明代的官員服飾沒有了任何關聯。頗有“反清復明”的味道。


歡迎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