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衣冠禽獸”是罵人的話,錯錯錯!

中國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留下的很多東西,在當今已經發生了諸多改變。接下來盤點一下容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別以為“衣冠禽獸”是罵人的話,錯錯錯!


1、“衣冠禽獸”原是褒義

“衣冠禽獸”一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據史料記載,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

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定是: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

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讚語,並不是罵人的話。


2、“豐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來指的是沒有文字的堅石或樁,其主要作用有三:一、立於宮廟前以觀日影、辨時刻。二、豎在宮廟大門內拴牲口。三、古代用來引棺入墓穴。古時候往往用大木來引棺入墓,這大木的特定稱呼就是“豐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製的,漢代以後才改用石頭。


3、古人不敢自稱“我”

古人有很多第一人稱的代詞,譬如:吾、餘、予、我,但在社交場合或者是公共場合,真正自稱為“我”、“吾”、“餘”的少之又少。在古代,公開自稱“我”、“餘”會被大家認為不懂禮儀。

據考證,至少從晉朝開始,各級官僚已經不習慣於用第一人稱代詞來指代自己了,他們熱衷於自稱“下官”來顯示自己的謙卑。

唐代人雖然曠達,但在相互交往之時依然羞於自稱“我”,用略顯青澀的“小生”來指代自己。

宋朝則再進一步,那時的官僚喜歡自稱“卑職”,普通人則更願意自稱“晚生”。


4、“冠冕”並不都能“堂皇”

“冠冕堂皇”是一個成語,比喻外表很體面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在古代,“冠”和“冕”所指並不太一樣。帽子古代稱首服,“冠”在古漢語裡第一個意思就是首服的通稱。與冠相比,冕的地位要高得多,冕為首服之最。

冕的大致規格如下:上面是木板,木板外包麻布,上面是黑色,下面是紅色。一般來說,只有天子、諸侯、卿大夫才有資格戴冕。

因此,“冠冕”雖然連用,但二者卻有嚴格的區分,冠和冕內部又有很多差別,所以冠冕並不皆堂皇。


5、“七月流火”並非說天熱

“七月流火”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中,七月並非公曆七月,而是指農曆。如果換算為公曆,相當於八九月份。

“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太陽系中火星。它是天蠍座裡最亮的一顆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心宿二。“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邊落下。

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觀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這顆紅色的巨星就會落向夜空的西邊,也就是把這種天象變化當作天氣將逐漸轉涼的徵兆。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氣熱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氣日漸轉涼。


6、“倒”的只能是“楣”

“倒楣”一詞大約出現在明末,當時科舉成為讀書人出人頭地的唯一門路。雖然明朝已有相對完善的監考制度,但照樣無法阻止舞弊之風。為求吉利,有的考生家考前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杆,以此為考生打氣壯行,時人稱之為楣。如果考不中,就把旗杆放倒,稱為“倒楣”。由於倒黴和倒楣是諧音,而且,“黴”字有壞運氣的意思,久而久之,便成了“倒黴”。


7、“笑納”並不是笑著收下

“納”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則是“嘲笑”之意。“笑納”的意思是說,自己送給對方的東西不好,不成敬意,讓對方笑話了。所以應是“自己送禮物請對方笑納”。

有人把“笑”錯誤地理解為“高興”,所以會說對方送的禮物自己笑納了。


8、萬歲原本並非指皇帝

“萬歲”一詞的產生與皇帝並沒有多大關係。

西周時期,尚無“萬歲”一詞,但有“萬年無疆”、“萬壽”的記載,它並不是專對天子的贊稱,僅僅是一種行文的款式,也可以刻在鑄鼎上。

從戰國到漢武帝之前,“萬歲”這個詞時常出現,但並非是帝王專用。至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萬歲”被儒家定於皇帝一人。從此,“萬歲”成了皇帝的代名詞,只有對皇帝才稱“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