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中國神話史》:追溯中國神話源流,看古人有著怎樣的“三觀”

對現代科學略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物理學上有個“大爆炸理論”解釋宇宙起源:在最初的時候,宇宙的密度和溫度無窮大,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包含在一個被稱作“奇點”的無限小的“東西”裡(嚴格來說,“奇點”也不是東西,它是“不可道、不可名”的)。在奇點裡面,物理定律完全無效。

大約在150億年前,奇點突然開始膨脹,物質密度從密到稀,急劇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這個“大爆炸”,就是空間和時間的開端。直到今天,大爆炸仍然在繼續進行。

熟悉近代經典科學理論的人們,往往很難接受宇宙時空有起點的理論。不過,若是講給古人聽,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如中國古代神話是這樣解釋宇宙起源的:最初天地是在一個雞蛋一樣的混沌狀態中,孕育了一個叫“盤古”的大神,拿著斧子(也不知他的斧子是哪裡來的)把混沌狀態給劈開了,天往上升,地往下降,不斷增長,就形成了人們看到的宇宙。

古人對於宇宙起源的解釋沒有任何科學觀察做依據,但神話所表達出來觀念,如時空有起點、宇宙有變化等等,卻和現代“大爆炸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神話,其實是古人觀察世界、解釋世界的一種方式,是完全憑著直覺來描述這個世界的。我們要想真正瞭解古人的生活世界,就要深入瞭解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一向以零散不成體系著稱。雖然我們擁有豐富的神話資料,卻一度被外國人誤解為缺乏神話、乃至沒有神話。

有一位學者,花費了畢生精力,將散落在各種典籍中的神話傳說遴選、綴集起來,用簡練、通達、優美的文字,把從上古迄於明清時代的神話材料,作了縱貫的、系統的論述,勾勒出了中國神話的歷史全貌。

這位學者就是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袁珂先生。袁珂(1916—2001),四川成都人。1946年曾在臺灣省編譯館任職,那時開始系統研究中國神話。1949年他回到四川,繼續從事文學和神話學研究;1978年調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1984年擔任中國神話學會主席。

他著述頗豐:1950年出版了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族神話專著。之後,袁珂先生撰寫了《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山海經校注》等20多部著作及800餘萬字的論文。

《中國神話史》是他獨力撰寫的第一部中國神話通史。這本書追溯了中國神話發展的源流,帶讀者領略中國古代神話之壯美,為讀者揭示先民是如何解釋這個世界的:宇宙如何形成?人類如何起源?萬物如何運行?

《中國神話史》:追溯中國神話源流,看古人有著怎樣的“三觀”

一、宇宙如何形成?

浩瀚宇宙,燦爛星河,從古至今就吸引著人類的好奇與敬畏。德國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前面已經說過,現代物理學的解釋是“大爆炸理論”。當然,這個理論也有很多人不贊成,也提出很多別的理論。但不論哪種說法都還只是猜測。

就這一點來說,現代人對於宇宙起源的解釋,比古人也就高明幾個望遠鏡的距離吧。

那麼,中國神話為什麼用盤古神話來解釋宇宙起源呢?

三國時吳國道士徐整寫了一本《三五曆紀》,有這樣的記載: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一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就是說,天地最初是和雞蛋一樣混沌一體的,其中生出了一個盤古,天地開闢,陽氣上升為天,陰氣下降為地。天,是一天天地高,地,是一天天地厚。盤古在其中,隨著天高地厚而不斷增長。

其實,盤古生於“渾沌如雞子”的天地中的哲理思想,是和漢代末年逐漸發展起來的“渾天說”(以張衡為代表)的天文學思想有關。因此盤古開天闢地神話是從漢代以後才發展起來的。

後來神話又演變為盤古化生萬物。有一本古籍《五運歷年記》說: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盤古死後(納尼?這樣的大神竟然也會死?),他的氣變成風雲,聲音變成雷霆,眼睛化為日月,四肢五體變成四極五嶽,血液變成江河……可以說物盡其用,一點都不浪費,相當環保了!

巨人屍體化生萬物的神話,很多古老民族的開闢神話中也有。印度神話說,自在大神以頭為天,足為地,目為日月,腹為虛空,發為草木,流淚為河,聚骨為山,大小便為海;北歐神話說,奧定大神殺死霜巨人伊麥,以其肉造成土地,血造成海,骨骼造成山,牙齒造成崖石,頭髮造成樹木花草與一切菜蔬,髑髏造成天,腦子造成雲,等等。

不過,說人類是盤古身上的寄生蟲變的,叫人不好接受,所以在這種解釋之外,中國神話對於人類起源的另一種解釋就佔了上風。

《中國神話史》:追溯中國神話源流,看古人有著怎樣的“三觀”

二、人類如何起源?

今天我們都知道,人是由古猿變化而來的。但人類認識到這一點時間並不久: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這本書,這個理論才被揭示出來。而接受這個理論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今天還有很多人拒絕這個理論。在西方,那些虔誠的信徒堅信,人類是上帝造出來的。

中國神話如何解釋人類起源?女媧摶土造人是漢族流傳最廣的人類起源神話。《淮南子·說林篇》說女媧與諸神共同創造人類:“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 女媧造人的神話,又見於漢末應劭寫的《風俗通義》書中,說女媧“摶黃土作人”。

古籍記述都很簡潔,一句話解決問題。後來人們不斷補充細節,說女媧依照自己的形狀,捏黃土造人,造好後就會說話;後來女媧累了,便用藤條抽打黃泥,甩的泥點子也變成了人。因為她是用黃土造人,所以中國人是黃皮膚。

少數民族也有神用泥土造人的神話。達斡爾族認為,人類是天神用泥土捏出來的,所以人身上的汙泥總是搓不完。又說天神捏出許多人後,放在陽光下曬著,忽然下了暴雨,天神急忙收攏,把好些泥人碰壞了,所以世間就有了缺胳膊短腿的,或者鼻子、眼睛等器官有毛病的人。

有趣的是,在少數民族創世神話中,也有西方神話中洪水滅絕人類的橋段,並且在這些神話中,女媧又成了伏羲的妹妹。如瑤族神話說,伏羲女媧本是兄妹,兩個人躲在葫蘆裡逃過滅絕人類的大洪水,世上已無人煙。烏龜、竹子等動植物勸兄妹結婚再造人煙,兄妹不允。後來太白仙人也來勸兄妹結婚,兄妹還是不允。於是仙人教二人對山滾石磨,石磨合在一起;隔山梳頭髮,頭髮愈梳愈長,最後絞結在一起。二人才無話可說,同意成親婚配,再造人類。

那麼,女媧造人,究竟是在開天闢地之初獨自造人,還是經歷洪水大滅絕之後,兄妹成親再造人類呢?反正都是神話嘛,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結合各自的民風民俗,各自理解、各說各話吧!

《中國神話史》:追溯中國神話源流,看古人有著怎樣的“三觀”

三、萬物如何運行?

有了天地,有了人類,那麼人類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怎樣運行的呢?

我們知道自然界都是按照物理原則運行的:我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是地殼運動形成的;天上下雨,是水蒸氣的循環;人是萬物之靈,只有人類才會說話;物種之間不可能相混,等等。

但在神話的世界裡,天地萬物是有著完全不同的運行規則的。

在神話的世界裡,一切東西,不管是生物或非生物、自然力或自然現象,都是有生命、有意志的活物。物我之間更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聯結著,所以牛馬、豬狗、雞鴨、飛鳥都會說話,人也可以理解動物說話,如孔子的學生公冶長會辨雀語,有一次聽麻雀交談,說“白蓮水邊,有車覆粟,收之不盡,相呼共啄”。

在神話的世界裡,人鬼雜處、人神並居,人可以去神仙那裡做客,鬼也隨時可以降臨人世間。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愛好旅遊,在往西巡遊時,曾經去拜見過這位西王母。《紅樓夢》裡王熙鳳經常翻看等《玉匣記》則告訴人們,任何時辰任何方位,都有神出沒,導致“看了玉匣記,不敢放個屁”。

在神話的世界裡,石頭也有生命。古籍《述異記》上說:“桀時泰山山走石泣。”山竟然能“走”,石居然能“泣”!秦始皇有個趕山鞭,趕著大山到處跑。石頭還會生孩子,孫悟空就是從花果山的仙石中生出來的。

《中國神話史》:追溯中國神話源流,看古人有著怎樣的“三觀”

結語:神話是人的創造,它又深深影響著文學和民俗

神話是人類的創造,但在歷史發展中,神話也深深影響著社會生活。

首先是對文學的影響。在我國,從漢代開始,文學家就不斷利用神話進行文學創作。司馬相如的賦就廣泛吸納神話傳說。大約成於建安時代的《古詩十九首》裡的一首《迢迢牽牛星》,便是根據牛郎織女神話而寫作的。

最擅長運用神話進行文學創作的,當屬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他的詩作裡,神話典故比比皆是,如《大獵賦》裡的“五丁摧峰,一夫拔木”,“龍伯釣其靈鰲,任公獲其巨魚”;《古風五十九首,其四十》裡的“鳳飢不啄粟,所食惟琅玕”;《上雲樂》的“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登高丘而望遠海》的“精衛費木石,黿鼉無所憑”;《古朗月行》的“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竄夜郎於烏江留別宗十六璟》的“斬鰲翼媧皇,煉石補天維”,等等。

至於直接拿神話傳說來寫小說,明清以後蔚然成風。明代產生了神話小說,如吳承恩《西遊記》、許仲琳《封神演義》和周遊的《開闢意義》等。清代小說運用神話材料較好的,有李汝珍的《鏡花緣》一書。

其次是對於民俗的影響。神話深深影響到民間習俗。每一個歲時節日,可以說都有其神話的來歷。如過年,就是從一種被稱作“年”的怪獸發展而來的。

據古籍《荊楚歲時記》記載,從大年初一開始,各種民俗活動就有著種種神話故事背景,如“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這就牽連到有關山臊(猓)的神話;“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又牽連到重明鳥和神茶、鬱壘的神話;“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門戶”,關涉蠶神的神話;“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並佔眾事”,關涉紫姑神的神話;“正月夜多鬼鳥度,家家捶床打戶,捩狗耳,滅燈燭以禳之”,關涉姑獲鳥的神話,等等。一個月當中的節日、風俗、習慣等,便已經有這許多神話故事可說,一年之中累積起來,更不知道要關涉多少神話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