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風雪中值守的他因為心暖而不覺天寒;

夫妻二人攜手戰“疫”一線,那是一種並肩作戰的浪漫;

為防疫而奔走督察的他,“承包”了微信運動的封面;

……

為民解難、為黨分憂,是每個信訪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疫情面前,房山區信訪辦全體黨員幹部和機關幹部用自己腳踏實地的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最抗凍”的人

良鄉行宮園小區門口執勤工作人員中,有一個大家公認的最不怕冷的人,他就是房山區信訪辦黨支部副書記、二級調研員毛彥林。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接到黨員“上一線、做貢獻”號召,他第一時間到所在社區“參戰”。年初,趕上一場鵝毛大雪鋪天蓋地,他就在風雪交加的夜晚值守6個多小時,到換崗時間依舊渾然不覺,睫毛上、頭髮上都結了一層薄冰。當現場執勤的工作人員問他“抗凍”秘訣時,他說:“其實剛開始也冷,就覺著這活兒幹著有意義,心裡邊就暖了。”大音希聲,付出就是動力。

戰“疫”一線的“夫妻檔”

有一種浪漫,叫做並肩作戰。

在區信訪辦綜合科,總能看到一個帥氣挺拔但忙忙碌碌的身影,他就是年輕黨員宗哲。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響應黨員幹部“雙報到”,他毫不猶豫地帶著自己同為黨員的妻子,一同衝到社區一線參加抗疫戰鬥,在西路南里社區的檢查點,他們夫妻二人一絲不苟地為往來人員測溫、登記進出車輛,為了緩解社區夜間執勤人員緊張的問題,也為了不耽誤白天工作,他們總是主動申請夜間到社區報到。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面對疫情,他們夫妻二人共同為社區防疫工作貢獻力量。寒風中的攜手共戰,比鮮花玫瑰更加詮釋了愛情的堅定與浪漫。

“我又登上了封面”

最近,區信訪辦接訪科黨員幹部李露腳下生風,經常因行走步數多而登上“微信運動”封面。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自從被抽調到琉璃河鎮疫情防控工作督察組,“健步走”成了李露每天的必修課。上午他在鮑莊村查看三名外埠返京人員隔離情況,下午前往萬里村督察防疫措施落實情況,深夜又到與大興區、河北省交界的韓營村村東檢查點參加夜查行動。為抗擊疫情,他一路奔波,枕戈待旦,不知疲倦。

70·80·90

這一組等差數列,代表區信訪辦三個不同年齡段的信訪幹部,他們前赴後繼,又默默無聞地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傳承著中華兒女披荊斬棘、吃苦耐勞的精神。

張洋,70後黨員幹部,他是最早一批下沉到基層一線參與戰“疫”的信訪幹部,用實際行動引導帶動年輕幹部們投身戰鬥、無悔付出。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楊楠,80後黨員幹部,這個平日沉默內斂的小夥子,用他謙遜耐心的工作態度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方式,贏得了社區群眾的一致認可與信任。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邱穎,90後信訪幹部,帶著女兵特有的颯爽幹練,嚴謹細緻地對重點環節防疫舉措落實情況進行記錄追蹤、查缺補漏,默默壓實一道道防疫陣線。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窗口”秒變“熱線”

疫情防控期間,房山區暫停來訪接待工作,倡導群眾通過“網上信訪”途徑反映訴求,儘量減少出行。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接訪窗口的暫時關閉,是對接訪科信訪幹部們的一次“大考”。他們在加班加點辦理信訪案件之餘,還要安撫因不能來訪而情緒激動的群眾,信訪幹部們積極對接屬地部門,逐個在電話裡耐心安撫、細心解答、悉心疏導,用迎難不卻、無私忘我的執著,為信訪群眾架起了一道“心靈熱線”。


【戰“疫”有我 首都信訪在行動】面對疫情,他們用愛堅守,全力戰“疫”!

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每個信訪幹部的無聲誓言。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疫情面前,區信訪辦全體幹部一往無前、馳而不息,用不同形式參與這場戰“疫”行動,在努力紓解民困的同時,下沉一線參加疫情防控,為戰“疫”工作默默付出、全力以赴。


供稿單位:房山區信訪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