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為何朱元璋才封他個誠意伯?

十二十頁


無論是三分天下諸葛孔明,還是一統江山的劉伯溫,都是華夏曆史上頂級的智謀之上。並不是說三分天下的諸葛亮就遜色於一統江山的劉伯溫,兩個人所在的時代不同,所面臨的局勢迥異,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的時候,經過半生浮沉也沒有建立基業,深刻的明白蠻幹是不行的,需要尋求智謀之士出來幫自己,尤其有徐庶珠玉在前,故而三顧茅廬躬身相請。

劉備對於諸葛亮是言聽計從,所以諸葛亮可以放開手腳施展才華。然而劉備的勢力實在是太單薄了,這個時候曹操基本上已經一統北方。孫吳政權經過父兄三代經營,勢力穩坐江東。

這個時候的劉備呢,還寄人籬下,在荊州劉表羽翼下。手中要地盤沒有地盤,要人手沒有人手,加上此時曹操舉大軍來犯,創業艱辛由此可見,即使如此諸葛亮依然帶領蜀國三分天下。

劉備死時軍政大權盡皆託付孔明,孔明得先帝信賴,才可以放開手腳經營蜀國。雖然經歷數次北伐沒有建功,確實非是智謀策略不夠,而是天時地理不在其手,若是早個十年天下如何,猶未可知。

朱元璋在遇到劉伯溫的時候,已經接手韓林兒的政權,已然是一方諸侯了。而且朱元璋軍武出生,性格強勢,劉伯溫與之相處,更是要步步為營,謹慎謀劃。

朱元璋當時手上也是人才濟濟,文有李善長鬍惟庸,武有常遇春藍玉,是以劉伯溫雖然出謀劃策,但實際地位不像諸葛亮那麼高。

正是因為劉伯溫知道朱元璋的性格,所以不管是出謀還是獻策都很委婉,朱元璋是個喜歡下屬直來直去的性格,就覺得劉伯溫扭扭妮妮沒有誠意。

在明朝建立後不久,劉伯溫就高老還鄉了,在朱元璋看來就是不願意為明朝效力,不願意為自己效力,加上早年自己幾次三番邀請都被拒絕,更是感覺劉伯溫為自己效力缺乏誠意。

所以被朱元璋封了個誠意伯,就是告訴劉伯溫我覺得你不夠誠意,不夠意思。但是此舉正合劉伯溫之意,他此時想要的恰恰不是高官厚祿,而是功成身退而已。

所以說諸葛亮和劉伯溫本來就沒有什麼高下之分,彼此面臨的境況不同,怎麼能相提並論呢。


想跟你聊故事


朱元璋封李善長為韓國公,卻只封劉伯溫為誠意伯,足足差了兩個等級。李善長的年俸為4000石,而劉伯溫年俸只有240 石,相差十分懸殊。

為什麼李善長能封韓國公,而神機妙算,戰功赫赫的劉伯溫只是一個小小的誠意伯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他不是淮西集團成員。明朝有兩大集團,一個是淮西集團,還一個是浙東集團。其實這兩個集團根本不是同個級別的,淮西集團實力上遠勝浙東集團。明太祖朱元璋本人也是淮西集團的。他第一次離開濠州郭子興,準備單幹的時候,只帶走了身邊的二十四個人。這二十四人分別為徐達、湯和、\t吳良、吳楨、花雲、陳德、顧時\t、費聚\t、耿再成、耿君用、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鄭遇春、鄭遇霖、郭興、郭英、胡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材、張赫、周德興。這些人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被稱為淮西二十四將。李善長也是淮西人,自然是淮西集團的成員,而且還是個首領。朱元璋是一個同鄉觀念很重的人,這幫老鄉從一開始就跟著他南征北戰,拋頭顱灑熱血,你說明朝建立後,朱元璋能不厚厚封賞了這些人嗎?我們知道徐達是公爵,其他人也基本上都是侯爵。李善長是淮西集團的首領,雖然是個文官,這些年沒有南征北戰,但是在幕後確實做了不少工作,而且從不搶風頭,讓朱元璋很放心的,所以封了李善長為韓國公。

第二,劉伯溫資格不如李善長。其實公爵和侯爵除了一個李善長,其他都是出生入死的武將,一刀一槍拼出來的,跟文官沒有什麼關係。朱元璋剛起義的時候,率軍攻打滁州,李善長就自動來投,當時朱元璋手下並沒有其他謀士。後來劉伯溫在朱元璋打浙江的時候,和宋濂等人主動去南京投靠朱元璋的,那個時候朱元璋手下已經有很多謀士了。從時間上來看,劉伯溫晚了許多。若是給劉伯溫封公爵,淮西集團那些出生入死的老資格肯定不肯。可以這樣說,朱老闆剛剛自主創業的時候,你若是個人才,主動投靠的話,朱老闆自然會分一些股份給你。可是朱元璋的企業已經上了規模,各地人才奮勇而至,你再主動投靠的話,朱元璋也不願意分股份了,最多高薪聘請。

第三,朱元璋不喜歡別人比自己聰明。朱元璋是個軍事天才,劉伯溫也是,而且很有可能還略勝朱元璋一籌。無論是先打陳友諒再打張士誠的戰略部署上,還是在龍灣戰役上,兩人都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更可怕的是,在安豐被圍,朱元璋接到小明王的求救信,準備率軍救援的時候,劉伯溫力勸朱元璋不能救援。因為一旦救援,那麼張士誠必然會趁虛而入,到時候腹背受敵,十分被動。可是,朱元璋沒有聽從劉伯溫的勸住,執意出兵安豐,後面局勢的變化可以說是跟劉伯溫預料的一模一樣。

如果你是皇帝的話,身邊有個大臣能力高過你,試問你能安心入眠嗎?難道真的不擔心有一天這人不把聰明才智用在治國安邦上,而是用在陰謀政變上嗎?再說了劉伯溫勸阻朱元璋不要出兵安豐的一個理由就是讓他借張士誠的手,除掉小明王。你說朱元璋夜晚想起此事的話,還會睡的著嗎?


道中道道而道


三分天下諸葛亮,名副其實。劉伯溫一統江山,言過其實。但劉伯溫輔佐朱元璋,成就朱明王朝帝業,作為文臣,與早期加入朱元璋團隊且居功至偉的宋濂相比,雖然略遜一籌,但功勞還是大大的。由於是外姓,又不是淮西勳貴,因此封王那是痴心妄想。按功勞分個侯爵還是當之無愧。但最終老朱只封他個誠意伯,原因有三:

1、劉伯溫才華橫溢,通曉天文地理,堪輿術數、更懂軍事戰略,是朱元璋不可或缺的得力股肱之臣。但正由於他才能出眾,便遭多人人嫉妒,宋濂就是其中之一,他經常在老朱面前有意無意之間說劉的壞話。三人言虎,久而久之,老朱心中對劉多少有點疑慮也就不以為怪了。

2、劉為人清高自傲,不善於奉承老朱,老朱有故意打擊之嫌;

3、最主要的是,劉伯溫不屬於淮西勳貴集團,而劉雖然明知派系問題敏感,但平時言行並不避嫌,老朱是極為護短的,看重只是他老家的一幫父老兄弟,對外人、外姓有用的時候重用,但並不信用。

個人一孔之見,歡迎指正。


日日高


因為朱元璋害怕劉伯溫會造反,劉怕溫的才能超過朱元璋的想象,朱元璋完全不知道劉伯溫在想什麼,要幹什麼?一個讓自己琢磨不定的人,怎麼可能讓他當大官?所有的皇帝疑心最強的就是朱元璋,所有的開國功臣都被殺光了,面對才高八斗的劉伯溫,他只能這樣做了連劉伯溫沒做官的時候,他還不放心,在他的身邊還參差了錦衣衛,由此可見,朱元璋非常害怕劉伯溫造反,捨不得除掉他,只有一步一步的把劉伯溫玩弄致死。



普通美食記


諸葛亮確實有才,是一位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但是:稱不上是軍事家。諸葛亮是被後世人所神化,在當時,初入劉備陣營,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只是軍隊後勤一個小官。諸葛亮上位是劉備死時託孤,及以後,把李嚴等人拉下,才上位的。他被封武鄉侯是劉禪所賜。

而朱元璋個性,才能,殺閥決斷可以說比劉備強了很多,同時因朱元璋出身卑微而坐天下,有極度自負和自卑的雙重心理,時刻防範功勳竊取他的皇位,對任何功勳雄才,只要他看不上的,可以隨意隨時打壓,甚至殺戮!劉基作為他長期跟班,以劉基智慧是能看透朱元璋的,朱皇帝是不能讓屬下得意忘形或坐大,於是他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殺功臣最多的皇帝,由此劉基一再而三地推辭朱皇帝的封賞,才能延續自己的壽命,事實劉基最終成功的迴歸家鄉青田,做一個員外郎!




狐羊樹


第一,朱元璋懼怕劉伯溫奪權;

第二,就怕葬送其朱家的一統天下;

第三,朱元璋向來性情多疑而派人毒死劉伯溫;

第四,儘管劉伯溫能預知

前後500年發生的大事,但明箭易躲暗箭難防;

第五,朱元璋只會聽從本家謀士朱升的決策,所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等等。


贛州市南康區段民生律


劉伯溫勞苦功高,被朱元璋稱為有張良之才為何最後卻在最後的論功封賞中只分得一個誠意伯,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朱元璋一直沒有辦劉伯溫當做嫡系看待

從分封名單上來看,位列榜單的38位人士只有3位是文臣,另外35全部都是武將出生,跟著朱元璋戎馬半生換來的爵位。而這38位人中基本上都是淮西人士,要麼就是從很早就跟隨朱元璋打天下,要麼是在征戰中立下赫赫戰功。而劉伯溫作為文臣又非淮西人士,農民出生的朱元璋骨子裡是防範他的,能給個伯爵也是老朱為了堵住悠悠眾口。朱元璋是個家土觀念比較重的人,身邊大部分也都是家鄉人,大家說一樣的話吃一樣的話,無形中就親切了很多,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下,有好處肯定優先想著家鄉人。何況這些人都跟自己大半輩子了,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而劉伯溫僅僅跟隨自己十年大明就建立了,無論是從情感還是從忠誠度上來說劉伯溫在其心目中的分量沒有家鄉人高。

二、劉伯溫的才能太過出眾,朱元璋怕尾大不掉

劉伯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許多重要決策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什麼朱元璋不封其為公?同為謀士的李善長都被封為公,劉伯溫的貢獻並不比李善長高多少。登基後的朱元璋猜忌之心加重,總是擔心自己手下的功臣們會不會謀反,自己的文臣會不會欺騙自己,天天在想著如何管理這些文臣武將們。而朱元璋的每個想法劉伯溫都能提前得知,並有意的在朱元璋之前做好防範,這讓朱元璋很是受傷。按說自己雄才偉略,有什麼想法總被臣子猜出可不好,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還有在一些問題的處理和預見上,劉伯溫也總能先與朱元璋看出問題的利弊和解決的方案來,這讓朱元璋很是害怕,戰時需要這樣的人才,可天下太平後這樣的人才對於帝王來說就是威脅。


herloo


朱元璋在世時,文官地位大大低於武將,左右都督的武將官職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書的官職只有正二品,武將可以封侯稱公,文官功勞最大隻能封個“伯”,“伯”在侯與公之下。

不過朱元璋對劉伯溫還是重用的,很多大事都問計於他。開國皇帝登基後,首先要安撫的是武將,歷代均如此。所以封賞時武將的爵位普遍高於文官,畢竟還是主要靠武將打的天下。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劉伯溫是一位被民間神話了的人物,歷史上的他並沒有這麼神乎其神,看看明史《劉基傳》就知道了。

還有就是劉伯溫和朱元璋既非同鄉,也非故舊,不是朱元璋的嫡系。打仗時是軍師,不打仗了就不是離不開了。何況在朱元璋眼中李善長才是可比蕭何的治國人才。

起始劉伯溫不願出山幫朱元璋,是朱元璋請了多次才出來的,朱元璋無法忘懷,所以封了他個誠意伯。

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不是當皇帝后才有的,只不過當皇帝后更厲害了。劉伯溫的神機妙算是朱元璋所嫉怕的。那麼,朱元璋就藉此敲打,如有不滿,正好收拾掉。

劉伯溫當然知道朱元璋心思,所以,他根本不在意,讓當丞相也堅辭不受,一年後告老還鄉。

就這也沒有躲過大臣派系鬥爭和陰謀陷害。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劉伯溫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之後,派胡惟庸帶御醫去探望。

他照御醫開的藥方抓回藥來服用後,覺得肚裡好像更加難受。劉伯溫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地告知了朱元璋。朱元璋聽後,只是輕描淡寫地安慰他,讓他安心養病,這使他大失所望。

三月下旬,劉伯溫病情加重,朱元璋派人送他返鄉。回家後,他拒絕吃家人和鄉親為他找來的藥,只是儘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在他得病後,一個月後病死了。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這是明朝的法統問題,眾所周知朱元璋出身於紅巾軍雖然剛開始和陳友諒、張士誠兼併過可反元的決心絕對沒有動搖過。本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就是最好的法理,可為什麼法理最後卻變成了繼承元朝的法理?這就是劉伯溫(劉基)被封為‘誠意伯’的原因。劉伯溫是元朝官員甚至於朱元璋手下有相當一部分官員是元朝舊臣加上程朱理學的盛行,劉伯溫總不能說他們出仕的是異族偽朝廷他們全是漢奸走狗吧。所以在朱元璋登基的告天璽文上做了手腳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法理變成了繼承元朝的法統,朱元璋因為文化層次不夠只看出了劉伯溫缺乏抗元的誠意卻沒有意識到法理被改的嚴重性這也為明末投清的文官集團減輕了心裡負擔。因為朱元璋認為劉伯溫缺乏抗元的誠意所以朱元璋才封劉伯溫為‘誠意伯’連侯都封不上。


秦牧5


這個問題其實也好理解。

人們時常將劉伯溫和諸葛亮並列。論智慧,這兩個人確實難分伯仲。但若論對各自國家的貢獻,劉伯溫無法和諸葛亮比。

諸葛亮可以說是蜀漢的第一創立者。也是三國曆史時期劃時代的人物。沒有諸葛亮,便沒有蜀漢。沒有蜀漢也就沒有三國這段歷史

諸葛亮出山時,劉備尚無一塊地盤,將只關羽、張飛、趙雲,兵只有數千,處在曹操和孫權兩大軍事集團的夾擊之中,隨時有被吃掉的危險。是諸葛亮給劉備指出求生存的明路,又身體力行,促進了孫劉聯盟,擊退了曹操,佔據了荊州和益州,創立了蜀漢。從始至終,諸葛亮在蜀漢都佔據著最重要的位置。

劉伯溫則不然。

劉伯溫出山時,朱元璋已經拿下了金陵,建立了吳國(明朝前身)。也就是說,明朝已創立了一半,奠定了基礎。當時,朱元璋手下文有李善長,朱升等,武有徐達、湯和、常遇春等,兵力已達二十萬。實力已經相當雄厚,大勢基本已確定。沒有劉伯溫,朱元璋也能打下天下。劉伯溫的作用,只是使朱元璋的成功提前了一些。

大家知道,朱元璋的基本戰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謀士朱升提出來的,不是劉伯溫。劉伯溫的最主要的貢獻,是在商討先打張士誠,還是先打陳友諒時,他力排眾議,提出並說服朱元璋同意,先打強者陳友諒。後來的事實證明,劉伯溫的這個主張是正確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

也正因為上述原因,在論功封爵時,劉伯溫未能封公、侯,只封了一個誠意伯。

據有些傳記記載,後來朱元璋想給劉伯溫升爵位,並讓他任丞相,都被劉伯溫拒絕了。

其實,劉伯溫爵位低一點兒是有好處的。因為樹大招風。那些封公侯的絕大部分都被朱元璋殺掉了。劉伯溫能得善終,是與他的謙讓和低調有關係的。在這方面,也顯示了他的智慧。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