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为何朱元璋才封他个诚意伯?

十二十页


无论是三分天下诸葛孔明,还是一统江山的刘伯温,都是华夏历史上顶级的智谋之上。并不是说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就逊色于一统江山的刘伯温,两个人所在的时代不同,所面临的局势迥异,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的时候,经过半生浮沉也没有建立基业,深刻的明白蛮干是不行的,需要寻求智谋之士出来帮自己,尤其有徐庶珠玉在前,故而三顾茅庐躬身相请。

刘备对于诸葛亮是言听计从,所以诸葛亮可以放开手脚施展才华。然而刘备的势力实在是太单薄了,这个时候曹操基本上已经一统北方。孙吴政权经过父兄三代经营,势力稳坐江东。

这个时候的刘备呢,还寄人篱下,在荆州刘表羽翼下。手中要地盘没有地盘,要人手没有人手,加上此时曹操举大军来犯,创业艰辛由此可见,即使如此诸葛亮依然带领蜀国三分天下。

刘备死时军政大权尽皆托付孔明,孔明得先帝信赖,才可以放开手脚经营蜀国。虽然经历数次北伐没有建功,确实非是智谋策略不够,而是天时地理不在其手,若是早个十年天下如何,犹未可知。

朱元璋在遇到刘伯温的时候,已经接手韩林儿的政权,已然是一方诸侯了。而且朱元璋军武出生,性格强势,刘伯温与之相处,更是要步步为营,谨慎谋划。

朱元璋当时手上也是人才济济,文有李善长胡惟庸,武有常遇春蓝玉,是以刘伯温虽然出谋划策,但实际地位不像诸葛亮那么高。

正是因为刘伯温知道朱元璋的性格,所以不管是出谋还是献策都很委婉,朱元璋是个喜欢下属直来直去的性格,就觉得刘伯温扭扭妮妮没有诚意。

在明朝建立后不久,刘伯温就高老还乡了,在朱元璋看来就是不愿意为明朝效力,不愿意为自己效力,加上早年自己几次三番邀请都被拒绝,更是感觉刘伯温为自己效力缺乏诚意。

所以被朱元璋封了个诚意伯,就是告诉刘伯温我觉得你不够诚意,不够意思。但是此举正合刘伯温之意,他此时想要的恰恰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功成身退而已。

所以说诸葛亮和刘伯温本来就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彼此面临的境况不同,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想跟你聊故事


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却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足足差了两个等级。李善长的年俸为4000石,而刘伯温年俸只有240 石,相差十分悬殊。

为什么李善长能封韩国公,而神机妙算,战功赫赫的刘伯温只是一个小小的诚意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他不是淮西集团成员。明朝有两大集团,一个是淮西集团,还一个是浙东集团。其实这两个集团根本不是同个级别的,淮西集团实力上远胜浙东集团。明太祖朱元璋本人也是淮西集团的。他第一次离开濠州郭子兴,准备单干的时候,只带走了身边的二十四个人。这二十四人分别为徐达、汤和、\t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t、费聚\t、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周德兴。这些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称为淮西二十四将。李善长也是淮西人,自然是淮西集团的成员,而且还是个首领。朱元璋是一个同乡观念很重的人,这帮老乡从一开始就跟着他南征北战,抛头颅洒热血,你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能不厚厚封赏了这些人吗?我们知道徐达是公爵,其他人也基本上都是侯爵。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虽然是个文官,这些年没有南征北战,但是在幕后确实做了不少工作,而且从不抢风头,让朱元璋很放心的,所以封了李善长为韩国公。

第二,刘伯温资格不如李善长。其实公爵和侯爵除了一个李善长,其他都是出生入死的武将,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跟文官没有什么关系。朱元璋刚起义的时候,率军攻打滁州,李善长就自动来投,当时朱元璋手下并没有其他谋士。后来刘伯温在朱元璋打浙江的时候,和宋濂等人主动去南京投靠朱元璋的,那个时候朱元璋手下已经有很多谋士了。从时间上来看,刘伯温晚了许多。若是给刘伯温封公爵,淮西集团那些出生入死的老资格肯定不肯。可以这样说,朱老板刚刚自主创业的时候,你若是个人才,主动投靠的话,朱老板自然会分一些股份给你。可是朱元璋的企业已经上了规模,各地人才奋勇而至,你再主动投靠的话,朱元璋也不愿意分股份了,最多高薪聘请。

第三,朱元璋不喜欢别人比自己聪明。朱元璋是个军事天才,刘伯温也是,而且很有可能还略胜朱元璋一筹。无论是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的战略部署上,还是在龙湾战役上,两人都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更可怕的是,在安丰被围,朱元璋接到小明王的求救信,准备率军救援的时候,刘伯温力劝朱元璋不能救援。因为一旦救援,那么张士诚必然会趁虚而入,到时候腹背受敌,十分被动。可是,朱元璋没有听从刘伯温的劝住,执意出兵安丰,后面局势的变化可以说是跟刘伯温预料的一模一样。

如果你是皇帝的话,身边有个大臣能力高过你,试问你能安心入眠吗?难道真的不担心有一天这人不把聪明才智用在治国安邦上,而是用在阴谋政变上吗?再说了刘伯温劝阻朱元璋不要出兵安丰的一个理由就是让他借张士诚的手,除掉小明王。你说朱元璋夜晚想起此事的话,还会睡的着吗?


道中道道而道


三分天下诸葛亮,名副其实。刘伯温一统江山,言过其实。但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成就朱明王朝帝业,作为文臣,与早期加入朱元璋团队且居功至伟的宋濂相比,虽然略逊一筹,但功劳还是大大的。由于是外姓,又不是淮西勋贵,因此封王那是痴心妄想。按功劳分个侯爵还是当之无愧。但最终老朱只封他个诚意伯,原因有三:

1、刘伯温才华横溢,通晓天文地理,堪舆术数、更懂军事战略,是朱元璋不可或缺的得力股肱之臣。但正由于他才能出众,便遭多人人嫉妒,宋濂就是其中之一,他经常在老朱面前有意无意之间说刘的坏话。三人言虎,久而久之,老朱心中对刘多少有点疑虑也就不以为怪了。

2、刘为人清高自傲,不善于奉承老朱,老朱有故意打击之嫌;

3、最主要的是,刘伯温不属于淮西勋贵集团,而刘虽然明知派系问题敏感,但平时言行并不避嫌,老朱是极为护短的,看重只是他老家的一帮父老兄弟,对外人、外姓有用的时候重用,但并不信用。

个人一孔之见,欢迎指正。


日日高


因为朱元璋害怕刘伯温会造反,刘怕温的才能超过朱元璋的想象,朱元璋完全不知道刘伯温在想什么,要干什么?一个让自己琢磨不定的人,怎么可能让他当大官?所有的皇帝疑心最强的就是朱元璋,所有的开国功臣都被杀光了,面对才高八斗的刘伯温,他只能这样做了连刘伯温没做官的时候,他还不放心,在他的身边还参差了锦衣卫,由此可见,朱元璋非常害怕刘伯温造反,舍不得除掉他,只有一步一步的把刘伯温玩弄致死。



普通美食记


诸葛亮确实有才,是一位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但是:称不上是军事家。诸葛亮是被后世人所神化,在当时,初入刘备阵营,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只是军队后勤一個小官。诸葛亮上位是刘备死时托孤,及以后,把李严等人拉下,才上位的。他被封武乡侯是刘禅所赐。

而朱元璋个性,才能,杀阀决断可以说比刘备强了很多,同时因朱元璋出身卑微而坐天下,有极度自负和自卑的双重心理,时刻防范功勋窃取他的皇位,对任何功勋雄才,只要他看不上的,可以随意随时打压,甚至杀戮!刘基作为他长期跟班,以刘基智慧是能看透朱元璋的,朱皇帝是不能让属下得意忘形或坐大,于是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杀功臣最多的皇帝,由此刘基一再而三地推辞朱皇帝的封赏,才能延续自己的寿命,事实刘基最终成功的回归家乡青田,做一個员外郎!




狐羊树


第一,朱元璋惧怕刘伯温夺权;

第二,就怕葬送其朱家的一统天下;

第三,朱元璋向来性情多疑而派人毒死刘伯温;

第四,尽管刘伯温能预知

前后500年发生的大事,但明箭易躲暗箭难防;

第五,朱元璋只会听从本家谋士朱升的决策,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等。


赣州市南康区段民生律


刘伯温劳苦功高,被朱元璋称为有张良之才为何最后却在最后的论功封赏中只分得一个诚意伯,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朱元璋一直没有办刘伯温当做嫡系看待

从分封名单上来看,位列榜单的38位人士只有3位是文臣,另外35全部都是武将出生,跟着朱元璋戎马半生换来的爵位。而这38位人中基本上都是淮西人士,要么就是从很早就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要么是在征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而刘伯温作为文臣又非淮西人士,农民出生的朱元璋骨子里是防范他的,能给个伯爵也是老朱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朱元璋是个家土观念比较重的人,身边大部分也都是家乡人,大家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话,无形中就亲切了很多,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下,有好处肯定优先想着家乡人。何况这些人都跟自己大半辈子了,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而刘伯温仅仅跟随自己十年大明就建立了,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忠诚度上来说刘伯温在其心目中的分量没有家乡人高。

二、刘伯温的才能太过出众,朱元璋怕尾大不掉

刘伯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朱元璋不封其为公?同为谋士的李善长都被封为公,刘伯温的贡献并不比李善长高多少。登基后的朱元璋猜忌之心加重,总是担心自己手下的功臣们会不会谋反,自己的文臣会不会欺骗自己,天天在想着如何管理这些文臣武将们。而朱元璋的每个想法刘伯温都能提前得知,并有意的在朱元璋之前做好防范,这让朱元璋很是受伤。按说自己雄才伟略,有什么想法总被臣子猜出可不好,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还有在一些问题的处理和预见上,刘伯温也总能先与朱元璋看出问题的利弊和解决的方案来,这让朱元璋很是害怕,战时需要这样的人才,可天下太平后这样的人才对于帝王来说就是威胁。


herloo


朱元璋在世时,文官地位大大低于武将,左右都督的武将官职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书的官职只有正二品,武将可以封侯称公,文官功劳最大只能封个“伯”,“伯”在侯与公之下。

不过朱元璋对刘伯温还是重用的,很多大事都问计于他。开国皇帝登基后,首先要安抚的是武将,历代均如此。所以封赏时武将的爵位普遍高于文官,毕竟还是主要靠武将打的天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刘伯温是一位被民间神话了的人物,历史上的他并没有这么神乎其神,看看明史《刘基传》就知道了。

还有就是刘伯温和朱元璋既非同乡,也非故旧,不是朱元璋的嫡系。打仗时是军师,不打仗了就不是离不开了。何况在朱元璋眼中李善长才是可比萧何的治国人才。

起始刘伯温不愿出山帮朱元璋,是朱元璋请了多次才出来的,朱元璋无法忘怀,所以封了他个诚意伯。

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不是当皇帝后才有的,只不过当皇帝后更厉害了。刘伯温的神机妙算是朱元璋所嫉怕的。那么,朱元璋就借此敲打,如有不满,正好收拾掉。

刘伯温当然知道朱元璋心思,所以,他根本不在意,让当丞相也坚辞不受,一年后告老还乡。

就这也没有躲过大臣派系斗争和阴谋陷害。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伯温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之后,派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

他照御医开的药方抓回药来服用后,觉得肚里好像更加难受。刘伯温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地告知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后,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他,让他安心养病,这使他大失所望。

三月下旬,刘伯温病情加重,朱元璋派人送他返乡。回家后,他拒绝吃家人和乡亲为他找来的药,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在他得病后,一个月后病死了。


人文历史经典传奇


这是明朝的法统问题,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于红巾军虽然刚开始和陈友谅、张士诚兼并过可反元的决心绝对没有动摇过。本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最好的法理,可为什么法理最后却变成了继承元朝的法理?这就是刘伯温(刘基)被封为‘诚意伯’的原因。刘伯温是元朝官员甚至于朱元璋手下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是元朝旧臣加上程朱理学的盛行,刘伯温总不能说他们出仕的是异族伪朝廷他们全是汉奸走狗吧。所以在朱元璋登基的告天玺文上做了手脚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法理变成了继承元朝的法统,朱元璋因为文化层次不够只看出了刘伯温缺乏抗元的诚意却没有意识到法理被改的严重性这也为明末投清的文官集团减轻了心里负担。因为朱元璋认为刘伯温缺乏抗元的诚意所以朱元璋才封刘伯温为‘诚意伯’连侯都封不上。


秦牧5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理解。

人们时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并列。论智慧,这两个人确实难分伯仲。但若论对各自国家的贡献,刘伯温无法和诸葛亮比。

诸葛亮可以说是蜀汉的第一创立者。也是三国历史时期划时代的人物。没有诸葛亮,便没有蜀汉。没有蜀汉也就没有三国这段历史

诸葛亮出山时,刘备尚无一块地盘,将只关羽、张飞、赵云,兵只有数千,处在曹操和孙权两大军事集团的夾击之中,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是诸葛亮给刘备指出求生存的明路,又身体力行,促进了孙刘联盟,击退了曹操,占据了荆州和益州,创立了蜀汉。从始至终,诸葛亮在蜀汉都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刘伯温则不然。

刘伯温出山时,朱元璋已经拿下了金陵,建立了吴国(明朝前身)。也就是说,明朝已创立了一半,奠定了基础。当时,朱元璋手下文有李善长,朱升等,武有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兵力已达二十万。实力已经相当雄厚,大势基本已确定。没有刘伯温,朱元璋也能打下天下。刘伯温的作用,只是使朱元璋的成功提前了一些。

大家知道,朱元璋的基本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谋士朱升提出来的,不是刘伯温。刘伯温的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商讨先打张士诚,还是先打陈友谅时,他力排众议,提出并说服朱元璋同意,先打强者陈友谅。后来的事实证明,刘伯温的这个主张是正确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在论功封爵时,刘伯温未能封公、侯,只封了一个诚意伯。

据有些传记记载,后来朱元璋想给刘伯温升爵位,并让他任丞相,都被刘伯温拒绝了。

其实,刘伯温爵位低一点儿是有好处的。因为树大招风。那些封公侯的绝大部分都被朱元璋杀掉了。刘伯温能得善终,是与他的谦让和低调有关系的。在这方面,也显示了他的智慧。

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