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不和諧,心理痛苦怎麼辦?辯證行為療法來解答

辯證行為療法堅持以哲學辯證法為原則,堅信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解決矛盾衝突中的“合”,都有明智精神。能夠幫助人們學習辯證思維方法,提高全面客觀看待事物的能力,最終減少情緒失調和行為異常的可能性。它主要包括正念、人際關係、情緒調節和痛苦耐受四個部分。

一、正念

正念是有覺知的感受當下生命的狀態。我們的想法會遷移到過去,對未來焦慮,過去已經不存在,卻依然在我們的腦海中,未來還沒有來到,我們卻不停地在焦慮,這兩個想法是很常見的:一個是來自過去的想法,另一個是對未來的焦慮,干擾我們看見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這正是為什麼說我們很多人可能是閉著眼睛過完自己的一生的原因所在。

本章節給介紹了觀察、描述和參與的生命狀態。印象很深的是大腦的傳送帶。我認為情緒失調的人,就是這個傳送帶有限,卻有很多過去和未來的想法、感受的箱子,需要送到這個傳送帶,導致這個傳送帶崩潰了。

正念,就是培養一次處理一件事,放下一些過去的事 ,將有價值的未來計劃、當下正在做的事,對過去的哀傷和憤怒等有序放入傳送帶並看見它們。而下一章節人際關係和情緒調節,就是教會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識別、處理和擺放好每一個箱子。最後痛苦耐受技巧,則是告訴我們:如果出現了某個箱子,那必然是合理的,先接受他的存在,放到傳送帶上,讓它存在,看它離開。

人際關係不和諧,心理痛苦怎麼辦?辯證行為療法來解答

二、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章節給出了目標效能、建立關係或離開破壞性關係以及行走中道的技巧。它通過教會我們一些技巧,從而有效解決人際關係問題。

目標效能,有效和對方說明你想要什麼。

建立關係或離開破壞性關係則指出了經營關係需要注意的事情。

行走中道,講到了辯證的觀念看待問題。辯證觀是由整體和部分組成,也是打破二元對立的過程。我們是要看到原因和聯繫。辯證觀的另一個體現是變化的,就是事物不斷在變化的。這樣我們就不會抓住一個情境不放。

人際關係不和諧,心理痛苦怎麼辦?辯證行為療法來解答

三、情緒調節

情緒調節章節中,非常有意思的是,它給我們情緒處理技巧:識別情緒,核對事實,相反行動和問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看起來,更有應對策略了。是將每個箱子去做處理的過程。

改變負面事件,或者說不好承受事件的方法,就是打斷事件、認知、感受(情緒)、行為的某個環節,相信一個小部分發生改變,整個系統都會發生變化。這樣,慢慢地,身體裡這個信念的存儲信息就發生了改變。

人際關係不和諧,心理痛苦怎麼辦?辯證行為療法來解答

四、痛苦耐受

痛苦耐受的章節,告訴了危機情境和全然接納技巧,接受令人不愉悅的情境,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有的事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就先接受吧。

(參考文獻:Marsha M.linehan《DBT技巧訓練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