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元朝”和拔都的“欽察汗國”,哪個版圖更大?有怎樣的歷史?

樓外斜月


我是喜歡歷史的一杯清茶飲江湖。我來回答。

元朝的版圖比欽察汗國大一倍。

元朝國土面積1372萬方公里,欽察汗國國土面積600萬平方公里。

那他們又有怎樣的歷史呢?

四大汗國的形成

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爾渾河)源頭召開了庫里爾臺大會,即蒙古大汗位,國號大蒙古國,號成吉思汗(元、明、清前中期的漢文書籍中,並沒有成吉思汗的稱呼,而是成為成吉思皇帝,西方的史籍中則記載為成吉思汗,後傳入中國。)

大蒙古國建立後,就不斷的對外擴張,進行了第一次西征,期間成吉思汗把領土分封給了四個兒子,其中三大汗國就是在各自的封地上形成的,但此時還只是各個兒子的封地,沒有形成汗國,成吉思汗死後,其繼承人又進行了兩次西征,長子西征和旭烈兀西征,伊爾汗國就是旭烈兀西征的成果。

四大汗國的建立

此時的四大汗國還只是諸王的封地,一個歷史事件的到來,讓四大汗國正式建立了,並形成了聞名於世的“蒙古帝國”。

1259年8月11日蒙古大汗蒙哥死於四川合州(今重慶合川區)釣魚山上,蒙哥之死震撼了整個蒙古帝國,也影響了整個後來的歷史走向。

誰來繼承汗位?

蒙哥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都想當蒙古大汗,蒙古帝國內訌開始了,無法恢復的裂痕在帝國漸漸的形成了,經過四年的內戰,忽必烈贏得了勝利,繼承汗位,並於公元1271年,在其領地內建立元朝,國號大元(取自《易經》“大哉乾元”之意),並繼承了原大蒙古國的法統。在內戰中,忽必烈為了爭取宗王們的支持,默認了對各自封地的合法統治權,至此四大汗國建立起來了。和元朝一起形成了“蒙古帝國”。

四大汗國承認元朝宗主國的地位,作為元朝的藩屬國,汗國的君王繼位都需要得到元朝的正式冊封。此時的蒙古帝國達到了世界頂峰。

欽察汗國,四大汗國中最有實力的汗國,也叫金帳汗國,領土東起額爾齊斯河,西到多瑙河,南到高加索山,北到北極圈附近,公元1242年,正式稱為“欽察汗國”,對當時的東歐各公國享有宗主權,其中包含羅斯公國。到了15世紀20年代欽察汗國分了成了9個汗國,1480年,進攻莫斯科公國失敗,結束了對羅斯公國238年的統治。

莫斯科公國就是後來的俄羅斯。

1502年,欽察汗國滅亡了。蒙古帝國的輝煌徹底的落下了帷幕。


一杯清茶飲江湖


元朝時的國土面積,如果只算中國一塊,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是1680萬平方公里另一種是有1800萬平方公里左右(元朝時沒有精確測量過,都是後人根據當時元朝的版圖推測出來的)。所以不管是哪一種正確元朝的面積都比四大汗國大。

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國在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下走向分裂,除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外,還有四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即四大汗國,分別是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四大汗國在研究蒙古和元代歷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有的歷史學家和學者都繞不過對由四大汗國所組成的超級帝國的研究。他們名義上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實際上又各自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實際上是各行其政,互不統屬,忽必烈所統轄的國土僅僅為原來中原的金和宋,以及蒙古本部,元的國號也只是為中原本土原來的金人和漢人以及周邊小國使用的,對外和對蒙古本部仍然使用的是蒙古的稱呼。據歷史學者考證,其實是雙軌制,也就是既有大汗的稱呼也有皇帝的稱呼。蒙古分封子弟基本上都是獨立發展的,但是共尊蒙古本部的為宗主而已,也就是類似漢族的“族長”的概念,在行政上各自獨立發展

.欽察汗國(Golden Horde),(1219年--1502年),又稱金帳汗國、克普恰克汗國、朮赤兀魯思,是大蒙古國的四大汗國之一。13世紀上半葉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國家。由1243年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次子拔都結束西征後建立的東起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裡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的欽察汗國。欽察汗國境內居民成分複雜,社會發展水平不一。

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時,欽察汗國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興起的白帳汗國所取代,而後俄羅斯開始崛起,蒙古人在中東歐、西北亞逐漸失去了控制力。朮赤兀魯思,稱作“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蒙古文史書稱作“朮赤因·兀魯思”。到15世紀時,欽察汗國先後分裂出了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獨立國,欽察汗國中央直轄的只剩下有限的疆土,被稱為大帳汗國,欽察汗國的正統汗位由大帳汗國繼承,但他的實際地位同於其他汗國。

1472年,阿合馬汗發動了與莫斯科公國的戰爭,戰爭以阿合馬的戰敗而告終。1480年,阿合馬再次出兵進攻莫斯科公國,強迫其納貢,由於阿合馬的同盟軍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馬到烏格拉河後撤兵,回到伏爾加河下游時,被諾該帳汗國人殺死,蒙古人對羅斯公國的統治到此結束(統治時間長達238年)。1502年,末代大汗賽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亞汗國擊敗,欽察汗國滅亡。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品讀中華史


忽必烈的“元朝”和拔都的“欽察汗國”相比,當然是“元朝”的版土大,“欽察汗國”只是成吉思汗蒙古國分封的一個汗國,同時期分封的汗國還有幾個。元朝的皇帝在名義上仍是各汗國的大汗,彼此間還有一定的聯繫。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53年)攻佔大理,收服了雲南其它地區各部落,並派兵攻佔吐蕃。元朝建立之後,忽必烈又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攻佔臨安,至元十六年(1279年)滅南宋,統一了全中國。

元朝的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較之漢唐盛世,領土更加遼闊。元朝政府以今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為京畿直轄重地,還設置了嶺北,遼陽,河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江西,湖廣等“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

元朝政府在西藏地區設立了烏斯藏,納裡速,古魯孫三路宣慰司都元帥府,其下又各設若干萬戶府,並在該地設置驛站,調查戶口,徵收賦稅,屯駐軍隊。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政府在雲南設置行省,雲南地區從南北朝以來長期割據的局面至此結束。

至正二十年(1360年),元朝政府又在澎湖設置巡檢司,管轄澎湖,臺灣。

元朝建立時,成吉思汗時期所建立的橫跨歐亞的蒙古國,除元以外,已逐漸分裂為欽察,察合臺,窩闊臺,伊兒等獨立的汗國,但元朝的皇帝在名義上仍是各汗國的大汗,彼此間還有一定的聯繫,忽必烈弟旭烈兀統治的伊兒汗國,與元朝的關係最為密切。元朝與伊兒汗國之間,使臣長期往來不絕,伊兒汗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等方面都深受元朝的影響。

在元朝統治時期,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








皖北隱士


導讀:其實除去成吉思汗分封的朮赤、拔都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外,就剩下拖雷的封地和蒙古大汗的直屬領地了。自從拖雷一系的蒙哥汗繼承了汗位後,拖雷一系也不需要什麼封地了。從遙遠的中東地中海沿岸到遠東的太平洋都是拖雷系大汗直屬領地。再加上忽必烈在與阿里不哥爭奪大汗時把大汗直屬領地中許給旭烈兀的西亞部分組件的伊爾汗國總計是四大汗國加大汗直屬領地元朝版圖。如果按照面積從到小排列如下:元朝>欽察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其中元朝的版圖面積將近1400萬平方公里,而拔都的欽察汗國雖然橫跨歐亞但是面積也僅有600萬平方公里。


元朝作為我國曆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已經被人們所熟知。從元世祖稱帝建立國號大元開始到元順帝離開大都共享國98年,經歷十一為帝王。在王朝末期被常遇春和徐達組建的大明北伐軍橫掃,元順帝被迫從大都向草原逃竄。而朮赤、拔都父子建立的欽察汗國(也翻譯為金帳汗國)由於遠離中原王朝,所以不常見於我國史書。但是欽察汗國也是橫跨歐亞,包含多民族面積達到600萬平方公里的強大汗國。下文我們來做一下詳細闡述:


元朝、北元、蒙古大汗歷史

從蒙古崛起後,蒙古政權的首領成為大體經歷以下步驟的衍變:蒙古大汗(從鐵木真到蒙哥)--->元朝皇帝(從忽必烈到1402年韃靼去帝號重新稱可汗)--->蒙古可汗(韃靼、瓦剌相互爭鬥,擁立黃金家族傀儡可汗)。其中元朝在中原的98年的歷史我們基本耳熟能詳,所以我們著重介紹元政權撤出中原到1402年去帝號重新稱呼可汗這一段北元的歷史。

元朝在1279年滅亡南宋後統一中原,由於蒙古帝國征服地域廣所以元朝雜糅了伊斯蘭文明、蒙古文化、漢文明等等多種文明形式。元朝的立國始終沒有放棄遊牧民族本色實行半農耕半遊牧的治國方式。也是因為這個基礎,元順帝才能在保留建制的情況下退回蒙古祖地。元朝商業和海外貿易發達,龐大的國土凸顯了文明的多樣性。元朝高達140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間接催生了後來廣泛使用的行省制度。

領土廣袤富庶且極具商業活力的元朝本應該國祚長一些,但是中期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導致上層一直不穩定。高層一直在位爭奪皇位競爭,地方官員貪汙腐敗也就蔚然成風。這才導致元朝僅僅98年變退出了中原,在草原上延續北元政權。

退回蒙古草原的蒙古政權依然保持了元朝的國號,皇位傳承依然按照按照中原漢式的年號、廟號、諡號傳承。大體經歷元惠宗(元順帝)、元昭宗、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以上有漢式廟號或者諡號)以及卓裡克圖汗、恩克汗、尼古埒蘇克齊汗三個大汗,直到既沒有帝號也沒有汗號的坤帖木兒被處死北元去國號為止。

而北元黃金家族自從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被藍玉擊敗後鬱鬱而終再也沒有廟號和諡號的傳承。藍玉俘虜北元宗室、王子公主三千多人,同時繳獲元庭印信。自此黃金家族對於草原的掌控力迅速下降,直到1402年鬼力赤殺是末代元帝坤帖木兒北元滅亡。


朮赤、拔都父子創建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國祚200餘年

說起朮赤一系開創的欽察汗國還要追溯到成吉思汗對四個兒子的分封領地。老大朮赤的封地的東部邊界在額爾齊斯河西部,至於西部的邊界基本上是打到哪裡自然就算哪裡了。歷史上欽察汗國的西部邊界曾經推到歐洲多瑙河流域的匈牙利、波蘭境內。北部邊界抵達北極圈;南部隔著黑海、裡海和高加索山脈與旭烈兀的伊利汗國接壤。

在這6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河流密佈、水源充足;大部分版圖處於溫帶氣候宜耕宜牧。龐大的國土內部既有水草豐美的中亞草原,又有富庶值得開墾的黑土地。更何況境內伏爾加河等河流密佈,使處於絲綢之路西部水陸暢通。所以欽察汗國是農耕、遊牧、商業並重的國度,既不缺優良的戰馬和彪悍的戰士也不乏充足的糧食和充足的稅收。所以成為13世紀後期到15世紀末的霸主。

蒙古由於文化習俗和政體的因素,分封成為常見的管理形式。其實欽察汗國也來源於成吉思汗的分封,所以拔都建國後就開始有白帳汗國和藍帳汗國的分封。從1219年建國到1502亡國不斷有領土分離出去,這就讓欽察汗國的直屬領地和西周一樣逐漸縮小。欽察汗國總共有44位君主在位,到欽察汗國最後一任大汗克里米亞汗國被擊殺總計283年。

兩百多年中分離出去的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先後被被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國吞併。其中喀山汗國亡於1552年;阿斯特拉罕汗國亡於1556年;西伯利亞汗國亡於1598年;克里米亞汗國堅持的最久,在1783年亡國。詳細情況如下圖所示:


小結:

綜上所述,如果按照版圖面積來說忽必烈的元朝要遠遠大於拔都建立的欽察汗國。但是如果從國祚來說,欽察汗國要比元朝長約百年。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忽必烈元朝和欽察汗國本身就不是同一檔次,畢竟元朝才是蒙古帝國核心,大汗輪替的直轄地 ,早在成吉思汗出生到起兵之日起,大半生一直到元朝嶺北行省活動,老祖宗之地布兒罕山和斡難河(今蒙古國肯特省)成了蒙元的龍興之地。由於老家與金國中都成就近垂直距離,離舊大遼國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算中原城邦較近,一路上敵對部落滿布,塔塔兒部,泰赤兀部,扎答闌部,弘吉剌部和金國同仇敵愾,從而也把金國帶入蒙古紛爭中,所以就有蒙元為什麼會走出蒙古高原,南下中原的行徑,也盡而把它帶入世界歷史行列,也就有以後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和元朝出現。

對於西域而言,只有成吉思汗和窩闊臺兩朝,大汗們(太宗窩闊臺,定宗貴由,憲宗蒙哥)才出過國門,越過喀喇崑崙山和阿爾泰山這個東西方屏障。而對於成吉思汗本人而言,這趟遠征只算是長途奔赴,生死未卜並不所知,他這樣極力做無非就是想報花剌子模沙王摩訶末縱容海兒汗在邊境訛答剌殺使臣的國際性事件,由於後來消滅花剌子模後,西部開拓疆域空懸,不得不留給兒孫們管轄。

這也就有欽察汗國的誕生,欽察汗國本來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元史》這樣記載:

朮赤者,太祖長子也。國初,以親王分封西北。其地極遠,去京師數萬裡,驛騎急行二百餘日,方達京師,以故其地郡邑風俗皆莫得而詳焉。朮赤薨,子拔都嗣。

它是成吉思汗留下他維護花剌子模以北勞動果實的依據,可由於朮赤不滿成吉思汗安排,把他派到荒無人煙的地方,朮赤得花刺子模海(今鹹海)、寬田吉思海(今裡海)以北的欽察故地為封地。卻反而讓兄弟中功績平庸的窩闊臺當太子,一直耿耿於懷,加上朮赤本身血統不正,因成吉思汗早年妻子被蔑兒乞人搶走,也使他作為長子的地位不復存在,所以就有後來他的家族為什麼仗著山高皇帝遠自立為帝。拔都是最突出的一位,他在窩闊臺汗當政時,領導過第二次西征,撕掠歐洲,由於名聲和威望在這裡擺著,也讓他為所欲為,由於窩闊臺病逝,第二次西征剛結束,他一回師,就地建立欽察汗國,國都設在伏爾加河上游薩萊。

由於他的汗國首先從蒙古帝國西部拔地而起,也致使後來西部諸王紛紛效法,從而出現,察合臺,伊兒汗國,蒙古帝國到忽必烈手中也宣佈正式分裂,所以欽察汗國建立者拔都自然會被背上罵名,他的汗國也面積很是不小,東起額爾齊斯河,西到多瑙河,北到伏爾加河流域盡頭,雖然這是保守的大體面積,可現實卻相當的大!極盛時北到北冰洋,西到維也納,東到額爾齊斯河,可以算和元朝面積相當的汗國。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元朝版圖版本不同,在國外歷史地圖冊中就壓根沒有將西伯利亞北邊直到北冰洋納入元朝勢力之內,更別提堪察加半島屬於遼陽行省管轄之內,元朝在東北邊緣撐死到外興安嶺以北數十里北山兀者終結,並沒有所謂的將當地遊獵民族納入版圖。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元朝老早發現美洲了,成為橫跨歐亞美的大帝國。對於北部邊緣更明確以貝加爾湖地區為界,由於北部屬於高寒稀人區,自然不會納入在內,但國外學者可並沒有考慮蒙元核心在蒙古高原,成吉思汗時代早已將西伯利亞諸部譬如吉里吉斯,斡亦剌,八剌忽,火裡禿麻部納入版圖之列,在元朝成立後設立行政機構,譬如益蘭州等處斷事官,和別吉大營盤轄地,昂可剌州,日不落之山,北海測景所。

但話規話,我認為元朝肯定比欽察汗國大,達1372平方公里,欽察汗國和元朝有些相似,南面掌控欽察草原,還有中北部富饒的歐洲俄羅斯城邦,北部有西西伯利亞,雖然人口分佈和財富的不均,可是它的興起也促成俄羅斯崛起,造就了俄羅斯這個影響世界大國的出現。而作為上檔次的元朝而言在當時算數一數二的大帝國,財富和人口更是當時人類文明最顯赫的一位,它鏈接絲綢之路,也將其陸上貿易推到頂峰,所以元朝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而相比欽察汗國雖然面積大可卻在當時影響小,在元成宗時被正式承認是西北宗藩國,寧肅王領地,並未以合法地位出現,所以欽察汗國體積大可名聲卻不大。











龍文說史


領土大並沒有什麼卵用,忽必烈統治著亞洲最富饒的東方,而欽察汗國則統治著西部的苦寒之地,它還佔據著歐洲的東部和中部,不過就這兩大塊地方放到現在也是窮的要死。最重要的是元帝國是世襲制,確保了國家領土完整。而欽察汗國是分封制,國家大家都有份,最後越來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