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舉為什麼三年才舉辦一次?

飛龍在天9783


筆者不知道給你回答那個朝代的科舉考試製度及其官職分位。首先筆者論述一下科舉考試製度的形成以及發展史,讓你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個大體的瞭解。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1、隋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

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2、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3、 宋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

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佈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

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4、清朝科舉制度

(一)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筆者不知道給你回答那個朝代的科舉考試製度及其官職分位。首先筆者論述一下科舉考試製度的形成以及發展史,讓你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個大體的瞭解。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文史通判


古代的科舉為什麼三年才舉辦一次?

第一,三年一次“科考”,是從宋英宗治平三年,即1066年才昭告確定的。

第二,元、明、清三代,遞相承襲宋制,實行了這一“科考”節奏。

第三,改年一考為三年一考,主要是原來的“考制”上上下下工作量太大,疲於奔命。

順便說一句,“科舉始於隋”,是一種誤解。

隋,結束了西晉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重回“大一統”帝國正軌。

隋文帝取締沿襲多年的各級地方官員自聘屬員的舊例,將委任官員大權,一下子集中於中央政府手中——凡九品以上地方官,皆有朝廷任命。

西晉以來的官吏任用制度,稱之為“九品中正制”,即所謂“舉薦”。這就造成了氏族門閥集團對各級政權的壟斷,極大阻塞了下層寒士進階通路。由此形成的弊端,在近三百年的亂局中充分顯現。

《文獻通考.選舉十二》載:自文帝頒旨以後,及至後朝,“海內一命之官,盡出於朝廷,州郡無復有闢署之事。”

文帝還決定,中央任命的官員,由吏部予以考核,州縣官員三年一調,不得連任。同時,詔令諸州歲貢三人;開皇十八年,又昭告諸州,舉貢人士分“志行修謹”和“清平幹濟”兩科。煬帝即位後,將舉貢人士擴為“十科”。

但無論如何,隋朝舉薦人才的制度,完全不具備科舉考試的“三大特徵”——第一,“投牒自應”,不需舉薦;第二,考試定期舉行,不等詔令;第三,考試嚴格,以成績錄取。

隋代,一共只延續了三十多年,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已經實行了後來意義上的科舉制度。

誤解,很可能由唐代楊綰所說的“近煬帝始置進士之科”而來(《舊唐書.楊綰傳》)。

進入唐代,唐高祖於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詔令“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眀於理體、為鄉里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複,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隨物入貢。”

這是歷史上首次提出“進士”一階,且第一次明確選材要通過考試。

武德五年,高祖再發詔令,明確士人無需保舉,而“投牒自應”,“亦聽自舉”,“潔己登朝,無嫌自進”。

這一詔令,標誌“自進”“自舉”的科舉制度的正式形成。

清朝徐松於《登科記考》中,詳細考證過唐朝的科舉考試。全唐,除因戰爭、災荒等原因暫停外,科考幾乎每年舉行,僅進士一科,及第者即達六千多人,皆為唐代最傑出人才。

唐代科舉,定例於每年春天在京師長安的尚書省舉行,因此被稱為“省試”。各地鄉貢舉人的“發解試”,於前一年的秋天舉行。

這種地方上的“秋試(秋闈)”,和京師的“春試(春闈)”,成為後來歷代科舉所沿襲的制度。

唐代科舉,應試者由兩部分人組成——“生徒”和“鄉貢”。

“生徒”,是管辦學校的學生,屆滿畢業即可參加考試。

“鄉貢”,即地方就讀於私塾結業之人士,經向本縣、州投請應試,且“預試”合格,再“進貢”到京師參考。

唐初,“生徒”多於“鄉貢”,高官貴族之後居多;盛唐之後,“生徒”越來越少,“鄉貢”大量增加,這是世族與庶族力量消長的結果。

唐初,原設“秀才”一科,考試極難,考生們多不感興趣。後來,“秀才”便成了應試者的統稱。

唐代科考,受考生歡迎的,主要是“明經”“進士”兩科。

“明經”,就是考漢代成形的儒家“經典”。因為創唐李家父子特別崇尚道家,於是,“明經”考試中,又加進去了《老子》的內容。

“明經”考試分為“帖經”和“墨義”——“帖經”,是隨即挑選經籍內容由考生背誦;“墨義”,則是根據經文出題,由考生寫出前人的相關注疏或上下文。這種死記硬背的考試,其實比較簡單。玄宗二十五年,又加進去了“時務策問三條”一項考試。

“進士”科考試,為“時務策”五條,主要是國家所面臨現實為題。考生一般沒有從政經驗,中唐以前,大多以駢文答題,於是空反而論者多有。

唐代科考的最大弊端,在於考生姓名、字跡均顯示於卷面,這使主考官有了擇人打分的充分空間。

另外,唐朝還實行“通榜”辦法,即參考考生的“社會名聲”,這又使說情之風盛行。

北宋,從太祖趙匡胤開始,就針對唐代科舉的弊端進行整頓,逐步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科舉制度。

第一是禁止“公薦”。嚴厲打擊考生、考官和舉薦者結成作弊關係的行為。

第二是“別頭”。雍熙二年,太宗頒旨,參考人與考官有族人、親戚關係,必須迴避,別置考場參考,稱“別試”。

第三是“鎖院”。太宗三年,形成“鎖院”制度,考官一旦受命,即鎖居公元與外界隔離。

第四是“彌封”和“謄錄”。這是北宋對科舉制度最重要的改革,即將試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貫、家世等等封貼起來;真宗時,又設立“謄錄院”,殿試所有試卷全部謄錄,這就徹底隔斷了考官與考生之間“串通”的可能。後來,“謄錄”擴展至省試和發解試。

宋代,還大力加強了考場紀律,實行嚴格搜身制,並頻繁在考場內巡邏監視。

北宋初年,科舉仍然每年一次。與唐一樣,或因戰爭和災害有所延誤。

後來隨著科舉條令日多、程序日繁、查檢日嚴,特別是實行彌封、謄錄,增加別頭、殿試等等,使每年一次考試的組織、人員調配、物質保障等等一系列工作量大增。

因此,《宋史.選舉制》載,治平三年,英宗頒旨,正式確定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一老沈一


主要是交通不便,偏遠地區到京城要走上大半年得時間。還有就是朝廷對於官員的需求決定的,如果不夠用,往往會加試,就是恩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