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下的中小學教育模式是否可以在疫情過後繼續進行?

紫檀菸斗


我曾經是一名教師,見證了近30年本地教育事業歷程。事在人為,教育是培養人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今,家庭最大的負擔,除了房貸,就是孩子上學費用。特別是初中和高中,成績不好的、沒有錢的,都進不了名校。但是為了孩子前途,不少父母和爺爺奶奶想方設法找關係,花錢讀名校。學習費用加上租房陪讀開支,幾乎花光了普通家庭所有的積蓄,有的還找親朋好友舉債。

當下,疫情時期開展的網上學習,是一個幾全其美的好辦法:一是網絡發達的今天,學生可以更快地獲取最新的知識和資訊;二是解決了學生不出門上學的問題,線上學習文化知識便利快捷,教師可在網上指導學習;三是減輕家長的負擔,只要有網絡,有電腦,就不影響孩子學習,學雜費、住宿費、水費、在餐費等均不需要繳納。

我問了周邊的學生以及學生家長8人,其中5人覺得網絡教學很好,有2個家長覺得學生提問得不到及時解答,有1個表示不太適應沒有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氛圍。

這種“聽課不停學”的模式,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 ,我覺得在疫情過後線上學習的辦法是可以嘗試、可以逐步推廣的。只要做到網絡教學課件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統一, 就一定能受到廣大家長和學生的歡迎,突破困擾教育體制的瓶頸。


跟我智跑


教育是培養人的工程,是嚴肅而有份量的,以下是個人的感受和認識,說出來希望全當拋磚引玉,以利於我們的教育事業,利於我們的子孫後代。

教育分初等和高等,初等教育包括小學和中學,任務是培養一般的能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並且能主動去生活。在社會生活中,估計有大部人,不可能上大學,中學畢業就進入社會生活。如果這些人到社會上還不會生活,那我們的基礎教育就失敗了。所以說基礎教育,關係多數人的未來,是個很大的事情,絕不可等閒視之。前多年,我們只重視高等教育,篩下來的孩子多為農民,現在己經進入現代化和智能化,如果還按照過去摸式,培養出來的人沒法適應社會,必然成為社會的負擔。

至於高等教育,知之甚少,退而免言,希諒解。


老趙23403


疫情當前下中小學的這種教學模式臨時可以用用,疫情過後千萬不要再繼續了。這種模式造成了好多家庭內部矛盾糾紛,一是在沒有家長監督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孩子都是邊聽課邊開小差的,據某老師統計,他上直播課,全班40個學生,開始直播時,參加聽課的大約十七八個,過了七八分鐘,慢慢減少到十二三個,老師一再提醒,又變成十五六個,過一下,又是十一二個。家長一定要清楚,很多學生永遠都是不自覺的。在學校裡,有老師,班幹部的一再強調,還有學生不想聽課的,可想而知當前這個模式下的聽課情況有多糟糕。二是加重了好多家庭的負擔,一家三姐妹,只有兩個手機,甚至只有一個手機,聽課是同時的,給誰先聽呢?已經發生了有孩子錯過聽課內容怕跟不上班上同學而自殺的事情。三是加重了家長的管理負擔,據瞭解,直播時間裡,很多家長是會在旁邊監督的,脫不開身,離開一下也不敢離開很遠,隨時靠近查看一下孩子是否在聽課,一些家長錯過了去打工的時間而抱怨不已,早就盼著回學校上課了。這段時間裡,有些管理比較寬鬆的家庭,孩子已經養成玩遊戲的習慣,由於手機問題,已經造成重大的家庭矛盾,有些家長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趕緊收回手機,但孩子已經對手機有依賴性,不會心甘情願交給家長,甚至有母子打架的現象發生了。孩子是我們祖國的未來,更是我們家庭的未來,很多孩子依賴手機遊戲那麼嚴重,深受手機裡面亂七八糟的鬼話的誘惑,給這些孩子的人生道路造成極大惡劣的影響。有些家長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好自己的孩子了,不出去打工沒錢養孩子,出去打工沒人替他管好孩子。當前已經傷透了許多家長的心了!


桂西雲山鑑水老黃曆


我認為,疫情期間開展的網絡教學模式在疫情結束後不必繼續進行,但是可以作為一種課外補充,供學生自學使用。網課是在疫情防控非常時期不得已採取的應急措施,我們也是第一次嘗試,事實也證明了網課的效果並不是很讓人滿意,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網課擁有的優勢:

1、可以有效打破時間、空間的阻隔。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高科技,利用網上授課可以讓偏遠地區、山區、農村的學生們也享受到與大城市學生們同樣的優質教學資源,有效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阻隔,進一步促進了教育公平,這是網課擁有的最無可比擬的優勢。

2、網課教學資源豐富且質量很高。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儘量使用統一的網課資源,合理利用現有的網絡教學資源,儘量不再自行開設網課,不要造成資源浪費。現在,學生們上網課所使用的教學資源都是由名校名師講授的,他們的教學水平很高,課講得很好,可以說網課的教學資源是很優質的,是很值得學生們去認真學習的。

3、可以反覆回看,利於理解吸收。

網絡教學視頻可以反覆地回看,除了可以在網課課堂上學習之外,課後還可以進行回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多看幾遍,這樣更加有利於深刻理解,強化知識轉化吸收。

二、網課的不足之處:

現在,網課的不足之處就在於教學效果還並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老師難以監督學生的學習行為。

在上網課的時候,老師是很難有辦法去監督學生學習行為的,不知道學生們是否在認真聽課,還是說已經開了小差,或者說根本就只是在敷衍了事,一邊聽課,一邊玩遊戲聊天,老師難以進行督促。在這方面,主要是靠學生的自律和家長的監督,自律不足的學生上網課就肯定學不到知識。

2、老師與學生缺少課堂互動。

在網課的課堂上,老師與學生難以進行互動交流,甚至可以說是基本沒有交流,一般只有老師在講,學生在聽,老師也不好進行提問,學生有不懂的地方也不能及時向老師反映,這一點也會導致網課的教學效果打折扣。


3、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特別是視力健康有較大影響。

上網課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到智能手機、電腦、電視機、平板等電子產品,而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學生的視力會有較大的影響,長時間久坐導致缺乏體育鍛煉,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

三、網課可以作為現場授課的補充:

因為網絡教育教學視頻非常優質,通過認真學習是可以取得很大收穫的,所以可以作為現場授課的一種補充,學生們在課後可以搜索、觀看網絡教學視頻來進行自學和複習,對於在學校課堂上沒有聽懂的部分,可以反覆地回看,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效果。

總結:雖然網絡教學具有很多優勢,但在目前還不能取代現場授課,其教學效果也與現場授課有較大的差距,可以作為一種課外補充。不過,網絡教學是未來教育的一種趨勢,會被不斷改進、逐步推廣。


心湖細雨


試問,如果網課可行,那還需要學校,教師嗎?

告訴你,網課,可能比較適合大學生。但也不完全適合。因為,求知,不只是侷限於學一些理論知識,更應有實踐操作,科研實驗。

網課,完全不能適合小學,初中,高中。理由是,學生的自制力差,根本無法做到自始至終自覺學習。還有,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創造力以及日常行為的規範教育,只有靠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互動才能完成的。

網課,只能作為平時教學的輔助手段,適時運用一下,可以的。絕對不能替代實體教學模式。


天馬行空80476


我的建議,學校的教學模式是否改革一下?

所有學校,應該採取視頻教學方法,就是全中國的大學,中學,小學的學生們在教室裡,學習全國統一的教材,(全國每個年級,每個學科都有教師,在電視上進行教學)學生們在電視上看老師教學。

選擇一些全國著名的老師,在電視上教課,這樣優勢資源大家共享。

課後,班主任老師可以進行具體輔導。

這種方式,尤其對邊遠山區,貧困地區,教育資源相對落後地區好處多多。

另外,有興趣學習的所有人,包括我們這些沒有進過高等學堂的老年人,也可以跟著網上的老師,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科目。

如果國家能專門開闢一個這樣的教育頻道,(專門教授各學科文化課的,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畢業的)我想一定會受到人民的歡迎。

期待那一天的到來。期盼著!


中國好老頭


網課的好處很多,基本可以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可以有效減少學校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的欺凌事件的發生。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性趣,但不適宜初中以下的小學低年級應用!


聽風4025


雖然這是在疫情期間不得而已的教學新嘗試,人類的發明創造有時就是在非正常情況下逼出來的。我認為如果效果佳,比學生花大力氣往返學校接愛教育學習好,何嘗不可繼續堅持下去呢?何況給國家節省昂貴建校大樓資金,算一算簡直是天文數字!另外,若效果不佳,待疫情結束,立即恢復正常教學。





圯上老人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不可以,孩子自覺學習的太少了;從孩子們的角度來說,可以;從補習班的角度來說非常好,因為疫情過後它們一開班就可以大賺了。


MynamesBo


大家好,我來談談自己的觀點。因為我是農村的口,只能說說農村的不情況。首先說幾點,然後說我女兒的學習情況。第一點下農村網絡都普遍安裝了嗎。據我瞭解,農村還有少部分人沒裝網絡。當然有的是捨不得錢,還有部分是沒有這種安裝網絡的意識。這部分人,是留守老人和小孩。請問下老人們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怎麼會有這種意識。有的甚至連老人都不會用。有的老人甚至連字都不認識。第二點沒有人教這些孩子去上網,眼下疫情期間,年輕人可能在家。疫情過後呢,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是很大的。在農村基本上年輕人都會外出務工,為生活奔波。第三點雖說在網上聽課,小孩子的意志是很差的。還是要家長監督。做家長的有這麼多時間嗎。即是有教學水平能和教師們比嗎。現在我心裡女兒天天在家上課,我老婆天天監督。每天都要向他們老師報道,發視頻背誦課文。但他們老師說,有幾個學生至今沒露過面,還有很多學生要求的作業是拖了又拖。說了這麼多,我認為這種模式疫情過後是不可取的。只能作為附加教學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