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江南張蘭手持10億資金抄底餐飲行業,汪小菲、大s都將出資

從2014年淡出俏江南管理後,張蘭鮮少在公眾面前露面。近日,張蘭攜易基金高調回歸。這一次,她殺入投資行業,試圖要在三年內投資出10家Pre-IPO餐飲企業。

俏江南張蘭手持10億資金抄底餐飲行業,汪小菲、大s都將出資

這是否是最佳時機?

在過去兩年中,VC/PE行業備受募資困擾,行業二八分化加劇,大部分資金流向頭部機構。而在投資和退出方面,態勢也不容樂觀。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上市破發現象頻發。一些看上去風光無限的標的,也並不一定能夠為投資人帶去良好的收益。

進入2020年,疫情席捲荊楚大地,作為線下場景極重的餐飲行業,首當其衝受到了重擊。西貝、八合裡、海底撈等企業現金流吃緊,更惶論小型餐飲企業。

在此時選擇成立一支專注於餐飲行業的基金,從募投管退幾個環節挑戰頗多。作為餐飲大國,中國餐飲企業仍呈現小、亂、雜的現狀。不同於互聯網等行業,餐飲企業對於資本大多抱有遲疑或拒絕的態度。而另一方面,一、二級市場認為餐飲行業難以規模化,且資金不透明,也並不垂愛。

然而,近半年來,已成功上市的海底撈、九毛九率先嚐到了資本的甜頭後,這種拒絕的態度開始變得模稜兩可。在疫情的加劇下,現金流緊張的餐飲企業們開始希望能得到資本的支持以度過難關,資本與餐飲企業中間的隔膜變得薄而透明。

遲疑與焦慮的餐飲行業,正試圖通過接觸資本帶來更多安全感。

擁有明星光環的張蘭,能否帶領易基金在這樣不安背景下,投資出下一個海底撈,亦或者打造出中國的麥當勞,一切仍在起步階段。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餐飲行業,藉由這場疫情的影響,格局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動。

張蘭手持10億資金抄底餐飲行業

進入2020年農曆年後,疫情的影響面逐漸擴大。餐飲行業成為首個失守的陣地。西貝掌門人賈國龍表示,賬上的現金流只能支撐3個月,八合裡海記牛肉火鍋老闆林海平直言,月虧6000萬,考慮賣房發工資。市值近2千億港元的火鍋巨頭海底撈也表示,對收入的影響或達到50億。

“疫情後餐飲企業都有點慌張,我很多員工現在都去當老闆了,大家都來問我當年是如何帶俏江南度過非典的。”張蘭在餐飲行業的眾多朋友們也處在焦慮中,首要問題是現金流緊張。“春節期間,餐飲企業會大量備菜,一些已經交了定金的退訂,前期食材儲備都打了水漂,包括春節到現在的租金、人力都是餐飲行業現金流緊張的原因。”

“餐飲行業有個說法,叫‘三高一少’:租金高、工資高、成本高、回報少。本來大家都希望通過春節緩解三高,疫情給大家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張蘭最近很忙碌,除了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會議和來自同行們的求助,她正在謀劃設立一支投向餐飲行業的基金。2月24日,俏江南創始人張蘭、觀見餐飲小學發起人汪潔、資深餐飲投資專家劉曉東共同發起設立餐飲行業發展基金——易基金。

發起人之一汪潔向融中財經表示,希望易基金能起到拋磚引玉的行業示範作用,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同幫助餐飲企業度過疫情難關。

但夢想不能停留在劇本上。此時設立一支餐飲基金,有機會也有挑戰。

2018年《資管新規》靴子落地以來,私募股權行業備受募資困擾。2019年,VC/PE全年募資金額較2018年已下滑兩成。疫情更加劇了募資的困難程度,各方資本避險情緒正在升溫。松禾資本對融中財經直言:“疫情動搖個人投資者出資信心,直接影響上市公司運營,降低國資LP活躍度,在沒有增量資金注入的前提下,募資將變得更為困難。”

然而,機遇往往伴隨危險而生,就像巴菲特信奉的,“在別人恐懼時貪婪。”餐飲行業的機會開始顯現。汪潔透露,年後,觀見餐飲小學聯合財得得發起一次急速融資,反響出乎意料。“通道打開後,很多投資機構和業內投資人都找到我們,希望能一起合作,挖掘優質餐飲項目。”在某種程度上,餐飲行業或將完成逆勢募資。

易基金髮起人之一劉曉東,曾在厚生資本任職,投資了包括海底撈頤海國際、嘉和一品和大眾點評等企業。他表示,此時募資確實充滿挑戰,易基金的團隊背景以餐飲行業為主,所以出資人結構上確實有些不同。

融中財經獲悉,該支基金計劃規模為10億,將分批落實,目前第一批資金即將到位。在LP結構方面,主要由高淨值人群組成,張蘭表示,包括汪小菲、大s都會出資。除此之外,LP中還包括產業、供應鏈出資人及家族辦公室。

在投資方向上,將專注餐飲行業,投資Pre-IPO和高成長性餐飲項目。在對細分賽道的選擇上,易基金將選擇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可規模化的細分領域,如火鍋、小吃、快餐等。

汪潔透露,早在今年年初,三人就有意設立一支專門投向餐飲行業的基金。疫情的影響加速了基金的設立。“設立這支基金的目的,是希望能幫助餐飲企業脫困,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幫助行業走出低谷。”汪潔表示。

張蘭也給出了自己的目標:“在三年內投資10家Pre-IPO餐飲企業。”

餐飲企業與投資機構:無緣對面不相識

一直以來,資本與餐飲行業並不熱絡。在互聯網企業動輒百億融資時,餐飲行業卻仍停留在自給自足的層面上。關係的冷淡是兩方面的,一方面資本並不熱衷投資餐飲企業,另一方面,餐飲企業對資本也始終保持安全距離。

據不完全統計,時至今日,滬深港三市中的餐飲上市企業僅有43家。二級市場對餐飲行業的“歡迎程度”可見一斑。而二級市場的態度也決定了一級市場上投資機構的偏好。

“港股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比如黑石這樣的機構,超過10億美元才能建倉,而餐飲企業早幾年利潤達到3、5個億就能進百強企業,但卻遠遠達不到資本市場的要求,這也導致了一級市場並不關注這個行業。”

對於投資方而言,永遠是在天花板足夠高的環境裡找龍頭。劉曉東坦言,中國這樣的餐飲大國之所以沒有走出“麥當勞”,最主要的原因是中餐很難標準化,可規模化的程度低。

硬幣的另一面,是餐飲企業對投資機構的低接受度。“即便是一線機構,也很難敲開餐飲行業的大門。” 劉曉東所言不虛。餐飲企業對資本總是抱著拒絕或遲疑的態度。

“餐飲企業融資能力差,一方面是對資本不瞭解,另一方面資本也不關注我們。” 站在企業角度,張蘭最能體會餐飲行業在融資上的難度。2012年,俏江南曾幾度衝刺上市,上市地也由A股轉戰港股,期間股權又經歷過不少波折。

張蘭表示,“中餐想要標準化很難,SKU太多了。不過現在,大家都開始重視品牌和供應鏈,對於資本的態度也開始緩解。”

西貝掌門人賈國龍直言:“本次疫情最大的教訓是,一直以為自己現金流行業,不需要融資,不需要資本,但是行業停下才發現自己的造血能力、抗風險能力沒那麼強,現金流或者貸款其實連三個月都撐不過。”

疫情加速了餐飲企業與資本之間升溫的速度。要活下去,就要自救,就要打破傳統的商業思維模式,尋找新的出路。

海底撈的誘惑和門口的野蠻人

事實上,餐飲行業對資本之路的渴望早就埋下了火種。

餐飲企業叩響資本大門,要追溯到2007年,當時以全聚德、小肥羊、湘鄂情等在內的一批老牌餐飲企業先後上市。此後的時光中,小南國等新晉高端餐飲品牌開始奔赴二級市場。

但成功者仍是少數,大部分餐企主動或被動中止IPO,停在了IPO門口,如狗不理、俏江南、金錢豹等。即便今日風光無兩的九毛九,上市旅程也頗為坎坷,曾在2年的上市準備後主動終止IPO。

海底撈自上市後,股價持續上漲,總市值一度突破1844億港元,這一體量,已經超過了太古地產、龍湖集團、恆基地產等地產巨頭企業。其掌舵者張勇也成為新加坡首富。今年1月,九毛九登陸港股,這家發跡於海口的小麵館,在上市的首日股價爆漲56%,靜態市盈率估值已經高達113倍,超過了此前86倍估值的海底撈。

餐飲人開始看到希望。這不僅是一副強心劑,更讓眾多餐飲從業者看到了一個成功範本。“海底撈和九毛九成功上市,在餐飲行業內引發了極大的震動。”張蘭表示。

疫情的影響,更催化了餐飲行業更多的渴望。就在此時,張蘭帶領著手持10億人民幣武器而來的易基金,似乎把握更高了一層。

作為深耕餐飲行業三十餘年的老牌餐飲人,易基金更具有產業屬性。張蘭也表示,在投後的賦能方面,易基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此前也幾次衝擊上市,希通過我在融資、上市路上的經驗,能幫助企業躲過一些坑。”曾在戰場一線廝殺過的張蘭直言,餐飲企業找融資,一定要找對人。找到那些能幫助企業對接資源的,而不是僅僅給錢的投資機構。“當時,我沒有遇到一個好‘司機’,遇到了門口的野蠻人。通過這樣的血淚教訓,幫助餐飲企業,絕不讓餐飲行業的門口再有野蠻人欺負我們行業。”

“成立易基金的初衷就是做最懂餐飲行業的專業基金。我相信這不是說大話,通過我們的投後賦能,真正幫助到餐飲創業者。因為我們才是最瞭解他的人。”

尾聲

雖然疫情之下,餐飲企業受到重創,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疫情結束後,餐飲行業或將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

對比2003年非典過後,當年餐飲十強的半年營收均相較2002年提高了30%以上的增長。2002年全國餐飲業收入為5000億,2004年餐飲業的營收猛增至7456億,2005年,數據飆升到8800億以上。

危機醞釀了一場行業洗牌,也預兆著行業騰飛在即。在疫情後,餐飲行業融資迎來新的高潮。而在行業洗牌後,餐飲企業也將迎來上市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