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隨談-克服八卦掌趟泥步的穩定性

上週一學生,興高采烈地跟我聊了不少,這次他有新體會。上次見他如此是在去年12月份找到胯的感覺時。也讓自己思考了上課時需更加細緻地說明及示範。

這次是關於趟泥步。學生本身體格壯碩,腿部肌肉相當發達,按常理說對於行走趟泥步相當有幫助,但卻久久無法找到下沉穩定的感覺。八卦掌對於腳下功夫格外重視,趟泥步可以說是一切的基礎,也是動起來以後的第一課。

原本我在上課中會強調八卦是教人「送」的功夫,因此除了前腳平落,還得注意落地後抓地的要領。把腿送出去是技術活兒,必須按照站架要領把身子坐穩了,後腳踏實了,前腳才能靈活的做到剛才說的重點--送。送出去的前腿,可向下沉,可抓,可變式做暗腿等等。

學生自己發現的是,自己的大腿外側相當發達(相當壯實),趟泥步練習時只要重心不穩,大腿外側肌肉會有自然機制反應,立馬用力以保持身體平衡。而凡事必然過猶不及,有陰就有陽,習慣了大腿外側肌肉用力能解決問題,逐漸越走越偏,找不著往下墜的感覺。真正的趟泥步,直線狀態時,大腿內外側力量是平均輸出的。因為平均,才能讓趟泥步平穩正確的往前前進。學生體會到,前腳送的時候,腳腕刻意用力下壓時,能達到內側肌肉也用力,從而使得趟

步能走的非常平穩。

授課隨談-克服八卦掌趟泥步的穩定性


武術是對人體各部位及結構進行高度控制的一種運動

為的是能達到合理的角度進行發力或防禦。一個練武的人,在避免被打擊卻又要能攻擊到對手的狀態下,能做出很多常人不容易做到的身形姿勢及速度。因此,非常細微地控制身體各個部位,是門技術活兒。如上所示,前腳下壓向前送,單就這幾個字,需要注意到的地方就非常多才能做正確。

習武遠不如想象中簡單,知道了還要做到,知易行難。唯有真下實際功夫的人方能有所得。

授課隨談-克服八卦掌趟泥步的穩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