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實戰性武術-八卦掌

八卦掌是中華傳統武術三大內功拳法之一,也是問世較晚、習練較細、招法較全的實戰性傳統武術之一。下面詳細介紹下此門拳法:

八卦掌為河北省廊坊市文安人董海川所創,董祖師原名繼德,後改為海川,河北省廊坊市文安朱家塢人。該拳術是中國流傳很廣的傳統拳術,是內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養生、健身、防身陰陽掌的一個體現。

實戰性武術-八卦掌

它以八大樁法為轉掌功,又集八大圈手於一體,下配一至八步的擺、扣、順步法為基礎,以繞圈走轉為基本運動路線,以掌法為核心,在走轉中全身一至,步似行雲流水,身法要求:擰轉、旋翻協調完整,走如游龍,翻轉似鷹。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橫、撞、扣、翻、託等。八卦掌是融養生和技擊於一爐,涵養道德的拳術,是董海川先師將武功及內功融為一體,博採眾長,加上自己的豐富經驗,獨創以掌為主的技術手段。

八卦掌以沿圈走轉和“趟泥步、剪子腿、穩如坐轎”,扣掰轉換以及避正打斜等為運動形式,有別於其它拳術。並且在治病、內功、技擊和涵養道德方面,有明顯的效應。尤其在內功和涵養道德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國務院第二批公佈八卦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9月國務院任命任文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卦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實戰性武術-八卦掌

下面為董祖師的歷史史實

董海川自幼好武,雲遊四方。投名師,訪高友,學習了多種拳術,取其精華,整理了一套較完整的拳術套路練法——八卦掌。董老先師因為鄉里打抱不平,涉嫌命案潛逃至京都肅王府為太監聽差。匿跡消聲,不露鋒芒。府中人皆不知董公為技擊家。當時有肅王府護院總管,自薦演武獻技於演武庭前。肅王大悅。來賓及府中多人圍觀,人潮水洩不通。此時肅王喚董公獻茶,由於觀眾擁擠,董公難以進入。他於情急之下,一手托盤,一手提壺,縱身躍過人牆,送茶至肅王面前,為客獻茶。肅王大驚,問道:“你也精通武藝?”答曰:“略知一二”。肅王下令叫董老先師當場表演。

先師從容獻藝,只見他左翻右轉,步法敏捷,掌法神出鬼沒而多變。身體左旋右轉,時高時低,身起時高一丈,身落時如鷂子鑽林,行雲流水,滔滔不絕。觀眾見狀,目瞪口呆,鴉雀無聲。正在此時,先師提氣騰空,躍起數尺之高,旋轉而下,落地無聲。王爺大驚,問道:“此術何名”當時董老先師尋思,此掌乃自己所創,並未定名,情急之下乃定名為“八卦掌”。從此八卦掌開始見露頭角。

後來他又根據八卦學說加以整理補充,使之日臻完善,這是後話。當時,肅王又命董公與總管比武,以分高低。不到兩個回合,董公一掌將對手打翻在地,對手含羞而走。後來肅王命董老先師為肅王府護院總管。

從此,董老先師名聲大震,授徒日多。最著名的弟子是尹福和程廷華。董老先師去世後,尹福,程廷華二人對八卦掌加以發揚光大,承先啟後。遂在清末慈禧年間盛於民間。

實戰性武術-八卦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